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埃及,終于要遷都了?
原創 樊學長 地球知識局 收錄于話題#中東戰國時代39#世界各地的首都1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NO.1899-即將入住
作者:樊學長
校稿:朝乾 / 編輯:養樂多
如今,埃及首都開羅的大都會區,人口已突破2100萬,城市人口密度在全球范圍也是第一梯隊。照這樣的速度發展下去,預估到2050年,人口將突破4000萬。為了緩解首都壓力,埃及政府2015年宣布,將在開羅東部45公里處的荒漠,建造一座新首都。
埃及已經是一億人口大國,且增速仍然很快
這個增速加上城市化進程
開羅人口到4000萬一點不夸張▼

沙漠造城挺不容易,尤其對于現在埃及的經濟來說
(底圖:shutterstock)▼

由于經費緊張,再加上新冠疫情攪局,一期工程僅完成六成。然而,翹首盼望新都的埃及政府卻不想再等了,計劃今年從7月開始,先讓5萬名公務員入駐新首都。這座沙漠新城預計在年底正式對外開放。
沙漠里可以隨意規劃,但要形成真正的城市很難
(還沒建成的區塊,圖:google map)▼

建成的這部分還都是毛胚房,有誰想來住呢
(圖:埃及住房部)▼

埃及人為什么要遷都
公元639年,阿拉伯帝國入侵埃及,并在尼羅河三角洲和尼羅河河谷交界處建立了一座兵營。這座兵營逐漸發展為城市,并與周邊其他城市逐漸融合,這便是開羅這座城市的起源。開羅經過幾個世紀的發展,成為中世紀阿拉伯世界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至今仍是阿拉伯世界重要的大都市
不過相比于一些后起之秀,已顯得有些吃力
(圖:shutterstock)▼

雖然埃及國力逐漸衰落,但是沒有遭遇過毀滅性的戰爭,開羅的歷史建筑得以保留下來。加之近代化的進程開始較晚,埃及老城區甚至還保留著一定的中世紀風貌。
中世紀發展起來的商業集散地
(圖:shutterstock)▼

然而另一方面,社會相對穩定導致開羅人口不斷膨脹。近代化開始較晚,導致開羅大片地區缺少科學的市政規劃,土地利用不夠集約,歷史建筑區往往化身貧民窟。這里街道狹窄,缺少垃圾清運、消防等基本公共服務,甚至沒有下水道,至于亂接電線之類小事的幾乎不會被當做問題。開羅貧民窟陷入了拆不動又難以改建的僵局。
比如我局之前介紹過的“開羅死人城”就是個例子
也算是埃及特色的貧民窟了
(圖:google map)▼

埃及的“城市浮腫”與失業問題,已經成為影響社會安定的隱患。如何疏解開羅嚴重過剩的人口,已成為歷屆埃及政府都大為頭疼的問題。加大政府投資、提振就業也做了,衛星城也修了。結果是,開羅的人口越來越多,形成了一個循環。
在城里就算住在貧民窟,還能有機會打個工
比農村種地還是強多了
(圖:shutterstock)▼

城市化是伴隨現代化必然會出現的現象,但是埃及又有其特殊性。從納賽爾時代開始,埃及軍隊便是該國最重要的政治勢力,是埃及實際上的統治者,歷代總統除了剛當選就被軍隊推翻的穆爾西之外,都出身將領。
納賽爾時代,埃及人受教育水平普遍較低,與納賽爾一同革命的軍官們相對素質較高,眼界也更開闊,自然被視作最可靠的人。所以,當政府推行激進國有化時,導致很多國有企業的經營管理和規則制定都有軍官參與,并由他們掌握全局。
跟著納賽爾推翻君主制的那些人
基本算是埃及新興的精英階層
(圖:Wiki)▼

隨著埃及工業化的推進,高等教育逐步普及,大學畢業生和專業人員越來越多,但是軍官們對國民經濟的控制卻越來越嚴密。不但支配著重工業、軍工產業、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領域,還依靠政治上的優勢滲透到通信、旅游、房地產等未必需要國家壟斷的行業中。所謂“請神容易送神難”,更何況總統本身就是“神”的代理人。
在國民代際交替時沒有完成政治經濟的主導者更迭
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埃及未來的發展
(圖:Wiki)▼

穆巴拉克推行私有化,卻并沒有真正讓埃及經濟過渡到市場經濟,國有企業就地賣為軍隊大佬們的私產。埃及的政治人物同樣多有軍隊背景,市場中自然生長的企業難以與軍人開辦的企業競爭,反而只能依附其生存,真的贏家通吃。
出身空軍的穆巴拉克,兩個兒子都因腐敗而服刑
自己的下場也是很慘的
(圖:Wiki)▼

這些軍人壟斷企業開在開羅,有資金、有市場、好辦事,附屬企業與員工自然會向開羅集中。
與此同時,埃及的軍隊和公務員階層都在迅速膨脹,到1992年時,一度占據了就業人口的四分之一。由于埃及的腐敗難以抑制,軍人和公務員不但有穩定的工資收入,還擁有種種灰色收入,這讓他們擁有較強的購買力。于是,更多的人依靠服務這一階層而生活,從而形成了無數非正式經濟。
所以,除了去開羅,埃及人的選擇真的不多。所以目前2100萬人口的大開羅并不是它的終極形態。如果不作出行之有效的干預,未來開羅人口還將翻倍。
開羅其實在東邊已經建了“新開羅”
而“新首都”在更東邊的沙漠中
(圖:shutterstock)▼

即便經過街頭革命的洗禮,特權階級依舊是特權階級,觸動權力根基的改革短期內不會發生。經濟體制已經如此,想解決開羅剪不斷理還亂的種種問題,不如索性把行政部門特別是國防部搬走。
埃及人的希望之城
2015年時,埃及的政局剛剛趨于穩定,經濟則因為長期政局動蕩趨于崩潰。為了避免問題進一步發酵,112個國家派出代表參加埃及經濟發展會議(EEDC)。沙特阿拉伯、阿聯酋、科威特、阿曼等國直接出資,支持埃及的經濟發展。
通俗來說,也就是招商引資
不僅有石油富國直接慈善認捐
還有跨國企業同意在此投資
(圖:美國國務院)▼

在這次重要的會議上,埃及時任住房部長宣布了新行政首都(NAC)計劃。
這座尚未命名的新行政首都,位于開羅以東45公里處。一旦建成將覆蓋715 平方千米,是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的4倍。擁有21個居民區和25個功能性分區,可容納650萬居民。
可為開羅分擔現有人口的三分之一
不過富人和公務員搬來這里后
開羅貧民窟的窮人給誰提供服務賺錢呢..
(圖:shutterstock)▼

一座宏偉的新都市,自然不會在一夜之間從沙漠中拔地而起,新都的建設需要分階段進行。新都建設的一期工程占地面積16800公頃,核心地區4140公頃,其中最重要的當然還是占地面積約500公頃的新政府辦公區。
效果圖長這樣,大氣磅礴
(圖:埃及住房部)▼


這一區域將建造融合了古埃及、拜占庭和伊斯蘭建筑風格的新總統府、國會大廈,以及34個部門的辦公大廈。其中新國防部大廈由10座八角形建筑組成,8座在外部圍成一個大八角形,2座坐落于圈內,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宏偉建筑群。一旦建成,這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之一。
這是擺的什么陣...
(圖:mahmouedgamal44/twitter)▼


除了政府辦公樓,最受人矚目的便是超高規格的中央商務區。按照規劃,這一區域將由20座大廈組成,包括12棟高層商業辦公樓、5棟高層公寓樓和2棟星級酒店,以及一座高達78層、385米的非洲第一高樓。這些建筑總建筑面積將達到170萬平米,計投資30億美元,由中國建筑總公司負責建造,被視作中埃合作的里程碑和“一帶一路”的典范工程。
埃及的CBD目標也是要擔負起金融,貿易,服務等
成為城市甚至是埃及的商業經濟中心
(圖:埃及住房部)▼


這項工程不僅僅是新建一個首都那么簡單,埃及將遷都視作一個全新的發展契機,對新都寄托了很多美好的愿望。所以新都在計劃中表現出的氣質是繁榮、包容、綠色、面向未來。從一些細節便能看出埃及政府的良苦用心。
2019年1月9日,埃及總統塞西通過參加新都兩座標志性宗教建筑的剪彩儀式,發出保護少數族裔和信仰自由的信號,以安撫頻繁發動攻擊的科普特基督徒。這兩座建筑分別是打破中東最大教堂記錄的基督降生大教堂,和打破埃及最大清真寺記錄的法塔赫阿萊姆清真寺。
以往為了避免冒犯到伊斯蘭教徒
埃及的基督教堂建造都受到了很大限制
現在則是要打造一個開放的國際形象
(圖:美國國務院)▼


在計劃中,新都是一座智慧城市:垃圾回收及時,電力供應穩定,有監測中心關注基礎設施的保養情況,保障治安,具備快速處理交通事故與火災的能力,屋頂會鋪設太陽能電池板,平均每個居民將擁有15平方米綠地,未來還會實現無現金支付。
新首都的規劃及功能旨在解決開羅的一系列疑難問題
打造一座更宜居的現代化新首都
(圖:埃及住房部)▼


不論這些聽上去有些理想化的愿景能否實現,這項工程都會創造200萬個就業,大興土木的同時提振埃及的經濟與就業,建成后將成為埃及持續的經濟增長點。
完全的建立一個新的城市
基建規模不是修個路,建個橋能比的
(圖:shutterstock)▼

埃及的新城市群計劃
埃及政府原計劃在2020年中期開始遷都第一階段,將各部門和52,300名公職人員遷至新首都,但新冠病毒大流行打亂了計劃,遷都時間延后到2021年中。目前鐵路和輕軌正在建設中,預計到7月入駐新都時投入使用。
新的首都國際機場已投入運營
是進行國際化交流和發展旅游經濟的必需品
(圖:Ziad Rashad /Wiki)▼

隨著搬遷日期日益臨近,2021年3月中旬,埃及總統府宣布撥款9600萬美元,作為住房或交通津貼,用于推動公務員搬遷。目前來看,公職人員對新都還是較為看好的,至少對房價是看漲的。20個住宅區中,建設最快的一個預計于5月投入使用,20000套住宅截至3月中旬已經售出了5000套。
為了滿足不同階層的需求
新首都的的住宅區分類也很明確
既有獨棟小別墅,也有高層密集住宅
(圖:埃及住房部)▼


就明確告訴你這里以后是首都
當然要用盡全力多屯幾套房子
(圖:google map)▼

大興土木需要錢,除了之前提到的國際融資,埃及政府籌集資金的另一重要手段便是賣地,只是具體收入埃及政府并未公開。
此外,遷都并不只是一個孤立事件。除了新都,埃及全國還有13個第四代城市正在建設之中。其中就包括西北部的沿海城市新阿拉曼,這座城市同樣擁有自己的中央商務區,由包括1棟300米高樓,4棟200米高樓等15座高層建筑組成,預計可容納300萬人。中建同樣是這一中央商務區的承建方。埃及政府希望將這里打造為埃及的另一個旅游中心,成為埃及的迪拜,通過吸引世界范圍內的投資,來促進經濟的良性發展。
新阿拉曼規劃面積近200平方公里,目標人口200萬
沙灘塔樓,遺產項目,科技大學等都在建設中
(圖:埃及住房部)▼


另一方面,建設新城市并不意味著埃及之前的大城市開羅、亞歷山大、塞得港被拋棄,這些城市會與新城市一起發展。未來埃及的人口還會節節攀升,城市化進程還會加快。如果沒有這些規劃良好、設施完善、環境美好的新城市去疏解不斷涌入城市的人口。埃及的大城市病將會變得越來越嚴重。
還沒人入住的新城市,現在看來還挺不錯
以后就看城市管理者的能力和居民的素質了
(圖:埃及住房部)▼

大興土木并不會將埃及的所有問題一掃而空,但這也算社會發展與人口爆炸賽跑中,一次非常勇敢的嘗試。如果成功,開羅一城獨大的歷史被打破。埃及出現幾個新的城市群,未來在中東國家中的地位也將大大提升。即使不成功,也能提振短期的經濟,為埃及政府留下寶貴的經驗。
積累開挖掘機的經驗,以后用處大著呢(bushi)
(圖:埃及住房部)▼

即使從最壞的角度講,遷都也能讓埃及政府遠離具備街頭政治傳統藝能的開羅人,對于維持政治穩定還是大有裨益的。畢竟那場事與愿違的革命恐怕沒有人想經歷第二遍了。
參考文獻:
1.https://www.dar.com/work/project/new-administrative-capital
2.https://english.ahram.org.eg/NewsContent/1/64/407505/Egypt/Politics-/Egypts-New-Administrative-Capital-represents-histo.aspx
3.https://english.ahram.org.eg/NewsContent/1/0/404767/Egypt/0/In-Video--floors-of-Egypts-New-Administrative-Capi.aspx
4.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egypt-new-capital-idUSKBN2B91X3
5.https://www.arabnews.com/%20node%20/%201730476%20/%E4%B8%AD%E4%B8%9C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shutterstock
END
原標題:《埃及,終于要遷都了?》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