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痛點|“網紅”惠民保④熱是有道理的,但需警惕“死亡螺旋”
【編者按】
借助“保費便宜、購買門檻低、保額較高”三大特性,商業補充醫療保險惠民保迅速走紅,目前正在全國按“一城一策”的思路鋪開。不過,惠民保畢竟還是新鮮事物,對消費者來說,值不值得保?對保險公司來說,是不是好生意?對醫療保險行業來說,會產生哪些“鲇魚效應”?對于未來發展,又將面臨哪些挑戰?澎湃新聞行業觀察與產業調查欄目“痛點”推出《“網紅”惠民?!穼n},對上述問題一探究竟。
“惠民保的‘熱’也是有道理的,它有幾個優點,比如說對于醫保人群不需要核保,保險金額高,保費又不高,所以很有吸引力。”4月29日,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保險系主任、中國保險研究所所長魏麗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如此談及惠民保業務的“火熱”。
2020年以來,惠民保業務的發展“一城又一城”,憑借低門檻低保費和高保障的優勢收獲了不少用戶。但是,正是因為低價并且不少地方政府支持醫保個人賬戶支付,一些投保人并沒有在意惠民保的保障,僅僅因為價格優勢而“閉著眼睛”購買惠民保產品。
魏麗指出,惠民保是通過提高免賠額降低了價格,對于基本醫保比較充分的人群來說,是一個很好的補充,但是對于沒有基本醫保的人或者醫保的保障不夠充分的人,那么還是需要自己自付一部分醫療費用,那么自付的費用部分還是需要想辦法解決的。
招商信諾人壽總經理賴軍也向澎湃新聞表示,在購買惠民保產品時需要看清楚它保什么和不保什么,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惠民保產品的賠付往往涉及好幾個層次。擴展到對商業健康險領域的影響來看,其實會涉及一個大家都在討論的話題,但這并不是惠民保的問題,而是要看目前的醫保的保障范圍是哪些,健康險永遠是補充的角色,前者界定清楚了,后者就比較容易去補位。
金融創新產品總是有其新潮、“自帶流量”的一面,但產品創新往往又是機遇與風險并存。銀保監會也多次強調,支持金融業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進行合理創新,同時堅持創新是為實體經濟服務,要為實體經濟做貢獻。
顯然,惠民保產品給商業健康保險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但同時存在的一些潛在風險點仍然不可忽視。低價卻高保障的沖突點、帶病投保的爭議、商業可持續性存疑……惠民保業務存在的“未知數”也是不少的。
太保壽險政保合作部總經理劉杰向澎湃新聞直言,惠民保業務未來的最大挑戰肯定是項目可持續的問題。大家經常會講國外健康保險發展出現死亡螺旋的問題,在做惠民保前其實也有充分的考慮,如果健康群體的參保人越來越少,非健康人群的參保人持續在積累,賠付率持續走高,從長期來看項目是不可持續的。
項目的可持續性僅是一種籠統的說法,細看則又涵蓋了參保率、產品價格漲幅、逆選擇風險、賠付率等目前尚無相關數據參照的潛在風險點。
“從公司的角度來說,將會面臨的是當保險消費者變得更為聰明的時候,那可能會出現大部分是老弱病殘等帶病體或者健康險風險大的個體,對于健康體,他很快會發現他根本連免賠額都達不到,過一段時間之后可能就會覺得自己暫時沒有必要來買惠民保了,因為這是一年期的產品,他可以等到健康狀況感覺不太好的時候再來買,也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這種逆向選擇的風險需要提前進行防御,對于這樣的保險產品,保險公司一定要在理賠的時候做好服務,避免行業聲譽再次受損,并同時失去政府信任?!蔽蝴惛嬖V澎湃新聞。
泰康在線健康險事業部助理總經理李鵬認為,惠民保業務未來的挑戰可以分為兩方面,一個是惠民保項目本身的挑戰,另一個是原有業務面臨影響的挑戰。他指出,參保率不足的項目如何持續、定價不準帶來的賠付率過高或過低、惠民保的參與價值如何轉化、惠民保長期經營需要的控費和疾病管理能力是否就位。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政府參與度的把握,過淺沒效果,過深會不會抑制創新空間。
“要說對原有業務的影響,首先是市場競爭方式有變化,營銷模式有變化,保司是不是都能快速反應及時調整去把握機會和應對變化;再者,對傳統醫療險產品和銷售模式會有影響?!崩铢i說。
不過,較早見證了滬惠保產品設計全過程的劉杰對惠民保產品頗有信心。他表示,“過去國外的發展中確實有死亡螺旋的實際案例,這也不用諱言,但是從我們自身的發展來看,我覺得我們可以有不同的發展路徑。在我們國家,政府指導還是非常關鍵的,政府的公信力使得大家對這款產品更有信任感。在這個前提下,參保率可能不是逐年走低的,當然這也需要通過時間去檢驗。”
據劉杰判斷,惠民保產品的參保率可能先有一個持續穩定的走高的過程,到一定程度上保持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爸灰@個狀態持續,可能我們對未來可持續發展的一些擔憂會減少。非常關鍵的一點是,能否真正讓產品可持續,在于客戶是否真正的受益以及客戶的體驗是不是很好,這兩點如果把握好的話,我覺得它在未來是有長期生命力的?!?/p>
在向澎湃新聞聊起惠民保產品時,慧擇奇點研究院首席研究員馬瀟指出,惠民保本身就是和當地醫保體系緊密結合的一種準公共產品,而且一城一策,不存在同質化競爭的問題。而其普惠性質,又要求其不能定價太高、核保又較為寬松。為了平衡風險和保費,與健康管理相結合是一個可以考慮的方向。
作為參與了多地惠民保產品的一家健康服務和風控的供應商,善診創始人兼CEO吳竑興向澎湃新聞表示,可以嘗試加入更多健康服務,使保險并不僅僅是責任和賠付,而是以保險為窗口的面向客戶的健康小生態,為客戶在疾病的前中后環節解決多角度的問題。
另一方面,吳竑興還認為,在運行一段時間后,可以從積累的數據入手,結合風控模型為當地百姓從不同下沉程度、不同價格梯度、不同特定需求人群等角度等,設計出更有凸出特色的,結合當地實際情況的保險責任或附加服務來解決不同角度的問題。
在此前網絡互助業務火熱的同時,有不少觀點認為惠民保對網絡互助沖擊巨大。魏麗則向澎湃新聞指出,現在不少惠民保產品支持個人醫保賬戶支付,撬動了個人賬戶的資金,相當于提高了個人賬戶資金的使用效率。如果可以允許個人賬戶去參與互助計劃,這樣的話個人保障就會更加充分。
“國外也有免賠額很高的產品,那么他們就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就是保費交納能力差的人,買了這些高免賠額的商業醫療保險產品之后,又在自己的免賠額范圍內去購買了互助保險?!蔽蝴惐硎?,如果網絡互助有牌照的話,各地政府可以可能更會選擇網絡互助合作,網絡互助的成本會更低。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