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廣東再現鎘米,來自江西和廣西
澎湃記者 吳恒
字號


4月24日,湖南省衡東大浦鎮,一位村民手捧本地大米。繼湖南后,廣州也再次發現了大米中鎘含量超標。澎湃記者 楊一 圖
鎘米再現
4月23日,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發布了一份檢測報告,報告顯示鎘米再現廣州。
2014年3月中旬和四月初,該組織在廣州的批發市場、菜市場和超市購買了10個大米樣品、6個米制品樣品,送至第三方獨立實驗室做鎘含量檢測。
國家對大米、米制品中的重金屬含量有嚴格的限定,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2),大米中的鎘含量限值為0.2毫克/千克,谷物碾磨加工品為0.1毫克/千克。
而在這次檢測中,10個大米樣品有3個超過了國家標準,6個米制品樣品有2個超標。超標的大米或米制品有3個產地為江西(包裝顯示或據銷售方稱),一個來自廣西,一個產地不明。根據《重金屬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江西和廣西都是重金屬污染防治的重點省份。
新聞回顧
2013年2月,《南方日報》曝光廣州口糧市場上發現來自湖南的鎘超標大米。根據報道,2009年時,深圳市糧食集團有限公司曾從湖南采購上萬噸大米,后檢測出這批大米重金屬含量超標,但深糧集團仍將這批大米對外銷售。記者在市場上抽取多批次湖南大米,結果均顯示鎘超標,按國家規定只能用于工業用途。
2013年4月,廣東省開展了大米質量的安全摸查工作。5月23日、24日,廣東省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先后公布了21地市大米鎘含量抽檢不合格的名單,其中廣州、深圳等11地市上榜,共測出124批次鎘超標大米,這些大米中來自湖南的高達68個批次。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澎湃矩陣
新聞報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