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這種食物多吃很難長壽,而你卻天天吃
原創 編輯部 萌萌 常笑健康 收錄于話題#養生有道18#健康雜談15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對于中國人來說,不吃主食的一餐,是沒有靈魂的。在中國的傳統飲食習慣中,北方人偏愛面食,南方人偏愛米飯。
早上:包子、油條
中午:米飯、面條
晚上:饅頭、稀飯
是很多人一日三餐的標配

然而,一碗香噴噴的白米、白面,在每個中國人的味蕾里埋下了“健康隱患”。
張文宏醫生前段時間就提出了特別提醒:“以精制碳水化合物(精加工碳水化合物)為主導的飲食營養方式,很難支撐我們活到 90 歲以上。”
我們今天就來講講為什么說以米面為主的精加工碳水飲食不健康?
白米飯、面條,
我們愛吃的精制碳水化合物為什么不健康?
碳水化合物,是人體維持生命活動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是“最經濟”的燃料。
在中國,碳水化合物的主要食物來源是谷物、水果以及一些豆類和根莖類蔬菜。其中,谷物是我們的“供能大戶”。
谷物籽粒主要由外果皮、中間層、糊粉層、胚乳和谷胚等組成。精加工碳水化合物,會把谷物胚乳、糊粉層從里向外隨皮層一同除去。
為了軟糯的口感,人們會將粗糙的外皮磨掉;為了延長保質期,最富營養和油脂的胚芽也會被完全去掉。
原本一粒米在去除不可食用的外殼后,除了70%左右的淀粉外,還含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脂類和膳食纖維,它們都存在于大米的外層中。
可經過完全精細加工之后,基本只剩下淀粉了,營養單一,且非常容易消化,血糖升得快。像白米、白饅頭等食物升糖指數都大于80。

過度追求谷物“亮、白、精”,會使人體谷物營養攝入不均衡,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風險。
有人要問了,老祖宗吃了幾千年米飯不也沒事?為啥我們吃就有事?
因為以前人吃的米都是舂的米,沒有經過深加工,精加工的碾米技術是近一兩百年才出現的。30年以前,大多數人吃的還是糙米。
長期攝入精制碳水化合物會怎樣?
止不住的長胖
精制米、面粉做成的食物吃下去,血糖會很快的上升。身體為了讓血糖下降,部分血糖除了儲存為糖原之外,可能就會轉變成為脂肪儲存起來。
而且血液中糖太多會使人的胰臟緊張地調動起來,產生大量的胰島素去分解糖,接著血糖含量下降,隨后會覺得身體困乏,于是又想吃甜食補充能量,便開始重復上述的過程。
簡單來說,精制碳水化合物會讓血糖快速上升,釋放能量很快,為身體持續提供能量的時間就比較短。如果這類食物吃得過多,很快就會讓人感覺到餓,會讓我們吃更多的食物。長胖也就是很容易的事情了。

可能增加2型糖尿病的風險
精制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吃下會讓血糖快速升高,胰島素就會分泌比較多。如果長期這樣,胰島素就會慢慢的不那么敏感,逐漸就會出現胰島素抵抗。精制碳水化合物也會增加血液甘油三酯水平。這是心臟病和2型糖尿病的危險因素。
一項針對中國成年人的研究顯示,超過85%的碳水化合物總攝入量來自精制碳水化合物,主要是白米和精制小麥產品。該研究還顯示,與吃得最少的人相比,吃得最多的人患心臟病的可能性要高二到三倍。
精神狀態不好、四肢無力
五谷雜糧沒有精加工的時候,會含有一些維生素和礦物質,這些營養物質對于能量的轉化很有幫助。但是精制碳水化合物基本只有能量,沒有其他營養物質。我們要知道,吃下去的食物,消化、吸收、轉化等都需要消耗身體的營養物質。如果大量吃精制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可能會造成身體某些營養物質的缺乏。
有些人總感覺精神狀態不好,身體的四肢無力,總感覺身體疲憊等,這些亞健康狀況可能與長期大量吃精制碳水化合物有關。
更有研究表示,精加工碳水化合物攝入過多還會出現高血壓、心臟病、多動癥、情緒失調等一系列問題。

碳水化合物是能量來源
要吃,但要避免精致化!
那有人要問了,還要不要吃飯?當然要吃!碳水化合物是人體“三大營養素”之一,是不可或缺的。
過低的碳水化合物攝入,會引起腦部營養不足,讓人變得無精打采,血糖供應不足,還會引發低血糖癥狀,產生頭暈,甚至昏迷。如果長時間不吃主食,輕者會造成代謝紊亂,嚴重甚至會影響大腦功能。
但是我們應該避免長期攝入精制、簡單的碳水化合物,比如白面包、面食、白米飯等,而是要盡量選擇復雜的、未精制的碳水化合物,例如蔬菜,粗糧和天然水果等。
想要健康,主食可以這么吃:
盡量讓米“粗”
在煮飯的時不妨用部分“粗”糧(糙米、黑米、燕麥米等)和大米合作。最好先把“粗”原料放在水里泡一夜,以便煮的時候與米同時熟。

盡量讓米“亂”
最好不要用單一的米,而是米、粗糧、豆子等一起同煮。增加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同時實現蛋白質營養互補。
盡量讓米“色”
煮飯時加入綠豌豆、橙色胡蘿卜、黃色玉米粒相配合,既提供了維生素和類胡蘿卜素抗氧化成分,又提供了眼睛愛吃的營養素。
另外,還可以用紅薯、紫薯、南瓜、山藥、土豆、蓮藕等富含淀粉的食物,替換部分大米。
對于北方愛嗦面的人來說,在做面食時建議在面粉中加入適量的雞蛋、牛奶和少量的鹽,這樣不僅能夠提高面食的營養,口感也會不錯。而且,建議您要盡量將面食搭配蔬菜一起吃哦。

頓頓米飯面條其實并不是健康好習慣。讓米粗一點、亂一點、色一點,把主食吃出“花樣”來,營養才更均衡。您,學會了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