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陳冠希女兒近況曝光,父女關系火了
原創 窈窕媽媽 窈窕媽媽
“她可以錯很多次,我都會原諒她。”
在一次采訪中,陳冠希寵溺地表白道。而這個“她”,是他的女兒Alaia。

退出娛樂圈13年,陳冠希早已改頭換面,成為名副其實的女兒奴,努力做一個好爸爸。
他寵她,買她愛吃的草莓蛋糕,帶她去喜歡的海邊;


陪她騎馬、帶她坐飛機,教她勇敢,跟她一起看世界。


陳冠希小時候,父親很少陪伴他,總是用錢打發他,他不想跟父親一樣。
比起賺錢,他更不想錯過女兒的第一次微笑,第一次叫爸爸媽媽,第一次走路……
無論是生日等重要時刻,還是無數個平常日子,女兒成長的每一刻,他都保證自己在場。


社交平臺上,他三天兩頭地曬娃,儼然一個“炫女狂魔”。
比起寵愛,他更尊重女兒。不會用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她成為某個特定的樣子,而是讓她盡情做自己。
比如女兒畫海洋卻不用藍色,他不會過多干涉,而是任由她發揮想象,并給予鼓勵和贊揚。
不被是非對錯禁錮的小女孩,想象力和天賦都能充分發揮,小小年紀,畫作靈氣滿滿。


在爸爸的保護和引導下,Alaia樂觀又自信,經常告訴好朋友們自己是個藝術家,也非常驕傲地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
在Alaia身上,我們能看到在濃濃的父愛中建立起來的安全感。父親的陪伴,對孩子的成長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
一個家庭里,父親缺席還是在場,孩子的性格、心理甚至情商智商都會不一樣。
01
美國耶魯大學曾做過一項研究,結果表明,在父親陪伴下長大的孩子,往往更自信,更優秀,事業上也更容易獲得成功。
男性比女性更有力量,有爸爸保護,孩子安全感滿滿,也就更加敢于冒險,更加勇敢,更有探索精神。
丸子每次跟爸爸在一起都更放得開,一口氣爬到攀爬架最上面,從高處往下蹦也不害怕,還總是挑戰各種媽媽帶娃時一定會阻止的危險動作,更加像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小小男子漢。

有爸爸作為后盾,孩子會變得大氣,不會唯唯諾諾,也不會因為一點挫折就陷入自卑。將來進入社會,會有更強的適應能力和抗打擊能力。
相反,研究表明,長期缺失父愛的孩子,容易變得懦弱膽小,毫無主見;或者走向另一個極端,變得脾氣暴躁,攻擊性強。在美國,70%以上的罪犯,都是從小缺乏父愛。
2015年,成龍出版了一本自傳,自曝作為父親的嚴重失職。
因為忙于工作,他很少在家,跟房祖名連見面的機會都很少,更別提交流溝通了。
有一次他偶然看到兒子日記,委屈又埋怨地寫道: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爸爸能到學校接我放學,因為班上的同學都有爸爸來接,可我一次也沒有。”

他無比愧疚,終于去學校接孩子,卻左等右等也沒等到自己兒子。因為他去的是小學,而房祖名當時已經上初中了。
長期缺乏父愛導致房祖名越來越孤僻,甚至誤入歧途,吸毒被抓。
當然,大部分孩子的情況沒有這么極端,但從小缺乏父愛的影響會持續到他們成年,甚至一生。
一位網友說,她小時候爸爸一直在外地工作,一個月才能見一次,幾乎沒有照顧過她。在同齡人面前,她吃過的虧比吃的飯還多。
到現在成年,她的情緒總是很容易受影響,也不太會處理人際關系,工作中一遇到需要團隊合作的項目她就打退堂鼓,升職加薪都很難。

一開始因為有事一次家長會沒有參加,孩子不太開心,哄哄就好了;
后來因為忙,沒時間陪伴孩子,孩子偶爾抱怨,想著他長大就理解了;
等他真正長大,帶著父愛缺失的影響一路磕磕碰碰,想彌補卻來不及了。
02
主持人李艾曾在節目中說,她認為一個女人最重要的決定,不是找什么工作、去哪里生活,也不是嫁一個什么樣的男人,而是給自己的孩子找一個什么樣的爸爸。

她的觀點不一定適用于每一個人,但孩子的爸爸是誰,真的非常重要。
對男孩來說,爸爸是榜樣,會在無意中模仿他的一言一行。如果爸爸看重家庭,男孩長大以后,也多半關愛家人,富有責任心。
而對女孩來說,爸爸是她人生中第一個異性,她跟爸爸關系如何,會影響到她以后跟異性的相處,甚至擇偶觀和婚姻。
朋友說她爸爸對她很冷漠,經常不在家,在家也很少跟她說話,對媽媽也是各種冷暴力。長大后她決定找個跟爸爸不一樣的人。
結婚10年,她發現自己找了個跟媽媽很像的人,而自己卻很像爸爸。她討厭爸爸的地方她身上都有,而且她也在用爸爸對待媽媽的方式對待老公。
父親這個角色,對孩子將來成為什么樣的人、是否幸福都有很大影響。

孩子的成長從來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一個不缺席的爸爸,才是對孩子最好的富養。
然而,很多家庭里,爸爸都是缺位的。
《2017中國家庭親子陪伴白皮書》數據顯示,超過55%的家庭中育兒責任都由媽媽承擔,其次是老人,而爸爸的比例只占12.6%。
《奇葩說》有一期辯題是,如果爸爸每周陪伴孩子低于12小時,就要被取消“爸爸”的稱號,你支持嗎?
傅首爾回家問兒子這個問題,孩子的回答讓人又感動又心酸,他說:
“我不要,我怕爸爸做不到,這樣我就沒有爸爸了。”
孩子有多害怕失去爸爸,就說明爸爸有多“珍稀”,他們分給孩子的時間,太少太少了。

03
對于缺席孩子的成長,很多男人的理由都是工作忙,要賺錢養家,沒時間,太累。
但是,再忙會忙到一個擁抱的時間也沒有嗎?陪孩子玩耍五分鐘的時間也抽不出來嗎?
很多媽媽也要上班,工作也很累壓力很大,她們怎么就可以陪孩子玩陪孩子看書輔導孩子作業接送孩子上下學操心孩子的吃飯穿衣?
說到底,都是借口罷了。
網友@小小說,她老公雖然天天在家,教育孩子方面卻從不參與,甚至連孩子讀幾年級了都不知道。叫他多跟孩子溝通他卻不以為然,成天抱著手機玩個不停,感覺孩子是她一個人的似的。
時間從來不是問題,責任心才是。

可是,媽媽什么都可以為孩子做,卻唯獨做不了孩子的爸爸。爸爸造成的缺憾,媽媽付出十倍努力也彌補不了。
孩子就像一棵樹,爸爸和媽媽就像支撐這棵樹的支架,他們一起讓小樹在風雨中保持挺立。失去任何一側支架,小樹都可能倒下。
而且,長期獨自承受育兒壓力,媽媽的情緒也容易出問題。脾氣暴躁,遷怒孩子。提起媽媽,陳喬恩就曾說過:
“小時候就活在恐懼里,不知道怎么和媽媽講,怕她打我。”
也有的媽媽會變得過于強勢,逼得孩子喘不過氣。
女性的情緒能量遠遠超過男性。媽媽是一個家的靈魂,媽媽的情緒會影響整個家庭的氛圍,也會影響孩子的情緒、性格和心理健康。
爸爸的參與是對媽媽的支撐,媽媽情緒好,孩子才會更陽光,也更幸福。

父母和食物一樣,也是有“有效期”的。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錯過便再也沒有機會。不要等到來不及,才后悔沒有盡到身為父親的責任。
問問他在學校的情況,有時間時為他做頓早餐,帶他去允諾了很久卻一直沒兌現的游樂場,或者只是放下手機,陪他說10分鐘的話……
當爸爸責任很大,但其實也沒那么難。爸爸才是一輩子的工作,但愿每一個男人都能做好。
圖片來源:@edc陳冠希、ins@edcee3000、日劇《如父如子》、網絡。
? End ?
原標題:《陳冠希女兒近況曝光,父女關系火了:他竟然這樣養孩子!》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