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奧斯卡點評之《父親》:真正值得你看的好電影
要說在第93屆奧斯卡提名名單里我最喜歡的電影,那無疑就是獲得了最佳影片、最佳男主女配、最佳改編劇本等6項提名的英國電影《父親》(又譯《困在時間里的父親》)了。它是真正值得你看的好電影。就像他曾經飾演過的食人惡魔漢尼拔一樣,《父親》中的安東尼(恰好和他的名字一樣)也一定會讓你久久難以忘記。

阿爾茲海默和撲朔迷離劇情的完美融合
大家都知道,阿爾茲海默病是一種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以記憶障礙、失語、失用、失認、視空間技能損害、執行功能障礙以及人格和行為改變等全面性癡呆表現為特征,又稱老年癡呆癥。
直到目前為止,阿爾茲海默病依然是無法治愈和逆轉的絕癥。
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劇,阿爾茲海默病人越來越多,造成的傷害越來越大。《父親》就是一部反映阿爾茲海默病患者痛苦生活的電影。
但是,《父親》并沒有著意渲染這種痛苦,而是巧妙地將阿爾茲海默病的失憶癥狀與戲劇的懸疑結構完美融合在一起,設身處地地讓我們體驗了一把阿爾茲海默病人噩夢般難以清醒的困惑、懷疑、委屈和無助。

安東尼和安妮是一對父女。因為父親患了嚴重的阿爾茲海默病,安妮只好把他接到自己家居住。為了父親,她離了婚。請來的護理員一個個被父親氣走。病情嚴重時,父親連她都認不出來。如今,她愛上了一個法國男友,不得不把父親送進養老院,然后遷居去巴黎。
這是一部家庭題材電影,但卻沒有拍成傷感的、苦情的作品,而借用阿爾茲海默病最突出的失憶癥狀,拍成了一部懸疑色彩十足的商業電影。
阿爾茲海默病人往往外觀上能夠生活自理,能夠與人交流,但卻瞬間失去記憶,忘了此前說過的話語。于是,父親安東尼總是認為住在自己的公寓里,總是認為已經失去的小女兒還在人世,總是認為護理員要偷他的東西,甚至總是認為大女兒安妮要把他送進養老院,搶奪他的公寓房產。
這種錯亂的、恍惚的精神狀態,恰恰形成了一種沉浸式的懸疑氛圍,促使我們在撲朔迷離中去猜測事情的真相。直到影片的最后,我們才看明白,原來所有這一切,都是老爺子安東尼腦子里困惑世界的反映。他根本就一直住在養老院里,自己的公寓,安妮的公寓,都是他意識里的臆想。于是,在猜疑解密的過程中,我們走進了阿爾茲海默病人安東尼的精神世界,對病人的痛苦感同身受。
這種從阿爾茲海默癥狀出發營造的懸疑結構,使影片《父親》具備了強烈的可看性,又順理成章地讓我們感受到病人的委屈和無助,體驗到阿爾茲海默病對人的嚴重傷害,實在是絕妙的一箭雙雕。

完美表演令我們看到殘酷現實
英國是一個有著優良戲劇傳統的國度。從莎士比亞到蕭伯納,英國從來不缺優秀的劇作家和舞臺劇演員。英國的倫敦西區與美國紐約的百老匯,并稱為全世界的兩大戲劇中心。
英國的電影演員,幾乎都出身于舞臺表演,包括主演了《父親》并獲得男主女配兩項提名的的安東尼·霍普金斯和奧利維婭·科爾曼。前者畢業于英國皇家戲劇藝術學院,后者畢業于布里斯托老維克戲劇學校。
所以,英國電影演員的表演能力往往強于美國電影演員。安東尼·霍普金斯和奧利維婭·科爾曼就是最好的明證。再加上本片改編自克里斯托弗·漢普頓的同名舞臺劇,本身就具有良好的戲劇基礎,為兩人的表演提供了足夠的舞臺。

安東尼·霍普金斯把阿爾茲海默病人演繹得簡直出神入化。他的聰明,他的固執,他的樂觀,他的堅毅,最后都無奈地被病魔所銷蝕。我們從他的眼神里,可以看出他的迷惑,他的恐懼,深深地感受到他的無助。所以,當他最后自言自語“安東尼,這名字不錯”時,當他在護士的懷里像一個嬰兒那樣哭泣時,我的眼眶也濕潤了。此時,銀幕人物安東尼和演員安東尼已經渾然一體,無法分開了。此時的表演,正如預告片里所說的,堪稱已經84歲高齡的安東尼·霍普金斯“職業生涯的巔峰級表演”。

奧利維婭·科爾曼則演活了一個忍辱負重的女兒形象。安妮的生活全部被父親搞砸,卻還要承擔父親的無盡抱怨。在忍耐了多年之后,她終于把父親送進養老院,去追求自己的生活。這樣的故事,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度,都在不斷發生。我們不能抱怨這樣的女兒。這是人世間一直就有的悲苦,誰都沒有責任。一旦輪到,只能坦然承受。
世事輪回,我們都將老去。如今,我也已六十有五。面對不可知的未來,唯有祈禱。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