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版惠民保或4月底落地,這一新型健康險模式為何備受關注
因“低保費、寬門檻、高保額”而越發火熱的“惠民保”,逐漸成為保險業的“網紅產品”。
澎湃新聞近日從業內人士處獲悉,上海版“惠民保”有望在4月底正式落地,由中國太保主承保,各頭部保險公司都有參與。
所謂“惠民保”,是介于醫保和商業保險之間的新型補充醫療保險,作為一項由政府、保險公司和第三方平臺共同助推的新型健康險模式,集普惠屬性與商業屬性于一體。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后,“惠民保”產品“遍地開花”,在各地得到廣泛推廣。有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共有23省82地區上線111款產品,累計超4000萬人參保,保費收入超50億元,“惠民保”產品迅速成為保險行業現象級熱點。
近兩年,商業健康險保費增速明顯,各家保險公司也在健康險賽道不斷發力。不過,普通商業健康險還是有一定的投保門檻和限制條件,目前的覆蓋率仍然不充足。根據銀保監會發布的《2019年保險業經營情況 表》,健康險賠付支出為2351億元,在整個醫療支出結構中占比僅為6%。
復旦大學聯合善診海唯近日發布的“惠民保”研究報告顯示,人們的內部需求與支付的外部壓力,是助力“惠民保”爆發式生長的“土壤養分”。向“內”看,大眾健康管理意識的提高、醫療支付費用的上漲、人口老齡化帶來的老年群體醫療費用難題以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都極大催生了人民醫療健康保障需求。“外”力則主要體現為國家醫保基金賠付壓力的猛增。
2020年可以看作是“惠民保”的元年。據上述研究報告分析,“惠民保”各產品費率水平在每年29元到190元之間浮動,且無年齡、職業限制,無需健康告知。
火熱的“惠民保”往往被與前一代的“網紅產品”百萬醫療險相提并論。但與后者相比,“惠民保”不設置年齡和職業限制,不保既往癥方面通常在10-12種,部分城市無不保既往癥。而百萬醫療險的不保既往癥通常達40種以上。在核保上,社會醫療保險參保人均可投保“惠民保”,不同于百萬醫療險的不符合健康告知即被拒保。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研究報告顯示,“惠民保”產品附加的健康管理服務是其一大特點,目前上線的“惠民保”產品中絕大多數產品提供多項健康服務,包括向被保險人提供藥品服務、重疾服務、慢病服務、體檢服務等增值服務,從診前、診中、診后對參保人員提供盡可能的幫助。而這些健康服務的獲得也相對便利,通常在投保頁面會明確標注相關服務,并在健康管理服務手冊中提供服務獲取途徑,通常只需在微信公眾號等渠道進行預約并通過審核即可獲得。
有保險業人士向澎湃新聞表示,就“惠民保”產品而言,有點像低配版的百萬醫療險,可以說是把百萬醫療險的門檻又打下來了。“惠民保”中有多個角色,除了政府“背書”,保險公司想獲客,包括去做一些渠道的下沉,尤其是一些大型保險集團希望獲客后拿到相關數據去做交叉營銷;健康服務公司希望做系統和運營,可以彌補保險公司下沉到三四線城市無法快速搭建系統的問題。
不過,越來越多公司爭相參與的“惠民保”產品,其存在的一些問題仍然不可忽視,比如惡性競爭、可持續性等。全國政協委員、原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在今年兩會的提案中表示,盡管2020年“惠民保”獲得了較快發展,但是由于定位不清晰、參保率不高、逆選擇風險較大,所以需要規范發展。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