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鬼故事可怕的地方,才不是鬼故事本身
原創 栗子 果殼
你在樓上,聽到媽媽在廚房喊你。
剛要下樓,卻聽見媽媽在衣柜里小聲說:
別下去,我也聽到了。
讀到這里,你也許會有一絲情緒起伏。你的大腦很可能已經根據文字,替你生成了畫面:在一座兩層的房子里,你站在樓梯口,樓下是廚房,樓上有衣柜,柜門可能還打開了一條縫……
人類會對鬼故事產生恐懼,恐懼的一個主要來源,可能正是腦海里生動的圖畫。新南威爾士大學的一群科學家便這樣設想,一個人假如不能想象出圖畫,就很難遭受故事情節的沖擊了。
世界上也的確有這樣一群人,雖然能讀到一樣的劇情,大腦里卻不能生成相應的圖像。這種現象叫想象障礙(aphantasia),有時也稱作“視覺表象障礙”或者“心盲”。

圖丨Guardian
于是,科學家們請來了患有想象障礙的人,和沒有這種障礙的普通人一起接受恐怖故事挑戰。他們面對相同的故事,會有不同的反應嗎?
是別人的鬼故事,不是我的
當某個事物不在眼前,人的腦海里產生的那種事物的形象,叫視覺表象(visual imagery)。想象障礙者與普通人相比,少的就是它。

視覺表象丨AmyRightMeow
開頭提到的那場恐怖故事挑戰,一共有46人參加。其中22人是想象障礙者,另外24人擁有正常的視覺表象。
科學家把他們領進一間小黑屋安頓好,便關燈離去。然后,一些字句從人們眼前的大屏幕里慢慢浮現。故事開始的時候,總是一片祥和,比如:
你在靠近岸邊的海水里游泳,望向遠方,藍色的天,灰色的海……
但隨著幻燈片次第播放,舒緩的劇情緊張起來,令人不安的元素越來越多。
看去岸邊,那里有人朝你指指點點,有人盯著你看。
又望向海,遠處的浪里有什么黑色的東西閃過。
……
再看岸上,好多人的手都往你的方向指,人們看上去還很焦急。
再看向海,一片大大的魚鰭從水面切過來。
……
總之,一頓東張西望的結果,就是遇上鯊魚追擊,然后瘋狂逃命。除此之外,坐著坐著飛機突然搖搖欲墜,以及從懸崖跌落山谷等等,也都是科學家為了測試人們的恐懼而準備的劇本。

有鯊魚丨New York Daily News
每個故事,都被切割成50個碎片,每片3~7個單詞,一片一片逐漸展開在讀者眼前。
至于怎樣衡量人們閱讀時的恐懼程度,科學家在離開小黑屋前,給被試者的皮膚連上了一些電極,測量皮膚導電性,講得通俗一點,就是出汗。當人類產生強烈的情緒,如恐懼,出汗就會增多,令皮膚導電性增強。
在心理學研究當中,人們也常常用這樣的方法來觀察情緒變化。

給恐怖故事幻燈片做對照的基準是,無事發生的“relax and keep still”幻燈片;如皮膚導電性變化為零,代表看恐怖故事和看無事發生幻燈片時的導電性無異丨參考文獻1
結果顯示,在讀恐怖故事的時候,能夠把故事可視化的人們,皮膚導電性會迅速增強。劇情往前進展越多,人體給出的反應也越多。相比之下,不能把故事可視化的人們,就是想象障礙者,皮膚導電性的變化不太明顯。
也就是說,讀到同樣懸念迭生的故事,想象障礙者并沒有產生像普通人那樣激烈的情緒。
但如此便能說明,他們的情緒變化不明顯是“無法將故事可視化”造成的結果么?會不會這些想象障礙者原本就是膽子比較大的人,哪怕能夠可視化也不會被故事嚇到呢?
科學家又用圖片對兩組人做了測試。把一些帶有驚悚元素的圖像,比如蛇露出毒牙的照片,有人施暴的照片,以及尸體照片等等,直接擺在人們眼前。
此時,想象障礙者的皮膚導電性也產生了不小的變化,與普通人無明顯差異。

看圖時,想象障礙者與普通人的皮膚導電性變化相似丨參考文獻1
由此科學家們相信,這些想象障礙者的情緒反應并沒有全面減弱,他們不是總比普通人更難被嚇。只是在恐怖故事這一項任務里,由于很難把文字轉換成圖像,他們的反應才弱了一些。
研究團隊里的喬爾·皮爾森(Joel Pearson)教授說,人的大腦什么事情都可以想,但如果沒有視覺表象,腦海里不產生事物的畫面,有些想法就很難帶來情緒上的爆發。所以,視覺表象可以看作一種情緒放大器。
這項成果,本月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報告B》。經此一役,科學家們認為,視覺表象和情緒之間的聯系,可能比從前以為的要更緊密。
夢也是沒有畫面的夢?
關于想象障礙的描述,100多年前已經出現。
1880年,英國科學家弗朗西斯·高爾頓(Francis Galton)爵士發表過一個有意思的實驗。他找來100位成年人,讓大家描述自己吃早餐的桌子。高爾頓爵士問的信息包括,腦海里的畫面有多亮,有多清晰,顏色如何等等。
結果,居然有12人答不上來,他們從前以為“腦海里的畫面”只是種比喻,而不是字面意思。

這樣的發現令人驚奇,但自那以后的一個多世紀,都很少有人深入研究這個現象。
直到2005年,英國神經科學家亞當·塞曼(Adam Zeman)教授,遇到了一位讓他格外在意的患者。那是個退休的建筑測量師,塞曼教授叫他MX。MX一直相信,自己在腦海里描繪事物的天賦過人,能輕松回憶起測量過的建筑的種種細節,像看電影一樣。他也因此在工作當中如魚得水。
但在一次接受心臟手術后,MX發現那些“電影”畫面消失了,閉上眼睛只有黑暗,就算在夢里也一樣。65歲的他向塞曼教授求助。教授不光自己被這個案例吸引,還叫來卻其他神經科學家一起探討。
雖然沒找到治愈方法,但不妨礙科學家繼續研究這個現象。他們先給MX看一些人的照片,發現他的大腦活動和年齡相仿的建筑師們類似。
但當科學家在MX面前讀出一串名人的名字,讓他想象這些人的相貌時,便發現了差別。對照組建筑師們大腦里相對活躍的后皮質,在MX大腦里并不活躍;而MX大腦里也有一些區域比對照組更活躍。
這項2010年發表的研究,重新燃起了學界對想象障礙的興趣。另外,同年有位名記者寫文報道此事,隨后陸陸續續有數百人聯系到他,說自己也有同樣的癥狀。

記者卡爾·季默有名的文章丨Discover Magazine
其實,這并不是一種罕見現象。據估計,人群中有想象障礙的個體,大約在2%~5%。只不過,許多人可能沒有像MX那樣特殊的經歷,也很難意識到自己有想象障礙。
看到相關的報道或討論,大概是更多想象障礙者了解自己的主要機會。比如,Reddit論壇曾經流行的一張測試圖,就讓不少人找到了組織:

想象一個紅色五角星,你腦海里出現的畫面是哪個丨Reddit
而直到今天,人類對想象障礙依然知之甚少,科學家們也還在路上。
那么這一次,新南威爾士大學的科學家是怎么想到,鬼故事可能嚇不到想象障礙者?團隊說,最初產生這樣的實驗思路,是因為有許多想象障礙者都匯報過,讀小說時體驗不佳。
不過,團隊成員之一的皮爾森教授也謹慎發言:這項研究是基于平均數據,實驗結果不能說明,每位想象障礙者的閱讀體驗都是如此。且實驗是專注在恐懼這一種情緒上,并不代表其他情緒也受到類似的影響。
畢竟,各種情況都有可能存在。比如,MX在夢境里也沒有畫面感,但并不是所有想象障礙者的夢都失去了圖像,一些想象障礙者依然能在夢里享受鮮明的畫面。
參考文獻
[1] Wicken, M., Keogh, R., & Pearson, J. (2021). The critical role of mental imagery in human emotion: insights from fear-based imagery and aphantasia.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288(1946), 20210267.
[2] Wicken, M., Keogh, R., & Pearson, J. (2019). The critical role of mental imagery in human emotion: insights from Aphantasia. bioRxiv, 726844.
[3] I ain’t afraid of no ghosts: people with mind-blindness not so easily spooked. (2021, March 11). UNSW Newsroom. https://newsroom.unsw.edu.au/news/science-tech/i-aint-afraid-no-ghosts-people-mind-blindness-not-so-easily-spooked
[4] Clemens, A. (2018, August 1). When the Mind’s Eye Is Blind. Scientific American. 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when-the-minds-eye-is-blind1/
[5] Zimmer, C. (2019, October 21). The Brain: Look Deep Into the Mind’s Eye. Discover Magazine. https://www.discovermagazine.com/mind/the-brain-look-deep-into-the-minds-eye
[6] Zeman, A. Z., Della Sala, S., Torrens, L. A., Gountouna, V. E., McGonigle, D. J., & Logie, R. H. (2010). Loss of imagery phenomenology with intact visuo-spatial task performance: A case of ‘blind imagination’. Neuropsychologia, 48(1), 145-155.
[7] Puang, S. (2020, July 15). Living With Aphantasia, the Inability to Make Mental Images. The New York Times. https://www.nytimes.com/2020/07/15/well/mind/aphantasia-mental-images.html
作者:栗子
原標題:《鬼故事可怕的地方,才不是鬼故事本身》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