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來論|“求真”、“務實”的環境監測出路在哪里?
環境監測工作是環境保護的基礎,是各級政府強化環境管理,發揮協調、監督和服務職能的重要手段,也是評價區域環境質量、摸清環境底數、為環境管理提供決策的重要依據,因此監測數據必須真實、可靠。
2017年9月21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在印發的《關于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的意見》中提出,“到2020年,通過深化改革,全面建立環境監測數據質量保障責任體系,健全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制度,建立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防范和懲治機制,確保環境監測機構和人員獨立公正開展工作,確保環境監測數據全面、準確、客觀、真實?!?/p>
隨著在線監測數據越來越多的應用于排污收費、污染罰款,打擊監測數據造假已成當務之急。
環境在線數據合格率低的問題普遍存在
3月25日,河北省生態環境廳通報稱,生態環境部檢查唐山市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落實情況時發現,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唐山曉天環??萍加邢薰?、唐山市綠創節能環保設備有限公司伙同排污企業進行在線監測數據造假。目前,相關涉案人員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偵辦中。
河北省生態環境廳在通報時表示,要以這次案件為警醒,深挖本地在線監控工作問題和根源,切實采取有效措施,加強運維單位監管力度,確保在線監測數據真實、準確。
河北省生態環境廳通報的在線數據造假案件,涉案的有中國分析儀器行業和環保監測儀器行業龍頭企業,這讓人不禁擔憂,監測數據造假是單一、偶發的,還是冰山剛剛顯露出一角?
2018年,生態環境部曾組織對長三角地區廢水和汾渭平原廢氣開展了排污單位自行監測質量專項檢查、抽測和比對監測。共對254家企業廢水自動監測設備開展比對監測,132家企業比對不合格;共對136套自動監測設備開展質控樣考核和手工比對,其中106套自動監測設備綜合評價不合格。
2019年,生態環境部組織對珠三角地區和渤海地區開展了排污單位自行監測質量專項檢查、抽測和比對監測。共對229家企業自動監測設備開展比對監測,159家企業比對不合格。
綜合以上兩年比對結果,在線設備數據不合格率高達65.2%。這兩次行動佐證了在線數據合格率低的問題在全國普遍存在。
在線質控在打擊數據造假方面大有可為
環境保護管理工作的現狀,是有成熟的系統集成和第三方運維的體系,但仍缺少行之有效的、真正掌握在環境管理工作者手中的“工具”。監測站的工作人員陷入大量的重復比對工作中,但手工實驗仍不能滿足比對工作的加密需要。手工質控對在線數據進行精準復核,其采樣方法和檢測方法帶來的頻次低、覆蓋范圍小、響應慢和成本高的問題難以解決。如果能將手工質控也做到實時在線,必然會對在線監測數據的質量控制帶來重大變革,在這樣的背景下,在線質控系統應運而生。
在線質控技術是將已知濃度的標準物質輸入在線監測儀器的全流程管路,對比在線監測儀器的讀數與已知濃度的一致性,從而判斷在線監測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不同于在線監測儀器自身的校準和標樣核查,在線質控是獨立于在線監測系統之外的外部質控手段,可以根據監管需求設置質控時間和質控濃度,也可以使用智能質控,即自動選擇適合現場工況條件的、隨機時間、隨機濃度的標準物質進行質控核查。
正是因為做到了外部質控和“雙隨機”,排污企業才能夠被震懾,盡職盡責維護監測和治理設施的正常運轉,保證設備的準確性,把在線數據抓準抓緊。
在線質控系統是在線監測的診斷系統,可以實現對在線監測系統從管路采樣環節、儀器測試環節到數據傳輸環節的全過程診斷,檢查在線監測系統是否正常工作,判定在線監測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在線質控系統相當于設立24小時駐廠“督察員”,通過“雙隨機”技術對在線監測實現高頻次、有效的實時監管。
目前,在線質控系統已經成熟并做到系統化應用,河北、山西、山東、天津、江蘇、浙江等多個省市近千臺套“駐場督察電子眼”戍衛在線監測數據安全。邢臺、滄州等多地典型案例顯示,通過對在線監測系統進行在線質控監管,可以倒逼不合格企業進行整改,將污染排放總量真正降下來,使當地環境質量得到切實改善。
(作者系石家莊市環境監測中心原副主任)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