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誰才是真正的“電子郵件之父”?
原創 差評君 差評
“ 都是種族歧視!我要是個白人,我的照片早就被印在郵票上了! ”
這句話的主人并不是別人,正是有 “ 電子郵件之父 ” 之稱的 Ayyadurai 博士。
只不過,差友們先別被他那句 “ 正氣凜然 ” 的話帶了節奏,因為這號 “ 電子郵件之父 ” ,很大程度上是他自封的。。。

為了給大家省個流量,差評君先用兩句話簡單概括一下這位大神。
低情商:他就是個碰瓷電子郵件之父的冒牌貨!
高情商:目前,還未有足夠的證據,能證明他是電子郵件的發明人。

而在明白 Ayyadurai 如何欺世盜名之前,差評君覺得,有必要大家介紹一下公認的 “ 電子郵件之父 ” ——雷 · 湯姆林森。
另外,你說巧不巧,今年剛好是 Email 誕生的 50 周年。

我們都知道,不會摸魚的員工不是好員工,而他,就在當時的電腦上摸出了一個互相發送信息的系統。
這就是我們現在所知的 “ 電子郵件系統 ” —— Email 。
相比之下,差評君摸魚是真摸魚。

在那時候,大家使用的計算機都不統一,不同的計算機之間傳遞數據很不方便。
雷 · 湯姆林森便靈機一動,把當時流行的數據傳輸協議,和他自己寫的程序 SNDMSG ( 即 SendMessage )結合起來。
實現了第一個現代意義上的電子郵件系統。

另外,要知道當時的電腦還是個稀罕玩意兒,一般只有研究機構和大公司才會擁有一臺計算機。
一臺主機,往往是不少人輪流使用,想要給特定的人發送特定的消息,還不讓其他使用者看到,其實是一件很難的事兒。
雷 · 湯姆林森的系統則能完美勝任這個任務,在選擇把電腦地址和用戶們區分開的符號時,他看上了符號 “ @ ” 。

選 @ 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雷 · 湯姆林森發現這符號其實沒多少人用,更不容易和人名主機名混淆起來。
而如今我們在微博和群里 “ @ ” 其他人時,都應該感謝這位大佬賦予了這個符號此含義。
只不過可惜的是,世界上第一封電子郵件的內容是啥,連雷 · 湯姆林森本人也不記得了。。。
只能說沒想到在記性上,差評君和大佬達成了一致。

到了 1973 年,當時的美國國防部支持建設的阿帕網中,已經有 75 % 的流量都是電子郵件的。
據說是因為和打電話相比,發郵件可以直接用幾行字直切主題,省去了寒暄的時間。而當時使用阿帕網的學者和政府官員們,很享受這種直給的感覺。
后來的事情我們也都熟悉了,在個人計算機和互聯網的不斷發展之下,電子郵件系統也不斷更新,并用于商用。

之后無論是短信、彩信時代,還是人人網、 Facebook 等的社交網絡時代,亦或是即時通訊和短視頻時代。
電子郵件這個老家伙也一直沒有被淘汰。
咋說呢,反正差評君的短信好像只剩下了收驗證碼的功能了,但電子郵箱這東西,還真找不到東西可以取代它。

在 2012 年,雷 · 湯姆林森也成功入選了互聯網名人堂,其中對他的評語是: “ 湯姆林森的電子郵件程序帶來了徹底的革命,從根本上改變人們的交流方式。 ”
在四年之后的 2016 年,被譽為 “ 電子郵件之父 ” 的雷 · 湯姆林森在美國逝世,享年 74 歲。

但就在全世界都在緬懷湯姆林森的離開時,一位名叫 Ayyadurai 的印度裔科學家卻不樂意了。
是的,他就是差評君在文章開頭提到另一位 “ 電子郵件之父 ” 。
在湯姆林森去世的第二天,不講武德的他就在推特上開懟。
滿口都是什么:我有 email 的版權,每個人都知道我是真正的電子郵件發明者,我是種族歧視的受害者之類的言論。。。

而且這位老哥還堅持, email 系統是自己在 14 歲讀高中的時候,也就是 1978 年發明的。
并且在 4 年后,他正式把他的系統命名為 “ EMAIL ” ,還在美國注冊了版權。。。
別的不說,就憑 14 歲寫程序這件事兒,差評君還是服氣的。

當然,這位印度裔老哥 “ 發明 ” 的 “ EMAIL ” ,其實只是名字剛好叫 “ EMAIL ” 罷了。
這和差評君寫一本書,把書名取做《 三國演義 》,然后碰瓷羅貫中,對外宣稱自己才是原作者是一個道理。
但就算羅老師同意我蹭熱度,六老師也應該不答應。

最作死的是,這位老哥還迷之自信,他高調地向博物館捐贈自己的源代碼。
結果也可想而知,經過博物館的認證,他的 “ EMAIL ” 程序雖然也不賴,但是并不能認定他是電子郵件的發明者。。。
而且在 1978 年, Ayyadurai 自稱原創的那些功能,早在麻省理工等等大學里用了好幾年了。
為此,美國國家博物館還發了公告,表示你的這些代碼確實很牛,但是自稱是 “ 電子郵件之父 ” ,你不夠資格。。。

當然,還是有一些媒體稀里糊涂地上了 Ayyadurai 的當。
像是時代周刊、華盛頓郵報之類的老牌媒體就被忽悠瘸了。

除此之外,他還把一些說他不是 “ 電子郵件 ” 之父的媒體告上了法庭,并且索取巨額賠償,結果也都是不了了之。
但有一說一,雖然他到處碰瓷,看起來是個神棍,然而他的學歷卻是相當的高,有著麻省理工學院的四個學位。
造化弄人的是,麻省理工也是雷 · 湯姆林森的母校。

最后,可能是狂出了天際,這位 Ayyadurai 老哥還涉足了政壇。
因為選擇站在川普這一邊,不知道是裝傻,還是真的傻,他認為居家隔離沒啥卵用,多吃點兒維生素片新冠就會好了。。。
最后在質疑拜登總統競選作弊中,被推特禁了言。。。

只想問這位老哥能不能做些正事,感覺他白瞎了自己的天賦。。。
而如今,差評君在谷歌上搜索 Ayyadural 的名字時。
搜索引擎這么評價這位老哥。
或許是還不愿認清現實,在他個人的網站上,在最顯眼的位置,卻依舊放著自己被稱為電子郵件發明者的雜志貼圖。

最后,差評君想說的是,相比于 Ayyadural 的堅持,雷 · 湯姆林森本人卻似乎淡然很多。
他這么評價自己: “ 能夠為人們創造出一種新的溝通方式,我感覺棒極了,這就是我最大的收獲 ” 。

“ 千萬別把這件事兒說出去,老板可沒讓我們弄這玩意兒! ” 在五十年前,一位名叫雷 · 湯姆林森的上班族,第一次向同事展示著自己的發明時悄悄地說到。
有趣的是,這個秘密,現在全世界都知道了。
圖片、資料來源:
1.顧紫翚,《 律師與黑客 》 #10 簡述電子郵件:從個人通訊方式到商業營銷手段
2.Wikipedia
3.煎蛋,自稱 “Email 之父 ” 的 Ayyadurai 博士是何許人也。
4.vashiva.com


原標題:《要不是這個電子郵件之父,嗯。。。你還是能用到電子郵件。》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