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首次!75家烈士紀念設施一起祭掃革命先烈
今天清明節(4月4日),在龍華革命烈士紀念地主會場現場,惲代英的后人惲梅再次飽含深情地誦讀了這首詩篇。
上午9點30分,上海,包括龍華烈士陵園在內的全市75家烈士紀念設施,共同開展了“我們來看望您”緬懷先烈活動,一起向革命先烈致以敬意與哀思。這是上海首次舉辦75家烈士紀念設施聯合祭掃活動。

今日清明,龍華烈士陵園等全市75家烈士紀念設施共同開展“我們來看望您”緬懷先烈活動。除標注外,本文圖片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陳悅 圖
本次活動主會場在龍華革命烈士紀念地,在莊重而肅穆的緬懷曲聲中,100位祭掃人員手捧菊花從四面八方,朝著龍華革命烈士紀念地正中央——鋪有“100”字樣的紅色花海緩緩走去。

祭掃人員手捧菊花走向龍華革命烈士紀念地。
隨著100位祭掃人員將菊花嵌入紅色花海之中,禮兵點燃英雄圣火,全體人員肅立,向革命烈士三鞠躬。隨后,眾人齊聲誦讀龍華墻上英烈的名字,“羅亦農、楊殷、彭湃、陳延年……”,77個名字,77聲回響,表達著對英烈們最深切的追思

祭掃人員敬獻鮮花并鞠躬。

祭掃人員在龍華革命烈士紀念地肅立緬懷。

眾人齊聲誦讀龍華英烈的名字。

龍華墻上鐫刻著革命英烈們的名字。
活動現場,惲梅深情地誦讀了惲代英烈士寫的《獄中詩》。

惲代英的后人惲梅誦讀《獄中詩》。龍華烈士陵園 圖
“年年清明,我們家人都會來祭掃爺爺惲代英,祭掃千千萬萬和他一樣為了新中國獻出生命的烈士。”她在隨后的采訪中說,惲代英出生于書香世家,本不需要為了自己的溫飽而奮斗,他是為了自己的理想,為了中國的苦難大眾獻出生命。
惲梅鼓勵青年人學習老一輩的奉獻精神,雖然身處和平年代,但年輕一代仍需為祖國的富強貢獻力量,用實踐爭取提高中國的國際地位。
獻花的人群中不乏青年學生,來自上海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的初二學生呂佳泉就是其中一位。2018年起,她成為陵園內的志愿者,在紀念館做講解,對英烈故事稔熟于心。“革命英烈們對我的意義不僅是緬懷,他們還是激勵我前行的一座燈塔。每當我感到迷茫的時候,我會去想這些英烈的故事,這對我是一種激勵,讓我能繼續前行。”
活動最后,100名祭掃人員相繼前往烈士墓區。戴著白手套,手握白毛巾,他們俯下身子,認真細心地擦拭墓碑。每一次對英烈的緬懷,都是一次莊嚴的洗禮。來自社會各界的100名祭掃者們紛紛表示,不僅要記住這些英烈的姓名,還要學習英烈事跡、銘記英烈功勛、弘揚英烈精神。

祭掃人員擦拭墓碑。龍華烈士陵園 圖
與龍華革命烈士紀念地一樣,上海其他75個烈士紀念設施,也在同一時間開展了祭掃儀式。此次活動還以線上直播等方式,讓更多的觀眾通過網絡對英烈表達緬懷之情,感悟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歷史。
“直播祭掃方式讓觀眾通過網絡對英烈表達感念之情,也將線下瞻仰與線上祭掃相結合,利用新媒體、新技術講好紅色故事、黨史故事。”龍華烈士陵園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清明節聯動全市多家紀念設施舉辦“我們來看望您”祭掃活動,是為了紀念黨的百年華誕,繼續弘揚共產黨人用信仰堅守初心、用生命踐行使命的犧牲奮斗精神。同時,也是為了在上海繼續營造尊崇英雄、學習英烈紅色精神的良好氛圍。

祭掃人員在烈士墓區鞠躬并敬獻鮮花。
龍華革命烈士紀念地主要包括龍華革命烈士就義地和原國民黨淞滬警備司令部舊址。1927年至1937年,國民黨當局在此相繼關押近萬名革命志士,公開或秘密殺害近千名共產黨人,包括羅亦農、楊殷、彭湃、趙世炎、陳延年、陳喬年等一批黨的早期領導人以及“龍華二十四烈士”等。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