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塔羅占卜確實有用,但不在于那個“答案”
原創 心理中心 華東師大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
本文共4186字,建議閱讀時間12分鐘


@Nicholas Verrall
作者/ 山茶
文編/ 也就不用講
美編/ 沈星雨
■■■
“眼看周圍人接連考證、出分、升職,我會不會太悠哉了啊?”
“我這段時間過得渾渾噩噩,各方面都沒有起色,這個狀態什么時候才能有所改變?”
也許你也正有上述的困惑,秒針轉動的機械聲仿佛就在耳畔,而得不到答案的你深陷焦慮。想象一下此刻你抬起頭,發現自己正站在一個頗具異域色彩的店鋪前,一塊牌子上寫著“預測運勢:學業、感情與事業”,桌面上則陳列著整整齊齊的卡牌。
你很快反應過來,這是最近在年輕人之間十分流行的塔羅占卜。不僅如此,其他的占卜術如五行八字、星座星盤等等似乎也頗受歡迎,總能在朋友圈里看到其他人測算的結果。“也許塔羅占卜真能給我一個答案,令我擺脫這糟糕的焦慮情緒。”你心動地想著,便上前轉動了門把手…

@Nicholas Verrall
等等!本文作者并不是J.K.羅琳筆下抱著水晶球喃喃自語的特里勞妮教授,正在試圖打開屏幕前的你的天眼。本文將向你講述一個有趣的結論:在一定條件下,求助于占卜術確實可以解救深受時間焦慮折磨的你于水火之中,這背后蘊含著一個關于時間的心理機制。
通過介紹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與約翰·博伊德(John Boyd)的時間心理學,本文希望帶你洞察自身與時間的關系,進而打開一個窗口,讓你學習獲得一種更加平衡的生活方式。
1
01
1
“時間”比你想象的還要重要
身處愈發加快的生活節奏之中,“時間就是金錢”這句老生常談的話也很難再刺激到擅長拖延的我們。但事實上,“時間”這個看似普通的概念可能比你想象的還重要。
津巴多的經典作品《時間的悖論》中,講述了一個名為“善良的撒馬利亞人”的心理實驗,用以說明時間的重要性。實驗中,有一群學生正準備參加一個關于積極行善的講座,研究人員事先向學生施加了不同的時間壓力:遲到組學生被告知自己已經遲到,最好馬上趕到會堂去,而準時組學生則被告知還有很多時間,但最好馬上出發。而從準備室到演講會堂的路上,每一個同學都會遇到一個倒在走廊地上咳嗽、看起來需要幫助的人(由研究人員事先安排好的)。那么,這些同學會做何選擇呢?
結果非常出人意料:盡管大家看到了那個需要幫助的人,90%的遲到組學生并未停下來施以援手。而準時組的學生大部分都提供了幫助。兩組學生在助人行為上呈現出巨大差異的背后,僅僅是時間因素的一個細微改動。研究者指出,處于“遲到”壓力之下的學生所采取的是未來導向的視角,他們更傾向于避免遲到。盡管現實世界更加復雜,這項實驗向我們展現了時間對行為難以忽視的作用。

@Nicholas Verrall
不僅如此,我們也依賴時間來對自己的生活進行區分。回想一下你是如何劃分自己的人生經歷的:或許你腦內出現的是一個個重復出現的周期,如年份、四季和節日;又或許你會不自覺地突出那些單個的重要事件,比如高考、事故或者某人的離世等等。不同的時間視角影響著我們對過去的感知、對當下的體驗以及對未來的期望,無論你奉行“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態度,還是堅信“凡是過往,皆為序章”,其背后都反映了你的時間觀。
對占卜的需求正體現了某一特定時間觀對我們的生活和精神狀態的影響。當我們像本文開頭所寫的那樣,糾結于自己何時才能出人頭地、當下的糟糕狀態是否能夠改變時,事實上是一種名為“時間焦慮”的東西在困擾著我們。在社會的不確定性增加的背景下,人們不再只是單純地擔心時間的流逝,而是擔心自己在“規定”的時間內,無法達成某個目標,這就形成了一種令人焦慮的精神壓力(陳昌凱,2016)。
1
02
1
你可以選擇自己的時間視角
時間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如此關鍵的角色,但好消息是,我們面對時間并非全然是被動消極的,你可以選擇自己的時間視角。
這是因為,時間本身就是被建構起來的概念,每個人關于時間的看法都是在后天習得的。舉個日常的例子:“早八”被大學生賦予了特殊的意義,它不是普通的“8:00 a.m.”,而意味著艱難的起床、可能的遲到和(更糟糕的情況下)突如其來的點名。因此,“早八”這個時間點往往是與“前一天晚上最好不要熬夜”這樣的認知等同起來的。而對于另一些人來說,“早八”就只是早上八點,它僅僅是電子鐘跳到“8:00”的那個時刻而已。

@Nicholas Verrall
除此之外,時間受限于人們的主觀心理過程,當我們采納不同的情境和參照系時,我們對時間的感知也不同。當你認為距離交稿“似乎還有好一陣子”時,當下的你可能會心安理得地繼續追劇;但當你發現DDL離此時此刻“僅剩7天5小時24分零10秒”時,你就會感到心驚肉跳。這不僅僅是表述上的詭計,而且也體現出兩種不同的時間視角;時間觀則會進一步影響你的情緒(平靜還是焦慮)和行為(繼續追劇還是立刻寫稿)。
(關于人們對時間快慢的感知,詳見https://mp.weixin.qq.com/s/MI5--_EaZSQ3C4yJxN9vSw)
時間在心理上的相對性同時也向我們表明,擁有平衡的時間觀具有重要的意義。這就是說,你能夠根據當前情景的需要,靈活地轉換以過去、當下或者未來為導向的時間觀,從而做出最優的選擇。
例如,當你的期末作業即將在三天后截止時,意識到自己需要在接下來有限的清醒時間內完成文章收尾、字句檢查和格式調整等一系列工作,比告訴自己“今晚有時間看部電影”更加明智,因為后一種以當下為導向的時間觀可能會令你錯過作業遞交的時間。同理,若你滿心想著一周后要公布的成績,不能自拔地復盤已經結束的考試中的點點滴滴,惴惴不安的情緒也會使你難以盡情享受當下與朋友玩樂的時光。總而言之,轉換時間視角的能力關系到我們對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掌控。

@Nicholas Verrall
那么,占卜術與我們轉換時間視角的能力是如何聯系起來的呢?你可能已經意識到,這與占卜術預測你將在48小時之內邂逅真愛,還是會在下一次工作調動中迎來挑戰,并無直接關系。當然,在某些情況下,人們需要占卜師的情感共鳴來確認自己心中的那個答案、進一步合理化自己的選擇,但這并非我們的討論重點。至于具體某種占卜術的“真假”,就更不在本文的關注范圍之內了。
占卜術緩解時間焦慮的奧秘在于,它們在有意或無意中,對我們一些陳舊而無效的時間態度的顛覆。一項研究通過運用人類學田野研究的方法,包括參與式觀察和深度訪談等,發現占卜術能夠在以下兩種情況中緩解個體的時間焦慮(邢婷婷,2019):一種是重視個體體驗、給予個體希望;另一種則是通過占卜術背后的知識體系,幫助個體轉換時間視角,從線性進步觀和時間效率化當中跳脫出來。
后者與我們之前討論的時間心理學息息相關。研究者指出,中國傳統的五行八字所蘊含的相生相克的轉化規律,能夠幫助人們轉換一種循環的時間觀,而避免毫無節制地一味追求進步再進步;西方現代占星術蘊含的長時段視角,也可以幫助人們擺脫對一城一池的得失的糾結,將目光放到更長的時段中,接受暫時的失意。

@Nicholas Verrall
反之,如果占卜術未能打破特定時間觀帶給個體的壓力約束,其緩解時間焦慮的作用就被大大削弱了。想象一下那些無視占卜術背后的知識體系,一心希望占卜師告訴自己何時可以大富大貴的人,對于他們來說,這一原理當然無法起到任何的作用,因為他們依然受困于過度關注未來的時間觀。
1
03
1
過去、當下和未來的時間觀
前文我們已經用到了“時間觀”這個詞,津巴多與博伊德認為,時間觀是我們每一個人各自持有的對待時間和過程的個人態度。津巴多及其團隊在1997年和1999年分別發表了津巴多時間觀念量表(Zimbardo Time Perspective Inventory, ZTPI)和超未來時間觀念量表(Transcendental-future Time Perspective Inventory, TFTPI),記錄了6種時間觀的維度。需要注意的是,這六種維度組成一個從低到高的連續體。在現實世界中,每個人都有6個時間觀維度,只不過其中一兩種會比較突出。

@Nicholas Verrall
l 關注過去的消極時間觀和關注過去的積極時間觀
這兩種關于過去的時間觀并不是過去發生的好事壞事的準確記錄,關鍵在于人們是用積極還是消極的態度看待自己的經歷:簡單來說,前者傾向于回憶那些美好的事情,后者則執著于過去的困難和低谷。這會進一步影響他們當下的想法、感覺和行為。
l 關注當下的宿命主義時間觀
在這一觀念下,人們傾向于相信自己的人生由命運控制,“該發生的事情總會發生”,任何當下的行為對他們的未來都無法產生實質性的影響,因此一切都無所謂。這往往會造成一種自我效能感的缺失,因為任何事情都是“命中注定”的。
注:自我效能感是指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為所進行的推測與判斷。
l 關注當下的享樂主義時間觀
秉持這一時間觀的人,行事通常以自己當下的感覺為導向,他們熱愛冒險、做事沖動,不太在意自己的健康及其他長遠的事情。即便明天一早有面試,今天晚上依然能悠然自得地通宵看小說,這大概率就是一種以關注當下的享樂主義時間觀為導向的選擇。
l 關注未來的時間觀
這類觀念促使人們設立目標、制定計劃,他們會認真考慮自己當下的行為對未來的后果,勤勤懇懇地為更加美好的未來付出努力。他們堅信未來是光明的,只要當下的自己愿意為之忍受暫時的煎熬,一定能夠實現自己的目標。
l 超未來的時間觀
持有這類時間觀的人們相信“死亡只是新的開始”、“只有我的肉體會最終消亡”這樣的觀點,他們通常能控制住自己的沖動,做事也會考慮后果。

@Nicholas Verrall
津巴多認為,最佳的時間觀是:強烈的積極懷舊時間觀、適度的未來時間觀、適度的當下享樂主義時間觀、較弱的消極懷舊時間觀,與較弱的當下宿命主義時間觀。這樣的組合既讓你擁有生活的底氣,也有利于你享受當下,并對未來充滿希望。
測測你的時間觀:(附量表網址 www.thetimeparadox.com)
讀到這里,想必你已經掌握了占卜生意紅火的秘訣。又或許,你會發現,重要的并不是占卜術,也不是其他任何的工具、話術,而是由你自己通過維持平衡的時間觀,根據不同的情境轉換時間視角,進而獲得一種健康、積極的生活方式。
當你意識到自己目前的生活狀態不夠樂觀時,你可能需要反思的是,當下的我突出了哪一種時間觀?是過去的失敗經歷始終揮之不去,還是太過糾結于未來的不確定性?這些時間觀如何與我面對的實際情況相沖突?以及,我應采取哪種全新的時間視角?對自身與時間的關系的探索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它可能顯得緩慢甚至毫無成效,但你會驚喜地發現,每當你對自己的時間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你都獲得了對生活更多的掌控感。
■■■
參考文獻:
陳昌凱,2016,《時間焦慮:急速社會變遷下的青年人》,《南京社會科學》第2期。
(美)菲利普·津巴多、(美)約翰·博伊德著,張迪衡譯,2018,《時間的悖論》,北京:中信出版社。
邢婷婷,2019,《占卜術與時間焦慮——當代青年的自然節律時間與社會時間之間的張力》,《中國青年研究》第1期。

小 丘 說
如果越來越快的生活節奏讓你感到不舒服和壓力,不如嘗試丟掉一些對未來的期待,去體驗當下的美好。
原標題:《塔羅占卜確實有用! 但不在于那個“答案”》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