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改變命運的最強武器
原創 吳主任 吳主任 收錄于話題#吳主任心靈大保健159個

“命運”這個詞本來是很宏大的,但世人對“命運”的理解很具體很務實,就是能不能過上好日子吧,能不能擺脫當下的生活困境往上走。
而“讀書”也面臨同樣問題,到底是一種平日里的閱讀習慣,還是指學校里的學習考試。先說后者,在游戲規則大一統而清晰的今天,努力學習,考上更好的學校,依然是多數試圖改變命運之人的最簡單的選項。它的簡單在于規則清晰。
而這種規則的缺點一樣明顯,對人的能力考核太過于片面。人身上很多能力和品質高考無法驗證,甚至在漫長的求學生涯里都被消磨殆盡了。
Jordan·Peterson曾經說過一個讓人很難接受但不得不接受的現實,或許“智力”并不是一個貼切的原因,甚至“智力”本身的測試內容一直飽受爭議,但生活所呈現的真實,人類中有大量的人并不擅長邏輯和抽象思維,只能處理一些較為簡單機械的工作。因此,必然有更多的人實際上并不適合去做學問,而是學一門很實用的技能。并且從實際的崗位需求來看,體力勞動者也要多得多。
基因決定了秉性,出身決定了外部環境和資源,在人出生的那一刻都決定好了。巴菲特用“卵巢彩票”來形容他的這些幸運,生于一個繁榮安定的國家,又恰好天生對數字敏感,癡迷賺錢。他說如果自己在原始部落恐怕是第一個死掉的,因為那樣的社會需要的是擅長打獵的猛男,而不是一個會投資的人。
從窮山溝里走出來一個中科院博士。這樣的故事從哪個角度看都很勵志,但如果把目光聚焦在大樣本上,也就是著眼于冰冷的概率,我們將無比遺憾地發現,這是低概率事件。多數窮山僻壤出來的人,最終都從事著較為簡單的體力工作。
就考上更好的學校而言的“讀書”到底能不能改變命運,能,但越來越難。
接受這種低概率的現實之后,更明智的做法是注重廣義上的“讀書”,即終身學習。
實際上你如果細品“改變命運”這四個字,有一種急不可耐的氣息,企圖一勞永逸。這大概是人性中固有的對確定性的無限渴望。都期待一考定終身,無論高考還是公考。前者已經失去過去了效用,但后者依舊前仆后繼。
小學畢業將近25年了吧,二十多年后經常感慨,有助于人們更好地把我生活的樸實道理小學都教過了。比如;比如就是告訴人們不要無腦展示善良;比如《龜兔賽跑》強調的是耐心和積累,用現在的時髦話叫“長期主義”。
如果是短跑賽,烏龜怎么努力也沒用的,天生不足,跑不過兔子。但如果是極為漫長的比賽呢,兔子的心性則無法跟烏龜比拼了。回到人生這條道上,平均壽命減去未成年部分,成年后有將近60年的時間,即便只是普通能力也足夠一點點改善生活,甚至改變家庭命運。
我原本計劃寫一篇文章,講通過這幾十年的觀察,包括了線上和線下,很多人的命運已經寫在了日常行為的諸多細節里。這不是預測,而是恰好有了足夠多的時間驗證。比如說,十年前起點差不多,甚至看不出能力的差別,最終拉開差距的不過是心性的不同。有人瞎焦慮,有人喜歡抱怨,有人猶猶豫豫,有人患得患失,有人則埋頭日復一日地堅持做對的事。
好吧,不裝了,攤牌了,那個日復一日地堅持做對的事情就是我。這兩年經常有人好奇問,吳主任你有多少關注,我說十萬多一點吧。他們通常都客套一下,哇哦~大V。緊接著我說,13年就開始寫了。他們紛紛露出復雜的表情,似乎是在說,嗨,真慢,人家一年就幾十萬關注。
對,8年,8年后的今天,你們翻一翻上周的閱讀數,跟5年前差不多。一般人早崩潰了,絕對崩潰,稀稀拉拉寫個幾十篇沒看到效果就放棄。
所以絕無資本炫耀,我一直說我這個公眾號的數據無不顯示我的平庸。我真正想說的是,只管做,剩下的看與不看,什么評價,那都是緣分。
并且如果我準備再寫30年呢(其實我沒有任何計劃,哪天不想寫了就不寫了),8年看起來似乎剛起步,這點閱讀數有什么所謂呢,一兩篇寫得好與不好有什么關系呢?別人又怎么能知道我從中受益幾何?多說兩句吧,除了運氣還不錯外,今天的我跟十年前比,脫胎換骨。身邊的一些朋友很清楚這一點。而這一切都受益于我常年的閱讀和思考,也就是耐心積累。
以前說過,若我言行不一,那跟騙子無異。既然反復提及耐心,自己就得有耐心。并且有幸階段性地經過時間的驗證,個人極大受益于耐心,廣告收入只是其中水到渠成的一部分,沒廣告也寫。因為更重要的是不間斷的閱讀、思考、表達本身帶來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也許在別人看來“竟然都8年了”,但對我來說,過去的都過去了,這一切只不過剛剛開始。目光足夠長遠,短期都是波動。
耐心的秘訣很簡單,如果錢很重要,埋頭賺錢攢錢,如果投資很重要,花時間耐心學習投資,如果讀書很重要,每天閱讀……
也就是說耐心不是培養出來的,堅持做對的事,做了又做 ,反復做,這不就是耐心嗎?
封面圖:Jeffrey Smart
原標題:《改變命運的最強武器》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