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辛巴“封路”,視頻和直播不能被金錢左右

人紅是非多。特別是直播盛行的時代,更是如此。
山東拉面哥家門口天天有人架著手機蹲守拍攝、老網紅大衣哥娶個兒媳婦都能被這幫民間“狗仔隊”拍上熱搜。
流量就等于錢的時代,想通過直播蹭流量賺錢的人就會趨之若鶩。
前不久,筆者也體驗了一場直播,直播1個小時,8700多的人氣,結束后看賬單大概70元收益。而如今去肯德基、麥當勞打工,或者做鐘點工,只有可憐的20元一小時啊。
擁有8300萬粉絲的快手直播帶貨大佬辛巴是比拉面哥、大衣哥等網紅更大的V,想要蹭辛巴流量的直播號主更是數不勝數。
3月27日,辛巴進行了復出后的首場直播。從當時傳出的視頻看,在廣州辛選直播基地外面,許多人扛著自拍桿蹲守,現場直播辛巴復出。
為此,辛選所在的黃石街道辦對該處800米的園區內部道路設置了疫情防控卡口,一方面是因為防疫需求,另一方面則是為了防止人員密集引發意外。
也就是如此常規的疫情防控和分流措施卻被整上了熱搜。
有讀者在后臺留言,問我如何看此事?
1、到底真相何在?在當今社交網絡普及、拍視頻可以賺錢時代,真相變得彌足珍貴。
以前我們說眼見為實,如今可能你所看到的視頻,都是擺拍。比如,曾曝光的在地鐵上直播吃飯、各種婆媳關系的段子,大多數都是情景劇,可是很多觀眾覺得是事實。

辛巴“封路”據說先爆料的是一條帶有視頻的微博,內容是一個穿條紋衫的男子要穿過防疫卡口去上班,因過不去導致遲到,被罰100元。
而有自媒體又挖出來,這個穿條紋衫的男子正是蹲守在辛選門口等著拍辛巴復出的一個民間“狗仔”。
而在辛選直播中心的那條800米的路邊,只有辛選一家公司,這位男子在大周六的早晨要到哪里去上班呢?
因此,辛巴“封路”的真相到底是什么?這很值得商榷。
2、辛巴為何總是招黑?記得去年,辛巴因開豪車懟酒店保安上過一次熱搜。當時,一個保安開直播現身說法,因為與辛巴發生爭執而被酒店開除。
但事后,該酒店公開回應稱,從未開除過任何保安。而后辛巴團隊也做了解讀,那是因為當時酒店保安推搡辛巴的粉絲,辛巴出面制止。但接著,事情就和解了,并沒有發生什么大事。

所以“辛巴懟酒店保安導致其被開除”的事件,顯然是有人導演的,而非事實。
與導演“辛巴封路導致上班遲到”事件一樣,導演這些故事的人很可能就是為了蹭流量獲得收益。
辛巴之所以容易被黑,正是因為他太火爆,有太多的人想要蹭他的流量。
此外,有媒體還發現,在“封路”事件中,有一些色情微博號、營銷號在主動推波助瀾。“封路”上熱搜的背后可能還有辛巴的競爭對手借勢抹黑的功勞。
3、視頻和直播不能被金錢左右。辛巴復出后,首場直播帶貨20億,為海量的商品創造了交易量。天貓、京東、蘇寧易購等幾乎所有電商平臺也都在做直播電商。這是直播的正面價值,為商品的銷售打開全新的渠道。
但是我們也不能忽視視頻和直播的負面效應。從上面分析我們看到,辛巴屢次被黑,都與直播的人想要蹭其流量有關。這也正是流量金錢化導致的惡果。
從圖文到視頻,的確降低了內容創作的門檻。大媽不會碼字,但是拿起手機就會直播。
于是,大量草根創作者如雨后春筍般出現,這大大豐富了內容創作的范疇。同樣,也帶來了嚴重的問題。

今年春晚賈玲團隊的《一波三折》就是對當前網絡虛假信息對老年人毒害的揭露。
內容創作者為了流量和金錢,誤導沒有判斷力的老年人錯誤飲食、吃藥、鍛煉,釀成了許多悲劇。
通過拍攝虛假的,誤導性的內容給老人看,可以獲得流量,甚至可以賣保健品;通過造謠辛巴等有流量的網紅、明星和名人,直播內容就可以獲得流量賺錢。
作為兒女,我們必須時刻提醒自己的父母不要聽信任何直播平臺上主播推薦的食物、藥品,不要相信直播平臺上的各類段子和故事。
而作為明星、名人則要時刻與這些蹭流量的主播斗智斗勇,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與名譽。
直播和視頻,本來是為了記錄我們的美好生活,為了展示社會的真實一面。
可惜,在流量可以賺錢的時代,很多內容創作者都失去了良知,內容也變味了。他們制造了大量的視覺垃圾、虛假謠言,搞得社會烏煙瘴氣。
在拍視頻可以賺錢的時代,真相竟然變得如此珍貴!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