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我國目前有超過800家互助眾籌相關企業
根據經濟日報報道,以“一人生病,眾人均攤”模式起家的水滴互助平臺日前宣布終止互助計劃。此前,已有輕松互助、百度互助、美團互助等一批網絡互助平臺宣告關停,這一現象亟需引起高度重視。
公開資料顯示,網絡互助是一種原始的保險形態與互聯網的結合,簡單可以描述為“小額保障+即收即付”制。網絡互助與其他互聯網金融創新類比,就是“眾籌”、“P2P”與保險行業的結合,其基本理念和運作模型完全相同,社會效益非常突出,可以成為商業保險體系的有效補充。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目前有超過800家從事“互助、眾籌”相關業務的企業(以下簡稱為“互助眾籌相關企業”)。其中,9成以上為有限責任公司。
從地域分布來看,北京的互助眾籌相關企業數量最多,超過250家,其次是廣東,有超過180家相關企業,上海和浙江分別以超過110家和70家的相關企業數量,位居第三和第四位。分城市來看,互助眾籌相關企業主要分布在北京、深圳、上海、杭州、廣州五個城市,占比超過74%。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我國互助眾籌相關企業(全部企業狀態)集中注冊于2014-2016年間,三年注冊數量占相關企業總量的72%。之后四年,相關企業增量連續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1年4月,我國有超過270家互助眾籌相關企業已經注銷或者吊銷,占比高達25%。其中,于2019年之后注銷或吊銷的相關企業數量占比超過50%。
證券時報在報道中提到,從2016年互聯網平臺進入網絡互助領域,到網絡互助計劃進入高速增長后陷入發展瓶頸,僅用了4年時間。網絡互助紛紛遭遇“成長的煩惱”,總結起來主要有四點原因:其一,高速增長期已過;其二,零門檻負效應顯現;其三,互助延遲效應顯現;其四,合規性存在爭議。
每經評論員認為,在經歷行業最終洗牌之后,互聯網流量平臺將對去留作出抉擇,留下的將是堅持初心、抱著長期經營信念者。隨著“類保險”非正規軍紛紛退出,未來持牌化、合規化的網絡互助在不確定性消失后,有望走上穩健發展之路。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