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985畢業在朋友圈賣房,有什么問題嗎?”
原創 小新同學 有間大學 收錄于話題#社會大學16個

賣房是不是真的這么賺錢?
打開朋友圈,昔日的985/211學霸們用一條條房產廣告頻頻刷屏,并在朋友圈喊話“買房找我”,宣告自己投身房地產行業時,你的心中總會冒出這樣的疑問。
當學霸下海房地產的人數還不算太多,你還以為對方誤入歧途:這是要去發傳單賣房嗎?
然而,當越來越多的人才涌入房地產的賽道,就像無數年輕人擠破頭了要進互聯網大廠,這個時候,難道你不會懷疑自己,是不是錯過了下一個改變人生的風口嗎?

“開竅的人,已經入局房地產”
“出來打工,不惦記錢,那我惦記什么?”
短短的一句話,點出了學霸們進軍房地產的原因,不就是因為房地產這個金主爸爸實在是太壕了嗎?
在一份網友收集的《2020屆地產校招薪酬報告》中,房地產到底有多壕,官方給出了答案。
報告將各大房地產公司的薪資分為高中低三個薪資檔,其中,最高檔年薪起步價為25萬左右,管培生們月薪過萬,不在話下。中檔的年薪為18萬~24萬,連最低檔都超過了年薪10萬的致富標準線。

網友收集的《2020屆地產校招薪酬報告》部分。
要知道,2020屆畢業生的平均薪資為5290元,和房地產的超高薪水相比,顯得過于扎心。
大佬們砸錢的決心,有目共睹,明月可鑒。
除了薪水之外,還有各種名目繁多的福利,房補餐補、安家費、一個季度或者半年的獎金分成、旅行基金、購房福利等等。
一套組合拳下來,砸得應聘者們心花怒放。
高薪資同樣意味著高學歷,行業內對高材生的偏愛太過明顯,在某個房地產龍頭企業的一項招聘計劃中,碩士學歷的占比就高達90%,還有房地產開發了專門面向博士生的招聘板塊。
在網絡上,類似“二本能不能進房地產”或者“某某房地產公司有學歷要求嗎?”的卑微詢問,更凸顯了房地產行業嚴苛的學歷要求。
世上工作千千萬,房地產行業堪稱將學歷變現發揮到極致的行業之一,一個出錢,一個使力,房地產公司和名校生的雙向奔赴,尤為動人。

愿意砸錢,就不怕招不來想賺錢的員工。/《賣房子的女人的逆襲》
“賣出了48萬的業績,傭金就拿了20萬”, 張永剛停頓了一下,“當時一看,怎么這么高呢?”這是張永剛的第一單業務,他拿到了接近20萬的中介傭金。
在經歷了漫長的零開單期后,這位北航的985高材生的名校學霸光環碎了一地,拉不來業務,連最基本的收入都成問題,此時,他亟需一個突破口來證明自己的能力。
這單48萬的業務來得實在太及時,無論是金額的數量還是時機,都給張永剛打了一針強心劑。
“同事和我說,你感覺到突然有錢的感覺了嗎?”就算回憶當時的情形,張永剛仍舊是一臉的甜蜜,嗓音還因為興奮有些許破音。
一單業務傭金甚至能趕上別人一年的年薪,這就更堅定了他留下來的決心。

“有的房地產人,提桶跑路了”
如今,在一線城市的房地產中介行業,像張永剛這樣的985/211高材生,肉眼可見地多了起來。
根據《2020中國房產經紀人發展報告》(以下簡稱《發展報告》),截至2020年,在北京、上海地區,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占比分別為49.57%和61.91%。

“高學歷”的光環,能給“賣房”帶來什么?/《安家》
曾幾何時,房產中介連體面的門檻都夠不上,有多少人要在這份職業前面加個“黑”字,以泄私憤。
如今,打開某些連鎖房地產中介的網站,其中不乏名牌高校學子的身影,這種高學歷學霸的配置,在很大程度上,滌蕩了消費者心中的黑中介認知。
入行十余年的韓健,畢業于中國農業大學,他毫不避諱地承認,自己入行就是奔著房地產的高收入來的。
每次接觸客戶時,他都會主動介紹自己“畢業于中國農業大學”,他的名校光環都能幫助他在第一時間,獲得顧客的信任。
畢竟,在大眾眼中,名牌大學的名頭多少可以為一個人的信譽品質打上一點包票。房地產大佬們對學歷的偏執,鄭克魯表示無法理解,“不論黑貓白貓,抓到老鼠的就是好貓”,職校出身的鄭克魯并不認為高學歷在房地產中介行業是必需品。

鄭克魯就是他口中的“好貓”,他的經歷,是一個傳統的成功學故事。
5年前,從職校畢業后,鄭克魯便進入了房地產行業,在職場上毫無學歷優勢的他不敢休息,賺到了超高的傭金也不放松自己,一路拼搏到現在。
鄭克魯說,他見過有同事賺到錢后,整個人徹底松弛,不拉業務、不帶看房,不去踩盤,坐吃山空后,已經完全支楞不起來了。
同事的教訓極大地驚醒著他,現在,98年出生的鄭克魯已經比同齡人提早過上了房車雙全的小康生活,剛供完一輛車,他就馬不停蹄地開始供樓了。
“剛入行的時候,我一個月能拿一萬左右,現在的話,一般能拿個兩萬?!?/p>
房地產行業“短期買房,長期走向人生巔峰”的傳說,在鄭克魯身上找到了答案,一個職校生,還是在房地產邊緣的中介討生活,沒有學歷,沒有人脈,照樣在房地產行業用雙手收獲名利。

進入房地產=暴富?二者當然不可能完全對等。/《安家》
然而,并不是每個人都像鄭克魯一樣幸運,當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匯入房產行業的隊伍中,沒有人能保證,他們中的每個人都能留下來。
即使咬牙留下來,他們也不知道在這個行業還值不值得自己留下來奮斗拼搏。于是,更多房地產人在進入之后選擇離開。
在某乎論壇上,隨便輸入排名前十的房地產公司,映入眼簾的是無數離職員工的勸退心聲,“加班強度大”、“官僚主義嚴重”、“壓榨員工”是大多數離職員工控訴上家的罪狀。
連房地產引以為壕的高薪水,也在一位位當事人的證詞中被啪啪打臉,原先保證的高薪被層層克扣,打到工資卡上的數字和敲定的薪資明顯貨不對板。
房地產打工人的不滿,似乎從未停止。

“對不起!我不下班”
在房地產行業,年輕人肝出一片天地,早就是業內潛規則。
畢業于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網友@加銀小羅呀在今年年初,進入了一家上海房地產公司,擔任地產設計管培生,月薪過萬。
加班頭禿,是房地產人的日常寫照,“今日加班不可,明日地位不穩”,她這樣總結行業內加班的超強可持續性。
呼吸可以停,項目不能停。“下班”從未出現在房地產人的字典里,就算身在家中,也要做好無縫對接工作的準備。

“今日加班不可,明日地位不穩”。/《安家》
有一次,她在家里加班到了凌晨1點,直到屏幕對面的對接人也熬不住,下線消失后,她才合上電腦睡覺,但是,這個時候,攤在電腦前的文件仍舊沒有處理完。
卑微如@加銀小羅呀,已經接受了高強度加班的節奏,欲拿高薪,必承其重——畢竟,這份工作的高薪的確給她的生活,帶來了物質上的提高。
比如,在通勤交通工具的選擇上,她直接跳過了公交車的選項,跳進了都市麗人青睞的出租車中。
她也衷心奉勸那些觀望入局房地產的朋友們,如果不能接受加班,最好就別眼饞房地產的高薪水。
在“房地產加班有多恐怖”的帖子下,有加班到胸悶,手術后插著管子寫提案的中年人,因為男朋友加班到不見蹤影,而爆發爭吵的情侶,有被壓榨到長白頭發的小萌新……
他們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房地產行業下討生活的普通人們——想要轉行離開的念頭,一直懸在他們心中。
《中國整體薪酬調研》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互聯網行業為員工主動提桶走人最多的行業,離職率為13.3%,房地產行業緊隨其后,為10.1%。

高強度的工作量,讓不少房地產人產生轉行離開的念頭。/《賣房子的女人的逆襲》
離開的人原以為會留下瀟灑的背影,沒想到兜兜轉轉,又回到房地產的圍城中。
在房地產開發公司工作了一年的網友@靜香小姐辭職了。房地產的行政工作枯燥繁瑣,每一天的工作在填表格、溝通領導、開發票、聯系商家之間消耗殆盡。
工作內容的邊界模糊而遙遠,在大多數情況下,她覺得自己就是一塊磚,哪有工作就往哪里搬。加班是常事,有時候碰上趕工期,停休都有可能。微信抖動的消息框也時時刻刻提醒著她,表格還沒填完,工作不可能停下。

提出離職后,@靜香小姐很快找到了下家,依舊是一家房地產公司,依舊是在案頭處理文件。
比上家有余的是,這家公司福利更好,離家近,朝九晚六,提供午餐。入職后,她比之前胖了5斤。
謾罵和祝福,勸退和入場,在社交論壇和現實世界中,交相輝映,這些聲音無法阻擋后來者的腳步,更無法給房地產的火爆一個確鑿的答案。
參考資料:
1、“985”畢業生為何要去賣房?,北京日報,2020-03-06
2、2020年百萬房地產地產經紀人生存報告,58同城,安居客,2020-05-29
3、985畢業生擋房產中介?高學歷如何賣房子?,第一財經,2020-12-09
4、《中間人生》,貝殼找房,2020-04-27
今日互動
你怎么看,
房地產這門行業?
撰稿 | 陳臻臻
原標題:《“985畢業在朋友圈賣房,有什么問題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