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風暴中的馬英九

陳良飛
2014-06-05 22:59
來源:澎湃新聞
? 港臺來信 >
字號

5月20日,馬英九就職滿6周年,來到臺中中國醫藥大學發表“傾聽青年心聲,實現世代正義”演說,這也是太陽花學運之后,馬首次前進校園。他逐一響應青年焦慮的房價、薪資、就業議題。


       此風暴非彼風暴。2009年,臺灣發生“8.8”風災,馬英九處理危機的能力曾經飽受質疑。這是當時寫下的一篇文章。

        2014年3月,馬英九在臺灣反服貿風暴中,再次陷入爭議中心。回顧一下他五年前的表現,或許可以一窺當下。

來襲

        “永遠深山聳立,大海環抱,今夜山與海的廝守,是我們共同的祝愿”。面對新婚的詩人詹澈與司童夫婦,馬英九深情念著他寫的新詩,當作他的證婚致辭。現場包括侯孝賢、詩人“主委”(“農委會”)陳武雄在內的眾賓客連連說好。

        婚禮主持人尹乃菁也說,“這個是我們在聽領導人致詞里面最棒的一次,您留步… 來來來…請留步”。

        馬英九的確留步了,這一留就是一個半小時。按照8月7日當天的行程,參加完婚禮后馬英九要去“災害應變中心”。晚上8點鐘,等他與“行政院長”劉兆玄、“副院長”邱正雄等到達那里時,已晚到半個小時。

        面對各地上報的災情,馬英九的神情也變得嚴肅起來,甚至顯得很疲累。不過,臨走前他還是不忘對值班官員微笑致意。只是這微笑卻與抵御臺風無關。當晚23時45分,臺風“莫拉克”如期降臨臺灣,在花蓮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達到了13級。

        8日父親節這天,在中國政法大學求學的臺灣學生李明哲有點坐不住了,他一直擔心住在屏東縣佳東地區的父母。事后他才知道,那天的雨實在太大了,他家兩層樓都被淹沒了。躲無可躲的李明哲父母,直到9號凌晨四點不得不爬到樓頂以求自保。“我父親先想辦法下去,又把我母親接下去,才得以逃生”。李明哲如今回想起來都有點后怕。

        事實上,當天“莫拉克”臺風已經讓臺灣南部成為一片汪洋。七八九三日,臺灣地區的降雨量達到兩三千毫米,等于3天下了1年的雨。臺灣中南部幾乎全部浸泡在水中,受災最嚴重的地區包括臺中、彰化、云林、嘉義、臺南、高雄、屏東和臺東。不少村莊在泥石流的覆蓋下幾乎滅村。除了雨量破紀錄,這次臺風也讓鐵路橋與各類公路橋多達20座斷裂,這場災難也因此被臺灣媒體稱為“8?8水災”。這是繼1959年“8?7”洪災后,臺灣50年來經歷最慘烈的災情。

        臺當局“農委會”公布的農業損失數字也是節節攀升,最新的數字已經超過130億新臺幣。像李明哲老家佳東那一帶養魚者損失極大,“我們家有八個魚塘,兩個池子被沖垮,所有的魚都流失掉。損失上千萬臺幣。”李明哲說。

        而截止到18日,臺風“莫拉克”共造成全臺127人死亡、307人失蹤、45人受傷。

        不過10天前的那個晚上,馬英九沒有意識到風災會鬧得這么大,他只是心情變得有些壞。8日晚上7點半,馬英九再次來到“防災中心”。他坐在椅子上一直擺著“撲克臉”,嘴唇緊抿到幾乎看不到肉,眉頭深鎖。他對著工作人員他似乎有些生氣地說,“無論如何一定要記取屏東跟臺東的教訓”。

        只是,沒有接受教訓的是馬英九自己。

救援

        馬英九再也無法待在臺北了。9日,他冒著大雨南下勘察災情。在嘉義縣民雄鄉視察樸子溪堤防時,馬英九強調“救援”和“搶險”是現在最主要的任務。他還說,他已指示臺北市消防局長征調北部的橡皮艇到南部救災。

        不過,馬英九對“救災”并不在行。臺灣《中國時報》執行副總編輯張景為就特意把“921”地震時的報道翻出來看,發現當時的“政府”其實也被罵翻了,“但有一點比現在好,就是李登輝帶著‘參謀總長’視察災情,這樣使得軍方動得早,路打通得快”。但是馬英九顯然忘記調動軍事力量了。8日當天,只有740個士兵投入救災。屏東縣指責軍方拖延救援16小時,而臺南市也說軍方拖延救災8小時,喪失救災最佳時機。

        即便臺灣軍隊的參與程度越來越深,救援效率依然沒有明顯改觀。11日,臺灣“內政部”空勤總隊墜毀一架UH-1H直升機,導致三名機組人員喪生。媒體扼腕的同時,也愈發質疑軍隊的裝備太差:30年機齡的老式軍機,平均飛行時數5500小時,“不出狀況才怪”。不過,在張景為看來,直升機一次裝不了多少人,“救援起來太慢了”,“主要問題是道路沒有打通,而工程兵之所以打不通路,是因為裝備沒及時更新”。

        究其原因,是馬英九過于依賴救災體制了。這個體制以“災害應變中心”為中心,平日由“內政部消防署”、“行政院”搜救指揮中心等20人運轉。在臺風這樣的災害來臨時,該中心不僅增派人手,更利用衛星及微波通訊系統與各地保持不間斷聯絡。“不論于任何情況下均可讓臺當局與地方災害應變中心實時掌握災情,達到通訊不中斷、無死角、零時差”。當然,這只是理論上。

        在很大程度上“災害應變中心”主要靠地方災害應變中心提供信息,但縣市的中心在行政上卻并不歸當局管。屏東縣災害應變中心的朱科長說,該中心隸屬于縣消防局,而具體指揮權卻歸屬縣長。朱科長說,這幾日中心增派不少人手,地震局、臺灣軍隊、教育單位等救災單位的50人左右都已進駐,以處理相關事宜。

        事實上,在風災發生后的幾天時間內,由于通訊中斷和道路不通,“政府”獲得的信息甚至還不如媒體多,媒體說哪里有問題,“政府”的救援才指向哪里。9日下午,張景為在準備第二天報紙稿件時,就陸陸續續收到高雄小林村遭活埋的消息。“雖然我們是臺灣人,但是我們都不知道小林村”。但是當天晚上各種信息都確認小林村的事沒錯,“我們就把小林村已遭活埋當作了10日報紙的頭條。”張景為說。

        9日晚,從南部視察回來的馬英九又跑到“災害應變中心”,視察了一圈他似乎有些氣急敗壞。他直接點了“氣象局”和“水利署”的名。

        他說,這次臺風來襲,“氣象局”一直上修雨量,但為何無法在發布臺風警報時,精準預測雨量?接著又詢問“水利署”:“過去花了上千萬預算治水,到底這次水災是天災還是防災治水不足?”

質疑

        似乎也覺出只依賴災害應變體制不夠踏實,馬英九11日上午親自致電郝龍斌、胡志強、朱立倫等中北部十一個縣市長請求協助。所幸11個地方首腦頗為配合,紛紛允諾提供支持人力、物資與機具,交由“內政部消防署”統一調度投入救災。

        民眾質疑當局遲遲不發布緊急命令也漸入馬英九的耳朵。馬英九不得不12日親自對外解釋,九年前已通過《災害防救法》,相關條文比緊急命令更完備,足夠因應救災防災的需求,“非只有發布緊急命令,才代表政府重視災情。”

        “災害方面的緊急命令問題確實已經涵蓋在該法中”。國民黨“立委”簡東明說,“但馬英九這番話聽上去好像政府延遲了救災在找借口, 如果不啟動緊急命令,老百姓也不了解,所以就有誤解。緊急命令,僅四個字而已嘛。”

        不知是老百姓的確有“誤解”,抑或“政府”所信賴的體制出了問題。12日馬英九視察高縣山區時,就遭到災民“圍攻”。有災民要馬英九趕快送物資,也有人當面向馬控訴軍方救災不力。一位從茂林鄉逃出的災民表示,茂林鄉多納、萬山部落援盡糧絕,災民好不容易看到直升機降落,竟然是來“問路”,打聽茂林位置,之后連一箱物資也沒留就飛走。面對這些,馬英九一是語塞。在馬英九講話時,背后甚至有數名災民哭喊,“不要再講話了,趕快救人!”

        面對救災緩慢的質疑,馬英九對英國媒體坦承,“這次不能算是做好充足準備,因為受災居民選擇留在原地,沒有更早撤離”。但這段解釋不僅未起作用反而火上澆油,立刻引發網友強烈的炮轟:“馬英九不能苦民所苦也罷,還推諉卸責,先推給地方政府,再推給氣象局,現在連災民都遭殃,那么他是否毫無責任?”

        東森電視臺的記者張俊忠在風災六天后去嘉義時,也沒覺得救援有多大改觀。張俊忠通過一個古道進入一個叫做太和的部落。在一些靠近鄉鎮的地方,他看到大部分都有空投物資,可是因為部落很分散,很多民眾只能看到飛機飛過,但是就是不知道去哪兒領取空投物資。臺灣正式的救援是軍隊和消防隊員,雖然第一線也有其身影,但是在第二線,如空投物資后需要有人去分配這些物資,張俊忠看到的卻都是由“義消”組織、登山隊員和其他團體,用車輛徒步人力的方式運送到民眾手中。.

        張俊忠還發現,那里80%的救援任務都是民間力量在進行的。缺乏“政府”的統一協調,也讓悲劇時常出現。嘉義縣中埔鄉中崙村的村長請求支援時,在民間組織作義務工作的64歲的賴先生騎摩托車前去營救,不料中途遇到滑坡,不幸遇難。

        民間組織在嘉義的作用顯然比“政府”大。“一般災民只要給一些佛教的民間團體報上姓名住址,就可以領到一筆5000至10000元的補助金,而政府已經說好要發放5000元,但是從未兌現。”張俊忠說。

        與此同時,對馬英九執政能力的質疑聲越來越多。特別是馬英九四處勘察災情,民眾不但沒有感受到政府“苦民所苦”的風范,反而多次被馬的言行嚇得瞠目結舌。有網友還特意整理出《官員勘災語錄》,馬英九稱贊被土石活埋而窒息小朋友“你可以憋氣2分鐘,真是不簡單”甚至當選第一名。

        “人家說他剛愎誤臺、清官殺人,這有點嚴重了”。但張景為認為這次救災行動的確顯示出馬英九的領導力和判斷力有盲點,最明顯的實例就是他探視災民說的那些話。“他的用語就算不能稱為知識精英的傲慢,也會有不自覺的高姿態”。

        東森電視臺的記者張俊忠記得四川地震時,溫家寶到汶川第一句話是“對不起,我來晚了”。“先不管后續動作,這個話已經起到很大的安撫人心的作用”。張俊忠覺得馬英九該檢討,“他讓南部的災民完全無法感同身受,作為臺灣領導人,沒辦法讓我覺得我跟著你、聽你的話,我就服你。”

        國民黨“立委”廖婉汝認為馬英九太小看這次災情了,“他對行政能力的整合需要提高”。

        “亂”。對于“政府”的救災行動,國民黨“立委”簡東明只用了這一個字來形容。

反省

        災后第七天,馬英九14日在辦公室以“臺灣安全會議主席”身份召開上任后首次安全會議。他在聽取各部門報告后提出了9點裁示,要求當局與地方應分別設置災后重建委員會,并清楚劃分當局與地方救災權責。至此臺灣安全機制終于啟動,全臺進入救災總動員。

        對于“政府”內部由于出現訊息傳遞誤差,導致臺灣“外交部”發出電報訓令各“外館”轉達駐在國,表示“目前暫時不需救援物資和救難隊”。馬英九13日也趕緊糾偏,他表示臺灣非常歡迎外國援助,從未拒絕。

        日,美國軍方用C-130運輸機載運120卷軍用防水塑膠布,在臺南空軍基地降落,這是美軍近30年來首度有軍機在臺灣降落。臺灣“外交部”顯示,有64國援助臺灣風災捐款,而中國大陸也不僅提供毛毯和睡袋等物資,更表示愿意幫助臺灣租借米-26多用途直升機。

        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專訪時,馬英九也表示,身為臺灣地區領導人,他會對這次風災負起完全責任。

        對于防范災害,具體的建議和檢討顯然來得更為實際。曾經擔任過臺灣“立委”的廈門大學法學院傅昆成教授認為,這次風災證明南部山區本不適合居民居住。“移民海外,有計劃地把一些山區的人送到國外的一些地方或許是個辦法”。他建議說。

        至于救災機制的問題,國民黨“立委”簡東明就直接向馬英九提了三點建議:山區應該設有衛星通訊設備;做一個緊急災害的專門地圖;教育物資的調撥和分配應該到位。

        不過,在《中國時報》執行副總編輯張景為看來,“臺灣的救災制度是有的,但是機制包括硬件和軟件,里面的設計還沒有考驗,徒有其法,運轉起來就荒腔走板”。“當局發布紅色警戒要求村民撤村,這其實沒有強制力啊!不能政府喊一喊,執行在地方”。張景為說,一定要有配套,你要把災民安置在哪里?法律上規定不清,“政府”也沒有從實務上去考慮。

        “這就是臺灣地方政府自治的問題,其實也說明制度方面存在弊端”。 社科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王建民說,地方由于高度自治,對于治水問題不能做到跨區規劃,在遇到較大的自然災害,就無法統籌。“臺灣要想在防止災害方面有所作為,需要在政府制度、地方制度等方面進行改革。必須進行政府規劃、土地規劃”。王建民說。

        對于馬英九執政能力的眾多批評,廈門大學傅昆成教授坦言,“民主選舉都是有代價的”。如果把選縣長這樣的權力給民眾,其實是沒有辦法選出一個政治經驗豐富的人,而是一個個人魅力比較強的人,就像馬英九那樣。他說。

        對于他犯了的過錯,馬英九似乎已經意識到了。18日,馬英九率蕭萬長等人舉行記者會。對于“政府”在救災過程中的疏失,他深表歉意。

        他站起身深深鞠躬至90度,足足停留了7秒鐘。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凉市| 当雄县| 康乐县| 都兰县| 芒康县| 蓬溪县| 迁安市| 奉化市| 阳春市| 民勤县| 汪清县| 繁昌县| 弋阳县| 黄梅县| 巨野县| 临沂市| 新乡市| 淮阳县| 金溪县| 玉环县| 哈尔滨市| 驻马店市| 孟津县| 封丘县| 潜山县| 葵青区| 泰宁县| 巴塘县| 崇仁县| 丰城市| 高尔夫| 贺兰县| 通辽市| 双流县| 平阳县| 八宿县| 高安市| 虞城县| 鲜城| 石泉县| 蚌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