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水果發霉,好的那部分還能吃嗎?這8個節儉行為暗藏殺機
原創 騰訊醫典 騰訊醫典
都說勤儉節約是美德,但是在吃飯這件事上,太節約不見得是好事,輕則生病,重則可能喪命!
下面8件事,千萬別干!

很多人覺得:剩下的地方又沒有長霉,怎么就不能吃了?
我們可以看到長霉的部分,其實是霉菌菌絲完全發展成型的部分;肉眼看不到的其他部分,也可能已經有霉菌的存在,吃進去可能中毒呀!
比如,青霉屬、曲霉屬、絲衣霉屬等真菌,會代謝出展青霉素,展青霉素完全可以滲透到腐爛部位附近2厘米左右的健康組織中,也就是說,看起來新鮮的那部分,已經被污染了。
展青霉素會影響生育和免疫力,也是一種神經毒素[1]。
比起食物壞了糾結吃不吃,不如記得在它好的時候吃掉!

(來源:soogif)

蔬果沒有壞,只是不新鮮了,還便宜,怎么就不讓吃了?
從新鮮到不新鮮,果蔬到底經歷了什么?
以維生素C為例,蔬菜收獲后,儲藏時間越長,損失越多。番茄室溫下儲存6天后,維生素C的損失高達70%[2]。
另外,番茄紅素、類胡蘿卜素、花青素等很多有用的營養物質也會損失[3]。
不新鮮的果蔬中,有毒物質(比如亞硝酸鹽)可能也大大增加。有研究表明,蔬菜在室溫下儲藏3天左右,其中的亞硝酸鹽含量達到高峰[4],尤其葉菜更明顯。亞硝酸鹽進入體內會和胃內的蛋白分解物結合,形成致癌物亞硝胺[5]。
買果蔬就是為了食物里的營養素,結果買回來一堆營養大打折扣的菜,省了錢也沒什么意義了。

(來源:soogif)

雖然說浪費可恥,但換一個角度想,因為怕浪費吃得特別撐,不僅不好受,還給身體特別大的負擔,腸胃要加班加點地配合工作,多吃的也會被轉化為身上的肥肉。
為了收桌子上的“福根兒”,把自己吃成了一個胖子,各種慢性病也容易找上門來,何必呢?
真正不浪費的方法,應該是少點菜、少做菜!省錢又健康!
如果實在不小心做多了,可以在大家下筷子撥拉之前盛出來放冰箱,比讓家人或自己當“泔水桶”明智得多。

(來源:soogif)

吃不完的食物,放在冰箱里留到下一頓再吃掉,減少浪費沒毛病。
但切忌放置太久,冷藏并不能讓細菌的繁殖就此打住,有些細菌依然很猖狂。
2019年曾經有這樣的新聞,杭州一位孕中期的準媽媽,因為喝了冰箱久放的剩牛奶,不幸胎死腹中。經病理檢查分析,其背后真兇是李斯特菌。

(來源:網絡)
流產事件并非偶然,美國報告,最多的一年約有1850人死于李斯特菌引發的嚴重疾病,其中400多人是孕婦和新生兒[6]。
冰箱里也不僅有李斯特菌,還是沙門氏菌、耶爾森氏菌、志賀氏菌的大本營。
冰箱不是保險箱,不要放太久,也不要放太滿。各種食物儲藏時間表,請收下[7-9]:


看似是一個一舉多得的好法子,但危險已經在靠近。
油炸過程中,油脂會在高溫條件下發生各種各樣的化學變化。
油炸之后,油的粘度會變大,煙點降低,起泡多了,口感自然變差;營養價值也在貶值,維生素E和不飽和脂肪酸少了,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氧化聚合產物、揮發性毒物都多了[10]。
我們用這樣的油炒菜,顯然會對身體帶來傷害。
西班牙的一項研究,對家庭中常用的炸鍋油進行了測定,結果發現,反復加熱的油會增加人們患高血壓的風險,且油脂劣變的程度越高,家庭成員患高血壓的風險也越大[11]。
油炸的食物本就該少做,炸過的油也痛快地倒掉吧!

(來源:soogif)

清粥咸菜,肚子是能填飽,但是營養容易缺乏。白粥以精制碳水化合物為主,咸菜基本沒有什么營養,還會造成鹽攝入量超標。這樣吃容易使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等營養物質統統不足。
長期下去,身體健康可能會被摧毀。
2019年著名醫學期刊《柳葉刀》上曾有一篇重磅研究,在全球195個國家和地區,對因飲食結構造成的死亡率做了系統分析后發現,20%的世界人民死于“吃錯飯”,飲食殺手的前三名分別是:鈉(鹽)超標、全谷類攝入不足、水果沒吃夠[12]。
均衡的飲食結構是怎樣的呢?《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給的建議是,每天不重復的食物種類達到12種以上,每周達到25種以上,烹調油和調味品不計算在內[13]。


“外焦里嫩”是很多人追求的境界,但是從食品安全的角度,燒焦的部分真不健康。
一般來說,凡是存在糖和蛋白質成分的食物:
只要烹調溫度超過120攝氏度,就可以產生丙烯酰胺類物質(2A類致癌物);
到了200攝氏度,含蛋白質的食物就會加倍產生雜環胺類致癌物;
如果繼續升高溫度,含有脂肪的食物還會產生苯并芘(1類致癌物)等多環芳烴類物質[10]。
不僅僅是燒烤、油炸食物,家常炒菜更要避免燒焦。最好多用蒸、煮、燉等少油低溫的方式烹調。

(來源:soogif)

俗語說“湯泡飯,嚼不爛”,吃湯泡飯時,通常沒有經過充分的咀嚼就下咽,食物直接從口腔進入胃中,可想而知一定會增加胃的負擔。
由于吃得較快,大腦來不及發送“吃飽”的信號,我們不知不覺就吃多了,也會誘發肥胖。
再說營養方面,剩下的湯湯水水里通常含有較高的油脂、鹽分、嘌呤等,也會增加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等疾病的患病風險。患有這些疾病的尤其不要吃。
生活已經這么難了,能對自己好點就好點吧!
特約作者:劉晨 | 注冊營養師
審稿專家:李園園 | 注冊營養師
參考文獻
[1]聶繼云.果品及其制品展青霉素污染的發生、防控與檢測[J].中國農業科學,2017,50(18):3591-3607.
[2]劉振鋒,程惠貞,陳進.不同條件保存和烹飪對維生素C含量的影響[J].教學儀器與實驗,2012,28(10):30-32.
[3]王萌蕾,陳復生,楊宏順,陳亞敏,李蒙.加工和貯藏對果蔬營養成分變化及抗氧化活性影響的研究進展[J].現代食品科技,2013,29(03):692-697.
[4]王煥英.蔬菜中硝酸鹽含量的測定及變化規律[J].安徽化工,2020,46(03):116-118+122.
[5]崔娟, 郭曉敏, 包鶴齡,等. N-亞硝胺與消化道惡性腫瘤發生風險的關系:基于隊列研究的Meta分析[J]. 中華流行病學雜志, 2016.
[6]田霞, 李遠釗, 張培正. 李斯特菌的污染現狀及控制措施[J]. 肉類研究, 2005, 000(007):39-42.
[7]Foodsafety.gov. Cold Food Storage Chart.https://www.foodsafety.gov/food-safety-charts/cold-food-storage-charts
[8]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Refrigeration and Food Safety.https://www.fsis.usda.gov/wps/portal/fsis/topics/food-safety-education/get-answers/food-safety-fact-sheets/safe-food-handling/refrigeration-and-food-safety/ct_index
[9]myfearlesskitchen.https://www.myfearlesskitchen.com/how-long-to-store-food-in-refrigerator/
[10]孫長顥. 營養與食品衛生學[M].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5
[11]Federico S , Rojo-Martínez Gemma, Carmen D M , et al. Hypertension is related to the degradation of dietary frying oils[J]. Am.j.clin.nutr(6):1092-1097.
[12]GBD 2017 Diet Collaborators, Health effects of dietary risks in 195 countries, 1990–2017: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7. http://dx.doi.org/10.1016/ S0140-6736(19)30041-8
[13]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M].人民衛生出版社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