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鄉村愛情13》樹立中國產業扶貧新范式

最近由趙家班主演的東北農村情景喜劇《鄉村愛情13》在網絡熱映,講述了象牙山村民之間的日常生活、工作和愛情。這一部作品更加貼合社會背景,極具時代色彩,側重于向觀眾傳達全村人在大學生村官的帶領下共同奮斗,以產業脫貧的方式實現新農村面貌的故事。
2020年我國取得了全面勝利,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其中,“產業扶貧”成為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的戰略重點和主要任務,即以市場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產業發展為杠桿的扶貧開發。
留心觀察,《鄉村愛情13》中涉及到的產業扶貧措施,比如引進大學生村官、打造產業要素循環模式、市場經營主體多元化、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線上線下融合、發掘衍生產業等等,其實就是中國脫貧攻堅戰中的一個歷史縮影和延伸,為全國各地全面實現鄉村振興提供一個普適化、可參考的范本。接下來,我們一一詳細講解:

一.引進大學生村官
象牙山村來了一位女大學生村官,名字叫杜小雙,她是一位剛畢業就投身基層,支持新農村建設的研究生。在她的帶領下推進鄉村土地流轉發展規模化經營、引進酵素堆肥試驗項目開展生態農業、開設淘寶服務站線上推廣特色農副產品等,為新農村的產業扶貧貢獻新鮮血液,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大學生村官工作是十七大以來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主要目的是培養一大批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骨干人才、干部隊伍后備人才、各行各業優秀人才。2013年我國在崗大學生村官人數高達22.1萬,覆蓋了三分之一的行政村,大學生村官能夠通過提升農村基層管理團隊的教育層次、人力資本的知識溢出、轉變農村經濟發展方式實現農村資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和經濟增長。
二.鼓勵市場經營主體多元化
象牙山村的市場經營主體十分豐富,王小蒙的豆制品工廠、劉一水的養殖廠、謝永強的果園、李奇偉的旅游山莊、謝廣坤的山貨個體戶、趙玉田的花圃、王大拿的產業公司。多元化的市場經營主體不僅可以提高本地農民收入增長,還可以帶動農民創業和就業。
農業經濟產值相對較低,想要提高農民收入就需要擴大收入來源。憑借著土地優勢和人力優勢,扶持相關產業,加大投入經濟作物種植和畜牧業養殖。另外,鼓勵以家庭為單位積極探索、嘗試其他副業是切實可行的。

三.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
憑借著象牙山獨特的地理優勢發展特色旅游和特色種植,象牙山找到了一條符合自身發展的產業道路。酵素堆肥實驗是當地推行生態農業的重要嘗試,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提高產量、生態環保。比如劉一水養殖廠的動物糞便與謝永強果園的樹葉、雜草、爛果發酵成有機肥,反作用于當地農作物。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產業扶貧的著力點一定要結合當地的資源稟賦,因地制宜發展相關產業,這才是保證村民收入可持續增長的核心與關鍵。另外,落實好村民思想教育的工作,學會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提高生產力,或者另辟蹊徑尋找其他產業經濟增長點。
四.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宋曉峰在直播間講故事收獲百萬粉絲,不僅給旅游山莊直播賣門票,而且還幫助鄉親們直播帶貨賣土特產。象牙山淘寶服務站的建立后,村子里的特色農副產品、手工藝品可以通過淘寶服務站線上銷售,還可以網購外邊的商品。直播帶貨和電商網購,讓象牙山村民自家產品的線上銷售額激增,線上線下融合的模式提高了很多村民的收入。
隨著直播短視頻的興起,電商渠道的下沉,得以讓農產品從田間直達消費者餐桌。拓寬農產品銷售網絡的本質就是在拓寬農民收入的生命線,與時俱進,搭乘移動互聯網的紅利推動農業經濟轉型升級很有必要。

五.打造產業要素循環模式
象牙山村民的日常工作分為三部分,一部分帶頭創業,一部分是當地就業,一部分農耕勞作。本地人的產業,村民可以入股,還可以上班,人力和人才價值得到體現。不同的產業之間還存在著一些要素互補與合作,比如養殖廠和果園合作酵素堆肥、水廠和景區合作品牌、豆制品工廠滿足周邊學校、村民、公司食堂消費需求的同時開展外銷合作、主播和個體農戶合作直播帶貨。
產業要素包括人力、土地、市場、生產等,我們的鄉鎮要盡可能充分發揮各產業要素的價值,彼此的互補與合作形成一個可持續、可循環的產業生態和鏈條,多元化的市場經營主體容納本地人的創業和就業的同時創造更大的市場。

六.發掘衍生產業
象牙山冰泉作為象牙山的衍生水品牌,通過這部影視作品傳播出去。《鄉村愛情13》的拍攝場地也被開發成旅游景區供全國游客參觀消費,最近網上也出現了《鄉村愛情》主演人物卡通盲盒,一度被炒至很高的價格,這些都是圍繞這部影視作品誕生的衍生產業。
有些農村距離縣城較近,依托縣城的交通網絡、旅游資源和文化底蘊,順勢開發一些特色的衍生產業。比如景區附近的農家樂、當地特色娛樂項目、美食與手工藝品等等,不辜負任何一個自然紅利和時代紅利給予我們的饋贈。
《鄉村愛情13》所展示的新農村故事,是一種理想化的狀態:年輕人返鄉創業、家門口就有工作崗位、農民生活富足、老有所養幼有所依,相信這一切會實現的......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