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江西天價彩禮的原因,找到了
原創 南城賽金花 地球知識局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NO.1872-江西彩禮
作者:南城賽金花
制圖:孫綠 / 校稿:朝乾 / 編輯:養樂多
日前,一張九江銀行“彩禮貸”的海報在網上流傳。天價彩禮問題終于讓缺乏存在感的“阿卡林省”成為了熱議的焦點。目前,九江銀行“彩禮貸”的負責人雖然已被處置,但是對于江西彩禮并不高的種種解釋瞬間變得蒼白無力起來。

江西彩禮為什么這么貴?是全江西都貴嗎?
江西祖上闊過
江西三面環山一面臨水,西部的幕阜山分隔了江西與兩湖地區;南部的九連山和大庾嶺是江西與嶺南地區的邊界;東部的懷玉山和武夷山脈分隔江西與福建。山脈占據江西土地面積的7成。
三面群山,北面面向長江
是江西地理相對封閉的主要原因▼

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的江西降水較多且集中在夏季,降雨在無數條山谷中形成河流,匯聚成貫穿江西省的贛江,最終流入鄱陽湖成為長江的重要支流。
山地形成了江西的地理邊界,使之成為相對封閉的區域,給予了江西天然的保護。河流又成為連接江西與外界的天然高速公路,使江西不至于與外界隔絕。從晉朝衣冠南渡開始,江西就從吳頭楚尾的邊緣地帶,逐漸變為人口密集,文化昌明的重要地區。
東吳、東晉、宋齊梁陳這“六朝”
是長江流域大開發大發展的關鍵時期
遠離戰爭前線較為安全的江西
也成了大量北方移民安居發展的所在▼

進入近代以前,既沒有高效的筑路方式,崎嶇的山路走起來非常消耗時,水路才是長途運輸的合理解決方案,大運河-長江-贛江-珠江是一條貫穿中國南北方的水路交通動脈,所以贛江雖險依舊是一條無法被拋棄的黃金水道。依靠沿岸纖夫的人力拉過曲折的險灘,便可到達贛江上游的贛州,這里是華南內河運輸的樞紐。
如果將江西水系視為大運河的向南延伸線
那很明顯,窮不了
(底圖:NASA)▼

從贛州走貢水繼續向東,可以通過汀江進入閩南地區,最終到達廈門。從贛州走桃江繼續向南,可以進入東江上游。最主流的道路當然還是西路,從贛州向西南經過梅關古道翻越大庾嶺,進入北江流域,最終進入珠三角。
雖然這些路線也需要陸運在河流間轉運
但對于那個年代的“大宗商品”尚且堪用▼

從中唐以來,依靠勾連幾大地理區域的優越交通條件,江西迅速在商貿中積累財富。伴隨財富而來的,還有對教育的重視。江西書院有千余年的發展歷史,由唐到清共建書院1900余所,占全國古代書院總比例的三分之一以上,時間跨度之長,學風維持之久其他省份難以望其項背。
教育發達帶來了科舉的繁榮,宋、明兩朝是江西科舉的鼎盛時期。據《江西省人物志》相關統計,江西歷史上有姓名可查的狀元56人,榜眼45人,探花40人,進士11105人,占全國進士人數的12.27%,比例超過十分之一。
比如著名的白鹿洞書院
(圖:一壺天涯圖蟲創意)▼

然而,清代中期海運興起,江西逐漸走向衰落,清末又遭遇太平天國起義與湘軍的反復爭奪,江西遭遇重創。致命一擊發生在1936年,粵漢鐵路全線通車,成為連接華中與華南的交通要道,江西失去過去南北交通要道的重要地位。
如果這條線當初經過的是安徽、江西
中部省份格局無疑會有巨大變化▼

江西歷來是科舉強省,士人們沉迷于八股制義,失去了開眼看世界的先機。隨著洋務運動的興起,教育與科舉的長期發達反而成了劣勢,造成了當時江西守舊與封閉的風氣。由于江西祖上闊過,今天經濟發展水平落后于鄰省的江西,對自己輝煌的過往仍不乏自豪感。
彩禮托古改制
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造就了江西人聚族而居的習俗。唐宋時,聚居德安縣的義門陳氏,竟然500多年不曾分家,到北宋真宗朝,人數已達3900余口。家族過于龐大,甚至讓統治者感到了威脅。終于在宋仁宗時,朝廷下旨令其分家遷徙。
土樓可能是標志性的“聚居”建筑
但福建土樓其實是近現代的產物
放在古代中國,更大規模的聚居絕不在少數
(圖:ccqddk 圖蟲創意)▼

所以在江西,教育、科舉的發達使儒家倫理深入人心,而聚族而居的習俗令宗族觀念根深蒂固。而江西人對自己歷史的自豪感,又讓這些觀念影響至今。譬如今天江西的某些地區,編修家譜、祭祀祖先的熱情仍然不減。
在古代中國,夫婦關系是構成家族宗法社會的基礎,君臣、父子、嫡庶、長幼等人倫關系,都是從夫婦的結合派生而來的。所以儒家特別重視婚姻與家庭,帝王的政治得失往往與后妃的賢否有關,而庶民的婚姻也是決定基層社會穩定與否的關鍵。由于儒家對婚姻的重視,所以婚姻的決定權必須握在家長的手中。
為子女操碎了心
這可以說是一種責任,也可以解釋為一種權力
(圖:李煥春 圖蟲創意)▼

所以,古代婚姻重視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禮要禁止男女雙方的草率結合。男女雙方必須經過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六個步驟,才算合法婚姻。其中的“納吉”與“納徵”就是男方向女方家長贈送彩禮。雖然婚禮的六個步驟形成于周代,但是影響深遠,甚至一直延續到近代。久而久之,嫁女索要彩禮便成為天經地義的事。
當然,這一習慣并非中國獨有
其背后是一套社會經濟因素的產物
(圖:ParkpoomAdobe Stock 圖蟲創意)▼

進入20世紀以后,蘇區的革命運動使傳統婚姻有了徹底的改變。當年江西蘇區有句口號叫“反對包辦婚姻,結婚不要錢”。建國以后,隨著《婚姻法》的推行,婚姻收受彩禮的陋俗逐漸被時代所淘汰。
然而隨著民眾的日益富裕和經濟觀念的覺醒,再加上近年來傳統文化的熱潮,使得收受彩禮的陋俗又沉渣泛起。這是因為,一方面彩禮能為女方家庭獲得一筆不菲的收入,另一方面,曾經被時代大潮所否認的傳統習俗再次找回了正當性,使開口要錢有了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
相比那種物質上的較量
拳腳比拼可能更樸實,甚至更精彩
(恩施土家族比武招親吊腳樓)
(圖:圖蟲創意)▼

事實上,周代的“彩禮”僅僅具有象征意義。據文獻記載,普通百姓“凡嫁子娶妻,入幣純帛無過五兩”,“士大夫以玄纁束帛,天子加以轂圭,諸侯加以大璋”。在古代很多時候,“禮”的意義在于表示敬意,而并不看重經濟價值。
開出天價彩禮的家長也許講不清彩禮的歷史淵源,只知道這是祖祖輩輩遵循的老規矩,這種曾被糾正而又死灰復燃的老規矩,為他們內心的貪念找到了一個恰當的突破口。江西人引以為傲的歷史、根深蒂固的宗族倫理觀念,為彩禮的價格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其實現代婚姻,形式是比較自由的
關鍵在于,有沒有自己選擇的權利
而不是迫于父母之命,甚至迫于所謂傳統文化
(圖:dashiyiyuan 圖蟲創意)▼

這種“托古改制”現象在江西尤為突出,譬如前幾年被爆料的“豫章書院”,專門撿拾傳統文化中的渣滓,以教育問題少年為名,對學生施以虐待,一年學費收三萬,又何曾有書院的影子?
其實,江西并不是全省都存在天價彩禮,天價彩禮主要出現在貴溪、鷹潭、撫州、上饒。其中撫州、上饒確實是當年書院較為集中的地區。這些地區廣泛存在宗族勢力,保守的觀念更有利于宗族的維系,宗族也自然更推崇、維護保守價值觀。
難以兌現的婚戀自由
如今,江西是統計數據中男女比例失調最為嚴重的地區,不論統計數據是否失真,男多女少已經被婚姻市場默認,男方應比女方經濟條件好也就成了理所應當,至此天價彩禮的禍根已經埋下。這便是重男輕女的另一面,這一思維在暗中讓男性背負了沒有能力承受的期待。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因為戶口限制,國內市場經濟也不發達,中國的人口流動性還比較小。結婚的雙方依舊是經濟水平相近的當地人,天價彩禮出現的條件還不具備。
隨著開放深入,戶籍限制被逐漸放寬,人口流動性增強,婚姻問題當地內部解決的狀態被打破了。區位優勢不明顯地區的女性可以通過婚配定居更有優勢的地區,但是龍王贅婿只是少數人。對大部分男性來說,回鄉相親是更穩妥的辦法。
中部省份中,江西遠不是流出人口最多的
但由于江西人口較少,所以流出比例其實一點不小▼

不難推斷出,經濟落后會加劇適婚男女比例失調,而江西在周邊省份中經濟最弱,天價彩禮出現的地區在江西省內又屬于經濟水平較弱的地方。
差距還是比較大的
中部省份的女性其實有更強的動機去往大城市▼

超生形成的囚徒困境是推高彩禮價格的最后一根稻草,女方家長自己往往也出不起天價彩禮,如果不在女兒這里收取高彩禮,到時候寶貝兒子結婚時,又該怎么辦?
哪些地區,具體何時出現天價彩禮并不重要。惡性競爭的條件已經具備,女方家長一旦意識到可以靠嫁女兒發橫財,同村、同鎮的家長形成價格同盟就是早晚的事情。
具體操作可以體現在,對破壞市場,要價低的家庭進行孤立和針對,讓當事方體會熟人社會中的真正社會性死亡。當能嫁多少錢已經在事實上成為衡量一個女生價值的標準,家長互相攀比彩禮收入也就不可避免了。所以天價彩禮一旦出現,沒有外力干預,就會呈現出蔓延之勢,不但要價越來越高,影響地區也會變得越來越廣。
然而時代在變化,江西各地也各有不同
彩禮的故事卻已經成為一個標簽,貼得死死的
(圖:非凡油條讀者留言)▼

待嫁女性同樣并不是彩禮惡斗中的得益方,即使不套用物化、婚姻自由這類不能當飯吃的概念,從現實出發,天價彩禮也可能導致女性錯過愛情,與婆家關系形成芥蒂。還可能導致明明感情已經走到終點,卻因為彩禮歸還問題難以離婚。
所以,天價彩禮到底是捍衛了婚姻,還是導致有心結婚的人不敢結婚,有心離婚的人不敢離婚,成為壓迫在婚戀自由之上的一座大山呢?
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為了整治天價彩禮,相繼出臺了不少措施。今年元旦起實施的《民法典》里明確規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也許移風易俗的歷史進程正在進行。
參考文獻:
1.劉小蓮, & 劉康. (2019). 關于江西 M 縣農村青年高額彩禮現象的調研——以江西省 M 縣農村為例. 收藏, 12.
2.http://lsbailu.com/html/sywh/lwpt/2678.html
3.汪鳳娟[1],周慧[2].試論江西書院的社會影響與現代啟示[J].老區建設,2016:42.
4.當下中國彩禮糾紛的現實分析與解決路徑[D].吉林大學,2017.
5.朱虹.文化江西的歷史脈絡[J].當代江西,2018:6-8.
6.胡麗芳.江西教育史上的書院教育[J].文教資料,2012:124-125.
7.侯燕.試析我國農村高額彩禮出現原因及隱含的危機[J].學理論,2017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圖蟲創意
END
原標題:《江西天價彩禮的原因,找到了》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