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國際大行虎視眈眈,中資券商誰能一戰?
近期各大上市券商紛紛披露年報,縱覽各家券商披露信息,包括中金、中信、海通、華泰等在內的頭部券商在年報中均重點提及國際化戰略。隨著中國資本市場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中資券商也將逐步站上國際化舞臺,并擁有更大的發展空間。面對更為廣闊的市場機遇,中資券商對自身國際化發展各有定位。
2020年,中國金融市場雙向開放的步伐進一步加快。自2020年4月1日中國證監會取消證券公司外資股比限制以來,高盛、摩根士丹利、瑞銀等國際頂尖投行紛紛拿下合資券商的控股權,并繼續謀求更高比例、甚至全資控股。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外資投行的加速入場將加劇鯰魚效應,增強證券行業的競爭,加速優勝劣汰。實際上,各家券商對行業人才、特別是高端人才的激烈競爭早已展開。
外資券商招兵買馬、虎視眈眈的同時,中資券商也在積極排兵布陣,主動出擊,以響應中國證監會在2019年底提出的關于做強做優做大打造航母級頭部券商的提案。為什么要打造航母級券商?這關系到中國能否在國際金融市場、資本市場樹立話語權、掌握定價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戰略部署,要實現這一部署需要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在全球范圍內進行有效的資源配置。但在當前的國際市場上,中國仍缺失金融話語權和定價權,中國金融機構在全球性的競爭力和影響力與我國的經濟地位嚴重不匹配。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最具發展潛力的經濟體之一,擁有全球第二大的股票和債券市場,中國既有條件、也迫切需要打造自己的國際一流投資銀行,提高參與全球經濟金融治理的能力,加快由經濟大國邁向經濟強國。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已有一批中資頭部券商揚帆出海。以其中極具國際化特色的中金公司為例,這家自帶“國際化”基因的國內一流券商已經建立起了覆蓋中國香港、紐約、倫敦、新加坡、舊金山、法蘭克福和東京七個金融中心的國際網絡,大多數投行和研究團隊成員同時具備境內外經驗,能夠實現境內外業務無縫銜接。歷史上,中金公司通過跨境資本市場服務,對國家探索國企體制機制改革和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做出了突出貢獻。發展至今,中金公司憑借比肩國際一流投行的專業能力,已經能夠在中資企業海外上市、跨境并購等項目上,擁有與國際大行不相上下的話語權與定價權。從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央企,到工行、農行、建行、中國人壽等大型金融機構,再到阿里巴巴、小米、網易等新經濟企業,中金公司以實際行動為中國企業和中國資金走向國際市場保駕護航,有力維護了中國利益。根據市場公開數據,2020年中金公司在中資企業全球股本融資排名第一,全球IPO承銷排名第二,在股權融資市場已經取得了全球領先的市場地位。更為期待的是,中金公司在2020年報中清晰地展現了未來進一步推進國際化的方向,表示將以東南亞地區為重點,大力拓展“一帶一路”網絡布局,推動研究、投行、投資業務協同發力。這一方向的確定,反映出中金公司在思考自身發展戰略的同時,始終緊密圍繞服務國家戰略的主線。與此同時,這一大局觀或能有效助力中資券商更高質量地實現跨越式。
正如中金公司年報中提到,中國資本市場改革開放與經濟轉型發展、居民資產配置拐點的共振將為中資國際投行的崛起提供肥沃的土壤。以中金公司為代表的一批中資券商,正斗志昂揚地駛向星辰大海。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