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恒天然中國餐飲服務布局三四線城市,預計今年保持雙位數增長
恒天然大中華區預計2021年餐飲業務將以雙位數速度繼續增長。
“中國經濟情況向好,疫情控制得非常好,對恒天然來講已恢復了一個正常的商業環境。消費者信心不斷增加,消費能力也在加強,對乳制品的關注也提高了,” 3月29日,恒天然大中華區CEO周德漢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另一方面,恒天然一直在持續提高全國覆蓋率,餐飲服務已進入372個城市。”
近日,恒天然公布了2021財年上半年(2020年8月1日——2021年1月31日)業績,集團調整后稅后利潤4.18億新西蘭元,增長43%,其中大中華區調整后息稅前利潤3.39億新西蘭元,增長38%。
“我們表現最突出的仍然是大中華區。他們實現了調整后息稅前利潤同比增長38%的優異成績,達到3.39億新西蘭元,這充分體現了我們在該地區餐飲業務的實力、消費品牌業務表現進一步提高及中國在后疫情時期展現出的強勁經濟復蘇。”在財報發布后,恒天然首席執行官Miles Hurrell表示。
分析大中華區利潤增長的主要因素,周德漢將其中一個原因歸于餐飲服務在下沉市場覆蓋。
據介紹,在恒天然中國的四大業務板塊(原料、餐飲服務、消費品牌、戰略客戶)中,餐飲服務已經成為最快增長的業務板塊之一。
恒天然在大中華區餐飲業務的增長背后,是國內餐飲業務的持續復蘇。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1年1至2月份,全國餐飲收入7085億元,同比增長68.9%;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收入1459億元,同比增長61.8%,已接近于2019年1-2月水平。
恒天然大中華區餐飲服務業務副總裁戴俊琦表示,盡管受到疫情管控對供應鏈的部分影響,餐飲服務的業績在上半財年創下新高。
2021上半年財報顯示,恒天然大中華區餐飲服務息稅前利潤(EBIT)同比大漲63.7%,烘焙、餐食、飲品等渠道對奶油、奶酪等產品的需求不斷增長。在上半財年,恒天然的餐飲服務業務又新增22個城市,已觸達372個中國城市,服務超過7.8萬個餐飲網點。
戴俊琦介紹,新增的22個城市均為三、四線市場。
“很多人認為下沉市場沒有冷鏈運輸的能力,其實不是,我們可按到很多三四線縣城的客戶在做烘焙、做奶茶,他們和一二線城市一樣已經有了很好的冷鏈條件,” 戴俊琦介紹,“相比一二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的需求差異,我認為在中國南北需求的差異更大,華東、華南市場對乳脂的用量更高,對乳品的消費量會超過西北和東北市場。”
對于2021全年的業績預期,戴俊琦表示餐飲業務預計能繼續以雙位數速度增長。
此外,恒天然大中華區宣布將在武漢設立第五座產品應用中心。恒天然目前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設立有應用中心,其重要功能是通過與當地客戶面對面的溝通,幫助客戶更好地了解來自新西蘭的乳品原料的特點、產品屬性及其在餐飲鄰域的應用方案。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