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雌性競爭”如何傷害女性?我們總結了它的18種形式

2021-04-28 08: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原創 塔門 塔門

近日,微博用戶@御騸房總管大人的一條微博引起了大家關于「女性化妝是不是雌競」的討論——「女人化妝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搞雌競:讓自己看起來比普通女人精致靚麗?!?/p>

不少人對此持反對意見。有人認為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批評這個觀點限制了女性的化妝自由,忽略了化妝也可以是為了讓自己開心;還有人認為這種觀點無視了部分職場存在對女性不化妝的隱性歧視,是對那些不得不化妝的弱勢個體進行的不合理指責。

但與此同時,贊同化妝是雌競的人數也不少,截至目前,該條微博已經有4萬余次點贊。

肉眼可見的,「雌競」一詞在互聯網上出現的次數越來越多。在頻頻將雌競掛在嘴邊的女生們眼中,化妝是雌競、整容是雌競、身材焦慮也是雌競。

對「雌競」的討論讓我們感到困惑和警覺:究竟何謂雌競?這種競爭從何而來,又有哪些表現形式?我們又應該如何看待女性之間的同性競爭?

自然界的「雌性選擇」是如何演變成人類社會的「雌性競爭」的?

雌競,即雌性競爭。但最早在生物界尤其是動物界中,更多的是「雄性競爭、雌性選擇」。

究其原因,英國遺傳學家安格斯·約翰·貝特曼認為,相對于雄性,雌性對后代的生殖繁衍付出更多,例如產生較大的卵、花更多時間養育幼兒等。這導致了性擇的不同:雄性為爭奪更多雌性而競爭,雌性選擇與哪個雄性交配。

然而,自然界也存在少數「雌性競爭」的現象。英國動物學家蒂姆·克爾頓·布洛克發現,在雄性多、雌性少的生殖系統中,不僅雄性之間的競爭較為激烈,雌性之間也會有雌性競爭。

考慮到動物界中有不同的生殖系統,蒂姆·克爾頓·布洛克并沒有對「雌性競爭」的運作給出確切的答案,「在雌性之間直接競爭的情況下,它們的競爭目的通常并不明確。當雌性的身體出現明顯的第二性征,我們往往無法確定它們究竟是用來吸引男性,還是為了在性內之間競爭資源?!?/p>

相比自然界中有待進一步研究的「雌性競爭」現象,我們目前在互聯網上看到的「雌性競爭」似乎有所不同。問題是,是誰定義了人類社會中的「雌性競爭」?「雌競」的含義又發生了哪些改變?

追本溯源,我們發現,「雌性競爭」一詞之所以開始被更多人看到,是源于屢次被微博平臺禁言、被指物化女性的情感博主楊冰陽Ayawawa。

2011年5月,在接受鳳凰網時尚的專訪時,Ayawawa聲稱,「人類存在雄性競爭和雌性競爭,男性和女性分別通過雄性競爭和雌性競爭在社會上生存。」

隨后,以Ayawawa為首的情感博主們對「雄競」和「雌競」作出了進一步的解釋:「雄競」主要指男性的家世背景、學歷背景、財富、社會地位等,「雌競」則多指向女性的基因價值、生育價值、觀賞價值和情緒價值等。她們認為,女性應該發揮自己的性別優勢,專注于雌性競爭,如外貌、身材、性格、生育能力和貞潔程度,才能找到條件更好的男性。

不難看出,在這樣的解釋里,「雌競」一詞不僅割裂了男性和女性,也忽視了女性的其他價值。正因如此,「雌競」被普遍解讀為是女性之間為爭奪男性的關注、寵愛而進行的競爭,特點是以男性的評判標準為主導,男性是潛在的既得利益者,卻在整個過程處于隱身的狀態。

但拋開「雌競」這個詞對女性的刻板印象和性別歧視,我們也注意到,男權壓力下女性的無意識競爭行為是真實存在的,也和社會環境密不可分。

正如日本女性主義研究學者上野千鶴子在《厭女:日本的女性嫌惡》一書中所寫:「男人喜歡在男人世界里的霸權爭斗中自己的實力得到其他男人的承認、評價和贊賞。但這種情況在女人世界里不會發生。女人世界里的霸權爭斗,不會只在女人的世界里完結,一定會有男人的評價介入,將女人隔斷。」

在男性具有更大話語權的父權體系下,女性作為「第二性」,很多時候被當做一種資源,而非具有獨立人格的個體。因此,許多女性不得不將其他女性當做假想敵,并利用那些受男性青睞的特質,為自己爭奪狹小的生存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并不是所有發生在女性之間的競爭都是雌競,同性或異性間也存在良性競爭。我們需要警惕的,是以父權的寵愛為目標的競爭——贏得競爭的人,看似會獲得更多來自異性的優待,但那些終究是暫時性的、不穩固的;那些為「約束女性的標準」所說的話、以及通過自我閹割來撇清關系的行為,最終不僅會傷害整個女性群體,還會反噬自身。

基于此,我們總結了18種女性的無意識競爭行為,希望能讓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有所覺知。如果能幫你意識并遠離這樣的競爭陷阱,那就再好不過。

外貌競爭

圍繞容貌、身材等進行,容易使自己和他人陷入外貌焦慮之中。

身體既形塑著自然環境,又被自然環境所形塑,這一點在女性身上更為明顯。女性在身體維度上的情緒、偏好、感覺能力乃至行動,都非常容易受到男性凝視下偏狹的審美體系的影響。

一份哈佛大學的研究認為,為了尋找一個地位較高的伴侶,女性會把自我推銷放在首位,強調那些對男性有吸引力的特征,比如大眼睛、突出的乳房和臀部、光滑柔軟的皮膚。如果地位較高的男性相對較少,女性的競爭就會更激烈。

如果你是基于這套審美體系來思考自己和同伴的身體,或許就已經陷入了無意識的雌競中。

1. 把自己穿童裝/BM風的照片發布在社交app上,對能穿上BM風的衣服懷有莫名優越感。其他類似的諸如反手摸肚臍、鎖骨放硬幣等,都是通過對更滿足男性審美標準,來獲得比其他女性更優越的感覺。

2. 在社交app上刷到好看的女性,會開始質疑對方有沒有整容。

3. 在男生面前,會自稱是象征年齡更小、更清純可愛的「妹妹」,并喊其他女性「姐姐」。自稱妹妹可能是一種姿態更低的自謙,也可能是為了突出自己年齡小。這種需要維持年齡上的低幼感,并以此獲得的優越感,同樣在某種程度上是對男性審美要求的迎合。

4. 跟女性朋友見面時發現對方素顏,會說:「出門也不知道打扮一下,你這樣啥時候才能脫單啊」。這種自認為好意的提醒,隱含了希望對方在同性競爭中更有優勢的心態,背后的邏輯是「不漂亮=達不到男性擇偶標準=不招男性喜歡」。而如果對方的美麗會引起自身焦慮,便是陷入競爭的表現。

5. 跟女性朋友見面會特別在意對方胖了還是瘦了,吃得多就提醒對方該減肥了,吃得少就問對方是不是在減肥?

6. 出門看到身材好的女生第一反應就是對方腰腿好細,我要是這樣就好了。

這是一種女性之間存在競爭意識的結果。競爭的參與者不僅是那些深陷容貌和身材競賽的當事人(比如瘋狂減肥和整容的女性),就連旁觀者也總是難以避免地把自己納入同一個標準之中,從而引起身材焦慮和容貌焦慮。

蕩婦羞辱

基于性的雙重標準,發生在女性之間的貞潔競爭。

性的雙重標準表現在:面向男人的性道德與面向女人的性道德,標準不一樣。男人的好色被肯定,而女人則以對性的無知純潔為善。

男權視角下性的雙重標準將女人分為兩個集團。即,「圣女」與「蕩婦」、「妻子/母親」與「娼妓」、「結婚對象」與「玩弄對象」等二元對立的群體。

男性用這樣的標準來要求女性,同時分離和支配女性;被性的雙重標準分離隔斷的女人,也同樣一方蔑視另一方,形成蕩婦羞辱下的貞潔競爭。

7. 在樣貌可愛、清純性感的女性照片下評論對方是「綠茶婊」。

8. 把人脈關系多、異性人緣好、善于和男生交朋友的女性稱為「交際花」。

9. 看到穿著性感的女性不幸遭遇性侵的新聞,會認為「大晚上穿成這樣,自己也有責任吧」。

10. 在學校里,看到長得漂亮、性格溫順、或受到男生歡迎的女生,會和其他人一起孤立她。

11. 在職場中,面對晉升迅速的女同事,會拉小團體討論對方是不是通過潛規則上位。

12. 在感情或婚姻中,面對女性第三者,被出軌的女性會和其他人一起譴責第三者,而這種譴責往往比對男性當事人更嚴重。

對女性群體的厭惡

從自我厭惡到厭惡其他女性,暗示自己與別人不一樣。

上野千鶴子認為,厭女癥在男性身上表現為「女性蔑視」,在女性身上表現為「自我厭惡」。但也有一種做法,是把自己當做女人中的「例外」,將除自己以外的女性「他者化」,從而把厭女的情緒轉嫁出去。

這種將自己與女性群體割離、暗示自己和其他女性不一樣的做法,實際上是一種通過貶低其他女性的方式來抬高自己的更為隱形的競爭。

這樣只會重復生產自己和他人對「一般女人」的輕蔑,加重社會對整個女性群體的歧視。

13. 在男生面前表現得大大咧咧,說自己的性格更偏向男孩子,甚至自稱「哥」或「爺」。

14. 平時會和男生打成一片,說自己更喜歡和男生玩:「還是和你們男生玩開心,女生太多勾心斗角了」。

15. 聽到男生評價自己「你們女生總愛哭哭啼啼的,太麻煩了,心思又難猜,還好你不一樣」時,開心回應:「那是,我可不是一般的女生」。

16. 喜歡玩賽車、打籃球、打游戲等,并說:「我不喜歡女生那套,整天化妝逛街看偶像劇,太沒意思了?!?/p>

把男性當成競爭籌碼

男人「擁有」女人,而女人「屬于」男人。

以是否擁有優質男性作為評判女性是否成功的唯一標準,這類競爭是所有男權標準下女性競爭方式里最顯性的一種競爭。

上野千鶴子認為,女性有兩種價值,一種是靠自己掙來的,另一種是被男人賦予的,現實是后者的價值高于前者。所以,被男性看上的人常被看成是勝利的一方,而沒有對象、沒有結婚的人則被看成是失敗者。圍繞這場爭斗,女性會把其他女性當成潛在的競爭對手。

男性中也存在圍繞著女性的競爭行為,但這兩種競爭有所區別。男性通過將一個女性置于自己的支配之下來證明自己,本質上是將女性作為客體,而女性則往往會為自己「屬于」一個優質男人而自豪。

17. 聚會時的聊天話題,通常圍繞男朋友/老公,并互相比較由此帶來的工作、收入、房車、子女的成績等。

18. 在家庭中,婆媳兩人會對同一個男人展開競爭:婆婆覺得媳婦不能照顧好自己兒子,不愿意喪失對兒子的掌控;媳婦則認為婆婆管太多,分走了丈夫的精力和注意力。

1. 上野千鶴子:《厭女:日本的女性嫌惡》上海三聯書店,2015.1

2. 克里斯·希林:《身體與社會理論(第2版)》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3. Ayawawa:《當心老男人采取“連續性一夫多妻制”》,鳳凰時尚網,2011

4. Tim Clutton-Brock: 《Sexual Selection in Males and Females》,2007

5. Joyce F Benenson and Helen Abadzi:《Contest versus scramble competition: sex differences in the quest for status》,2020

作 者 | 郭雅瓊、鄭曉慧

編 輯 | 王朝靖

插 圖 | behance @Jenna Arts

題 圖|ins @studio.ski

談談

你怎么看待「雌競」?

原標題:《「雌性競爭」如何傷害女性?我們總結了它的18種形式》

閱讀原文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团风县| 南乐县| 靖宇县| 龙州县| 平度市| 登封市| 麻阳| 依安县| 沙田区| 龙州县| 贵德县| 嘉定区| 阜阳市| 兴文县| 丰城市| 来凤县| 宁明县| 九龙坡区| 日土县| 板桥市| 河西区| 昔阳县| 新河县| 怀仁县| 仲巴县| 南华县| 宜宾县| 瑞昌市| 静安区| 博湖县| 习水县| 白玉县| 河池市| 诏安县| 全椒县| 天镇县| 临洮县| 崇州市| 定陶县| 诏安县| 五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