- +1
科技大廠紛紛入局造車,成立7年的奇點汽車卻還在PPT造車

作者:龔進輝
近期,360造車成為外界關注焦點。不過,其并非親自下場造車,而是通過投資的方式布局新能源汽車領域,投資對象是哪吒汽車。前腳,哪吒汽車剛宣布360戰略領投其D輪融資,后腳360官方并未否認,只不過加了句“現階段涉及的意向書不具備法律約束力”,不禁讓外界對雙方合作打上問號。
鮮少有人注意到,在投資哪吒汽車之前,360曾投資奇點汽車,后者創始人沈海寅曾擔任360副總裁。現在看來,360投資奇點汽車是一個非常失敗的決定。
與蔚來、小鵬一樣,奇點汽車也是在2014年成立,但不同的是,蔚來、小鵬早已實現量產交付,并成功登陸資本市場,反觀奇點汽車首款量產車iS6被外界戲稱為“跳票王”,連接受市場檢驗的資格都沒有,公司上市更是無從談起。
恕我直言,奇點iS6的跳票史簡直就是一部沈海寅自我打臉史,作為企業家的他,信用被敗光得七七八八,看得我尷尬癌都犯了,你們好好感受下:
2017年4月,奇點汽車發布首款中大型純電動SUV iS6,并宣布當年底實現小批量生產。不過,小批量生產并未如約而至,2018年1月,沈海寅改口稱年底奇點iS6將量產上市。令人尷尬的是,10個月后,沈海寅又宣布奇點iS6將推遲上市,稱或將在2019年春節前后上市,量產計劃尚未確定。
然而,他再一次自我打臉,并對外承諾將在2019年第四季度完成汽車的量產交付,但到了既定期限,奇點iS6依然沒有半點量產上市的跡象,奇點官網上沒有任何關于iS6具體定價、預定信息等,到底何時實現量產上市仍是個謎。
去年疫情襲來,奇點汽車戰略品牌副總裁趙強心安理得地把奇點iS6無法如期量產交付甩鍋給疫情,這顯然站不住腳。話說,疫情未爆發之前,也不見奇點iS6量產交付有任何實質性進展,因此不能怪疫情,而是奇點汽車自身原因。
更為尷尬的是,疫情爆發后,不禁為奇點iS6量產蒙上一層陰影,不確定性增加,再度推遲已成必然。如今,4年過去,奇點iS6仍停留在PPT造車的階段,遲遲無法落地。縱觀整個行業,可以和其“匹敵”的也就只有賈躍亭治下的FF91,后者于2017年1月發布,但已明確將于2022年上半年實現量產交付。
不過,目前沈海寅并未再度給出奇點iS6的量產時間表,如果2022年上半年仍未實現量產交付,有望超越賈躍亭成為最資深的PPT造車玩家,沒有之一。其實,不光奇點iS6長期難產,奇點汽車另外兩款產品——2018年北京車展發布的iM8和2019年上海車展發布的iC3至今也杳無音訊。
如此看來,奇點汽車的PPT造車水準一直“在線”,讓人失望不已。在我看來,過去兩三年,量產交付是決定造車新勢力生死的關鍵門檻,蔚來、小鵬、理想脫穎而出,而奇點汽車的表現明顯不及格,盡管其并未倒下,但未來的日子將更加不好過。
原因很簡單,進入2021年,百度、小米、創維等科技大廠紛紛涌入新能源汽車賽道,加上傳統汽車廠商紛紛加碼電動化,全行業掀起一股造車熱潮,它們擁有雄厚的資金實力和強悍的技術實力,無形中提高競爭門檻,造車新勢力頭部玩家尚且如履薄冰、如臨大敵,已掉隊的奇點汽車恐將面臨更大沖擊。
可以預見的是,如果奇點汽車還不抓緊落地奇點iS6,撕掉PPT造車的負面標簽,并在融資上加碼,未來或將陷入更為不利的境地,而落后往往意味著出局,只能自求多福!遺憾的是,如今,奇點汽車鮮少傳來消息,加上缺席上海車展,幾乎快要被公眾遺忘,不禁為其前景捏一把汗。
奇點汽車還有救嗎?還來得及救嗎?這是沈海寅必須嚴肅面對的靈魂拷問。造車不易,奇點汽車且造且珍惜。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