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App個人信息保護規定加碼,熱門應用收集了我們哪些信息?
2021年4月26日,工信部會同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起草的《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個人信息保護管理暫行規定(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暫行規定》”)發布。
《暫行規定》明確寫道,App應當以清晰易懂的語言告知用戶個人信息處理規則,由用戶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作出自愿、明確的意思表示。
其實,蘋果早在去年年底就推出了類似的規定:自iOS 14.3開始,iOS開發者必須提供隱私慣例摘要,清楚簡要地羅列這款App可能收集的一切數據。根據這些摘要,用戶能在下載前就快速了解到自己將要共享給開發者的數據,而不是像以前那樣,只能掩耳盜鈴地直接打勾選擇“已讀”。

在蘋果商店的App單頁最下方,用戶能看得到這款App可能獲取的主要數據類別,如左側。點擊這些卡片后,用戶會進入右側界面,進一步看到每種類別下的數據詳情。
通過這一渠道,我們可以發現熱門App都在收集我們哪些數據。
超過一半的熱門App在讀取你的記錄和定位
剛剛在討論什么,轉頭就能在App上看到什么廣告,這似乎是大眾長久以來的迷思。
精準廣告需要偷聽聊天記錄嗎?“沒必要”,知乎用戶秘跡在一篇科普文章中寫道:現在App通過我們的授權,從手機里收集到的各種“合法信息”,就足夠他們分析出我們的一舉一動,并給出合理的廣告推薦。
淘寶是被人們懷疑“監聽”的對象之一,畢竟首頁的推送常常一猜一個準。如下圖所示,淘寶一共收集了11種個人數據,其中6種都用在了“開發者廣告或營銷內容”和“產品個性化”兩項功能上。

最常出現的“標識符”,是每個蘋果手機上獨有的設備ID、賬戶ID、廣告客戶標識符等,方便跨應用追蹤用戶行為。而出現兩次的“瀏覽歷史記錄”,則是指用戶在App外瀏覽的相關信息,比如網頁。這或許也就解釋了:為什么淘寶的推送總是那么的貼心、那么的如影隨形。
不僅淘寶一家如此。
澎湃新聞從導航、購物、社交、娛樂等十種類別的蘋果商店App中,整理分析了各類別下載量排名前十App的隱私政策摘要。共計100款的App中,除了標識符和歷史記錄,電話號碼、地理定位等也是開發者喜歡收集的用戶數據。

在使用目的上,廣告是僅次于產品個性化的一項。
不難察覺,市面上最風靡的App,通常都是免費的。
“為什么這些App能免費呢?其實就是我們部分個人信息的出讓,由廣告商來替我們出錢”,上海交通大學數據法律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何淵接受澎湃新聞(www.kxwhcb.com)采訪時說道,“這些廣告則撐起了整個互聯網的免費模式。”
學會拒絕非必要信息授權
好消息是,我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拒絕提供這些信息。
今年3月,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秘書局等四部門聯合發布《常見類型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必要個人信息范圍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劃定出39類App的必要個人信息范圍。如果用戶拒絕提供不在這張名單上的必要信息,運營者也不能拒絕提供基本服務。這一規定,即將在5月1日正式施行。
舉個例子,只要下載了抖音App,我們就能在上面刷小視頻,但如果想進行關注、點贊、收藏等額外操作,則需要提供電話號碼等注冊信息。
下圖展示了這批樣本中,十五類最常見App讀取的個人信息范圍。黃色代表《規定》劃出的必要信息,粉色則代表不在名單上的非必要信息。這也就意味著,只要是非必要信息,我們可以選擇授權請求彈窗中的“拒絕”,或在進行完額外操作后,再回到后臺關閉授權。

雖然不同類別的App會有自己的側重點,比如拍攝美化類不在意歷史數據,但會收集用戶的購買項目或購買傾向數據,但幾乎所有的App都不會放過收集設備ID等標識符數據,畢竟這種數據可是App投放廣告的基礎。
不過,科技巨頭們正在收緊這種追蹤方式。蘋果早在去年六月就宣布的另一項隱私新政,要求未來iOS開發者在采集設備標識這一信息前,都必須獲得消費者的明確同意。這意味著,蘋果用戶將可以選擇自己是否被追蹤。這項功能已經隨著iOS 14.5系統的到來而正式啟用。
當然這項新政不一定完全出于用戶利好,有人指出,蘋果可能有別的目的。新浪科技在今年3月的一篇文章中寫道,這一舉動將增強蘋果的影響力,讓蘋果進一步控制那些“錢途看好”的熱門iOS應用。因為App內推送第三方軟件廣告的機會將會大量減少,因此開發者們也將越來越依賴于蘋果商店內部提供的曝光方式。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