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豆瓣9.1,國產王牌節目又出神劇情
原創 魚叔 獨立魚電影
常言道,壞人不可怕,就怕壞人有文化。
最近一名犯罪分子,就因為太有才而一度登上熱搜。
他利用自己的才華,三度入獄,又兩度登上《今日說法》。
成為這檔老牌法制節目開播以來獨一無二的現象。

「二進宮」之后,網友對他更多是痛惜,而非譴責。
紛紛表示,他絕對是個人才中的人才。

魚叔看完他的故事,也是連連拍腿稱奇。
這真是連編劇都想不到的劇情!
今天就給大家說說,他的驚人案件。
《今日說法》
——《再次追捕隱形人》

從小看電視的觀眾,一定不會錯過這檔大名鼎鼎的法制節目。
豆瓣9.1分,對得起央視王牌的身份。

從早期的撒貝寧,到后來的李曉東,節目已經陪伴了我們22個春秋。
這么多年來,也貢獻了無數令人瞠目結舌的案件。

比如,很經典的一集《煙鎖殯儀館》。
講述了一個雇兇殺人,卻被行兇對象反殺,最后被后者利用殯儀館火葬毀尸滅跡的故事。
其懸疑+反轉程度,不比任何一部偵探小說差。

今天要講的,也是其中一期——《再次追捕「隱形人」》。
雖然沒有殺人命案,但離奇程度,絕對驚人。
話說一年前,2020年2月10日,元宵節剛過。
南京市公安局江寧分局接到一起報警。
一家民營公司賬戶上的1900萬巨款不翼而飛。

發現錢款丟失是在春節假期之后。
董事長孫建(化名)想要給湖北災區捐款10萬元。
可等他來到財務室,卻發現電腦出現了問題,公司網銀U盾也壞了。
眼看大事不妙,公司財務人員趕緊致電銀行詢問。
卻被告知,公司賬戶上的1900多萬元幾乎被掏空,只剩下了幾百元。
這筆錢,不僅包含供貨商的貨款和新項目的啟動資金,還有公司上下400多人的工資。
這一丟,對于公司簡直是滅頂之災。
從員工到老板,又是懵又是焦急。

該公款賬戶,需要集齊3個U盾才能進行轉賬。
能接觸全部3個U盾的人,只有公司財務總監索南一人。
而此時,索南的電話,卻遲遲聯系不上。

從銀行那里,警方了解更多的信息。
原來,在2020年除夕當天,該公司賬戶就發生了一大筆轉賬。
警方調查了公司外部的攝像頭,并詢問了值班保安。
發現,當天下午有且僅有一人進入過公司。
那就是索南。

索南成為重大嫌疑人。
在公司的配合下,警方進行了更深一步的調查。
發現這個索南的真實身份,簡直是疑點重重。
作為普通上班族,他具備極強的反偵查能力。

除夕當天到公司的時候,剛一進去就先奔到主控制室,關掉了公司內部所有的攝像頭。
然后,才進入自己的辦公室。
離開公司的時候,他還把自己的辦公室打掃得干干凈凈。
文件、公文包、水杯等等,全部清空,給警方提取指紋造成了極大困難。

索南的另一個疑點,在于身份造假。
警察上網核對了他的身份證和學歷證書,發現居然全是假的。
他竟然盜用了別人的身份證,并自行偽造了學歷證書,才進入這家公司。
而身份證的原主人,真正的索南,身在青海。

那么,這個假索南到底是誰呢?
正當警方一籌莫展之時,公司同事突然想起一件事。
在索南離開前幾天,他曾經幫同事修過椅子。
說不定,會留下印記。
果然,警方在同事的椅子上,終于提取到了一枚完整的指紋。

一核驗,才發現這個「索南」大有來頭。
他的真名,叫詹恩貴。
是個前科累累的盜竊犯。
2006年,他曾因盜竊同事60多萬,被判入獄5年。
2011年,出獄后的他在四川巴中一公司擔任出納,卷走公司賬上700多萬元,再次入獄5年。

令人驚訝的是,他竟然早就上過《今日說法》。
被曝光的正是2011年那次在四川巴中的作案過程。
他在擔任一家公司出納的時候,突然失蹤。
隨之消失的,還有公司銀行賬戶上的700多萬存款。
四川警方調取了銀行攝像頭,找到了詹恩貴取錢的畫面,確認他為重大嫌疑人。

追捕的過程并不容易。
詹恩貴潛逃時準備了多張身份證,每到一個地方,就換一個新身份。
經過1年半時間,警方才終于在山東青島追捕到他。
為此,《今日說法》還為他取名「隱形人」。
并以《追捕「隱形人」》為標題進行了報道。

沒想到,這個上過全國性法制節目的罪犯,出獄后竟然搖身一變,又在南京當上了財務總監。
而且,再次利用職務之便竊取大量公款。
在確定嫌疑人身份之后,警方立刻展開追蹤。
經調查發現,大年初一當天,詹恩貴利用一張假身份證,購買了一張通往深圳的火車票。

于是,南京警方組成6人小組,轉戰深圳。
發現詹恩貴將1900萬元分幾次轉到了幾個皮包公司的賬戶上。
并雇傭了兩個大學生幫他提現。
兩個大學生并不了解此次作案的過程,也不知道詹恩貴去了哪里。

最終,警方好不容易在廣州一家酒店里,找到了詹恩貴入住時的視頻。
發現他隨身攜帶著一個巨大的黑色行李箱。

就是這個行李箱,成了定位嫌疑人蹤跡的關鍵特征。
警方把相關照片發至全國警局協查。
并且根據《今日說法》以前節目的內容,對長沙、貴陽、重慶、青島等犯罪嫌疑人熟悉的城市重點關注。
不到3天,貴陽警方就發現了詹恩貴的蹤跡。
監控中,一個疑似詹恩貴的人拖著巨大行李箱,出現在貴陽火車站。

但是出站之后,他的身影再也沒有在全市監控中被發現。
南京警方緊急奔赴貴陽。
他們反復搜尋當地一切視頻監控,從中尋找嫌疑人的蛛絲馬跡。
終于,在一段長度僅為10秒鐘的過馬路視頻中,詹恩貴和他的大黑箱子再度現身!

這條線索的出現是突破性的。
警方立即根據視頻確定了詹恩貴的所在小區,又進一步通過排查鎖定了房間號。
不過,以防在開鎖的過程中打草驚蛇,他們沒有直接沖入房間,而是在小區附近蹲守。
果然,詹恩貴為了購買食物,自己走出了家門。
他還特意戴上了假發套,但是這根本毫無用處。
剛一出門,就被警察一舉抓獲。
至此,嫌疑人落網。

從報案到抓捕,時長不到10天。
所得贓款,全部退回原公司。
有趣的是,為了方便攜帶,詹恩貴把1900萬現金換成了美元、港幣等多種外幣。
在兌換回來后,因為匯率調整,原來的1900多萬變成了1960多萬元。
相當于,還幫公司賺了60萬元。

故事至此,并未結束。
詹恩貴身上,還有很多謎團尚未揭開。
謎團一,作為一個前科人員,他是如何進入這家公司任職的呢?
在前面我們已經說過,他借用了假的身份證和學位證書。
聲稱自己是中國人民大學本碩連讀畢業,在央企工作過8年,考過注冊會計師證書。

還聘請了演員扮演自己的母親和前上司。
求賢若渴的董事長,沒有做更深入的背調,也沒上學信網核查,就雇傭了他。
那么,他的真實學歷究竟如何呢?
其實,詹恩貴第一次上《今日說法》時,就被盤問過學歷。
那時他堅稱自己畢業于浙江大學,曾在黃岡中學就讀。

但是,這兩所學校都查無此人。
節目組人員還找到了他的父親。
父親說,詹恩貴告訴他自己上的是清華大學。
到底誰是對的呢?
最后,當地一名村干部揭開謎題:
詹恩貴啥大學也沒上,他初中畢業就輟學了。

而這,引出了謎團二。
前面提過,詹恩貴在南京公司擔任財務總監。
根據董事長的說法,他的業務能力非常出色。
財務知識水平極強,剛一入職就寫了厚厚一本財務管理體系設想,讓上司對他刮目相看。
他具備統籌能力,主持了兩個上億的大項目。

他還熟悉法律,親自幫公司打財務官司,省去了聘用律師的麻煩。

要不是這樣,公司也不會升職他做財務總監。
出事之前,他一直是公司里重點培養的對象。
可是,一個只有初中學歷的人,是如何做到這些的呢?
詹恩貴的回答,充滿了「凡爾賽」氣息。
他說,在服刑期間,只有一個愛好,就是天天沒事看書。

入獄前,他就開始自學財務知識。
看了很多注冊會計師考試的網課,還會經常聽名師講座。
工資的三分之一都被用來交學費,讀注冊會計師的考前輔導班。
入獄后,他學習的時間更多了。
因此,才掌握了那么多知識。

學位是虛的,但他的實力卻是真實的。
看到這里,連魚叔都自愧不如。
監獄里都能潛心學習,從初中學歷到自學注會,這聽起來簡直有點勵志。
講到這里,詹恩貴的人生,只剩下最后一塊拼圖。
也就是,謎團三。
干財務總監的時候,詹恩貴的年薪36萬。

這在南京生活,也不是個小數目了。
已經靠自己學識賺到這么多錢,他為什么還要鋌而走險呢?
一切,還要從他的第一份工作說起。
詹恩貴在干第一份工作時,因為只有初中學歷,經常在同事面前感到自卑。
盜走同事60多萬元,也是出于虛榮心。
可是自那以后,一步錯,步步錯。

因為已經是前科人員,他第一次出獄后找工作四處碰壁。
借了朋友的身份證,才成功入職。
但是,埋在心里的自卑再次激發了他對金錢的渴望。
在貪欲的誘惑下,他二度出手,卷走了700萬元。
「二進宮」之后,雖然他在獄中學習了豐富的財務知識,但是已經再無正常工作的可能。

實際上,他自己也知道這一點。
從一進公司開始,他就做好了隨時潛逃的準備。
8個月的工作時間里,他從不和同事一起出差。
也在公司團建中沒有留下任何合照。

甚至,為了不讓同事知道他的真實住址,每天坐地鐵半小時到市中心新街口讓同事接自己。
甚至早早地就聯系好了洗錢的犯罪嫌疑人。
并找了兩個大學生,利用對方的證件注冊了幾個皮包公司,以便日后轉賬。
詹恩貴的思維,不可謂不縝密。
無論是從自學成才的經歷,還是從長期謀劃犯罪的能力,他都可以稱得上一個有才之人。
但,如果一個人的動機錯誤,那么他有再多的才華,也終究是浪費。
甚至還會給社會帶來更為惡劣的危害。
最終,詹恩貴被判盜竊罪。
處有期徒刑十五年,并處罰金八十萬元。
在魚叔看來,他落得這樣一個下場,實在令人惋惜。

明明可以憑借真才實學好好工作,好好生活。
但卻一而再再而三地盜取巨款,以走捷徑。
其實,真正讓他一次又一次走錯的,是內心無法遏制的貪欲。
再聰明的人,也怕一個「貪」字。
人心不足蛇吞象。
做人,永遠不能太貪心。

全文完。
原標題:《豆瓣9.1,國產王牌節目又出神劇情》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