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大宋宮詞》勸退觀眾?“父皇自幼喜歡三弟”氣死語文老師
原創(chuàng) 文夢婷 看鑒
最近,由李少紅執(zhí)導(dǎo)的古裝歷史劇《大宋宮詞》終于上映了。

圖片來源于大宋宮詞
這部劇曾飽受觀眾的期待,不僅是因為那些流傳出來的精美海報,更是因為這部劇是《大明宮詞》的姊妹篇。
看過《大明宮詞》的朋友想必都有印象:
周公子飾演的少年太平公主天真活潑、機(jī)靈可愛,靈氣逼人;
成年后的太平公主由陳紅飾演,風(fēng)姿綽約、美麗動人,讓人一見難忘,堪稱是很多人心底的白月光。

圖片來源于大明宮詞
還有趙文瑄飾演的薛紹,雖然懦弱,但是他的俊朗帥氣與癡情同樣讓人難以抵抗,無怪乎有“一見薛紹誤終身”之言。

圖片來源于大明宮詞
再加上歸亞蕾、郭冬臨、胡靜等一眾演技派的加持,這部劇一經(jīng)播出,便獲得了廣大觀眾的好評,以至于到了今天在豆瓣上仍然有9.1的高分。
所以,哪怕有著《新紅樓夢》這樣的黑歷史,許多觀眾對李少紅執(zhí)導(dǎo)的《大宋宮詞》依舊期待不已。
然而,事實證明,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
01
尷尬的臺詞
在電視劇開篇字幕里:“趙匡義即位,改名趙光義。”
要知道,趙匡義為什么改名?是為了避大哥的名諱,那么趙匡胤在當(dāng)上皇帝后,趙匡義其實就改名了。

圖片來源于大宋宮詞
至于趙光義即位后有沒有改名呢?
當(dāng)然有,不過是把趙光義改為趙炅。
這不是架空而是穿越。
劇里,關(guān)于冊立儲君的問題,皇帝趙炅的長子趙元佐與次子趙元僖有一次私談。
然后,趙元佐就蹦出了一句話,“父皇自幼喜歡三弟”。

圖片來源于大宋宮詞
歷史上,宋太宗趙炅先后中意的太子人選分別是趙元佐和趙元僖,其中趙元僖死后還被其父追封為“昭成太子”。
當(dāng)前面兩個兒子一瘋一死后,趙炅才冊立第三子趙元侃為太子,也就是后來的宋真宗趙恒。
撇開歷史不談,單說這句話本身,就存在很大的問題。
首先,宋朝的皇子公主們對他們的皇帝父親的稱呼并不是“父皇”,而是像平民百姓家中一樣,稱呼“爹爹”。
明明一年前的《清平樂》已經(jīng)做出了正確的示范,這部劇咋連抄個作業(yè)都不會?

圖片來源于清平樂
另外,“父皇自幼喜歡三弟”,是有多幼啊?
起碼在十歲以下才能稱為“自幼”吧,按照這話的字面意思,宋太宗趙炅不到十歲就跟老婆生了好幾個兒子了?
這句尷尬的臺詞,瞬間讓人想起某抗日神劇中一句天雷滾滾的臺詞:“我爺爺九歲的時候就被日本鬼子殺死了。”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看了的人忍不住直想吐槽:納尼?你爺爺八歲就死了,你是從哪里來的?石頭里蹦出來的么?
大臣盧多遜與秦王趙廷美密謀時,居然直接稱呼尚在人世的皇帝趙炅為“太宗”,是不是瞬間又讓人想起了《康熙王朝》?

圖片來源于康熙王朝
謚號和廟號都是人死后才有的稱號,盧多遜稱呼趙炅為“太宗”,就跟《康熙王朝》中孝莊文皇后對著大臣一口一句“我孝莊”一樣搞笑,真是忍不住尷尬癌都犯了。
除此之外,“尚方寶劍”和“奏折”這類明清時期才出現(xiàn)的東西,也活躍于這部劇中,敢情現(xiàn)在的影視小說中不僅人可以穿越,物品也可以穿越了?
當(dāng)然,要說最尷尬的,則莫過于皇帝動不動就稱呼大臣為“愛卿”了。
真實的歷史中,皇帝絕不會稱任何官員為“愛卿”,除非他想罵人。

圖片來源于大宋宮詞
卿,古代高級官名,后來演變?yōu)榫鲗Τ济竦姆Q呼。皇帝若稱呼臣下則根據(jù)其人姓氏喚“某卿”,或直接以官爵來稱呼一個人。
如《清平樂》中呂夷簡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這個職務(wù)在當(dāng)時就是宰相,所以宋仁宗和其他人常稱呂夷簡為“呂相”。
“愛卿”一詞,最早出自南朝宋時期劉義慶所編撰的《世說新語》,“親卿愛卿,是以卿卿”,是男女之間歡好時對彼此的昵稱。
到了兩宋時期,“愛卿”這個詞又多了一個新的含義。

圖片來源于清平樂
北宋僧人文瑩編撰的《玉壺清話》曾記載:“韓魏公(韓琦)為陜西安撫,李師中過之。李有詩名,韓設(shè)宴,使官妓賈愛卿侍酒……韓即以愛卿贈李。”
“官妓賈愛卿”,由此可見,宋人已經(jīng)開始用“愛卿”一詞來稱呼青樓女子了。
南宋時期,劉克莊編撰的《后村詩話》錄有《潘方贈妓詞》,其中“待從頭,繳納君王,覓取愛卿歸去”一句,也可佐證“愛卿”一詞的含義。
02
幼稚的劇情
除了臺詞尷尬外,這劇的故事也是稀爛,讓人直呼“看了個寂寞”,劇情邏輯更是幼稚得令人發(fā)指,不忍直視。
劇中有個場景:北宋的首都開封爆發(fā)地震了,皇帝本人居住的宮殿瞬間崩塌,他和趙廷美被困地下,幾乎全身都被壓住,動彈不得。

圖片來源于大宋宮詞
在皇帝趙炅被困之后,他的兩個兒子趙元佐和趙元僖急急忙忙來到廢墟前,一面假惺惺地尋找自己生死未知的皇帝老爹,一面開始明爭暗斗。
其中趙元佐更是對弟弟趙元僖高喊:“父皇現(xiàn)在尸骨未寒,你卻在這里大放厥詞!”

圖片來源于大宋宮詞
人還沒死呢,咋就“尸骨未寒”了?趙炅要是知道兒子這么咒自己,出來后不弄死他才怪!
更神奇的是,幾乎同一時間,皇帝趙炅和秦王趙廷美因地震被埋在地下。
而另一邊,男主襄王趙元侃的妻子郭氏居然在自己的寢殿中安安穩(wěn)穩(wěn)地生下了一個兒子,啥事也沒有。

圖片來源于大宋宮詞
納尼,敢情他們不是身處同一個時空?
還是說,只有皇帝居住的宮殿才是豆腐渣工程,一經(jīng)地震就崩塌,而其他人住的房子都很堅固,所以毫發(fā)無損?
一轉(zhuǎn)眼,皇帝趙炅和秦王趙廷美得救了。兩人先前明明被砸得動彈不得,出來后居然啥事也沒有,活動自如,只是臉部略有擦傷。
皇帝趙炅還一再強(qiáng)調(diào)自己曾受了嚴(yán)重的箭傷,不知道啥時候就掛了。所以,這不僅箭傷是假的,連地震也是假的吧!

圖片來源于大宋宮詞
更離譜的是,劇中趙炅想立第三子襄王趙元侃為太子,又擔(dān)心長子趙元佐和次子趙元僖不服,于是便宣稱:哪個皇子府中先誕下皇孫,就立哪個皇子為儲君。
真是翻遍二十四史,都找不到如此荒唐兒戲的立太子方式了。

圖片來源于大宋宮詞
哪怕明成祖朱棣因為喜愛大孫子朱瞻基而立朱高熾為太子,也沒對自己的三個兒子說,誰先有皇孫,就選誰做接班人啊。
而且,襄王妃郭氏生了皇孫,皇帝趙炅龍心大悅,居然讓襄王夫婦把兒子抱到大街上讓所有的老百姓都來摸一下,說是讓他們都來沾沾皇孫的福氣。
姑且不說剛出生的小孩子有多脆弱,多么金貴,抱出去感染了風(fēng)寒咋辦?還有,隨便讓人摸,就不怕誰得了傳染病,然后傳染給皇孫嗎?

圖片來源于大宋宮詞
最后,皇孫抱出去給人隨便摸也就算了,人多眼雜的,居然連個安保都不安排,要是遇刺了咋辦?
要知道,人家哈里王子和梅根夫婦都脫離英國王室了,還控訴王室撤銷了他們的安保,讓自己一家三口的人身安全沒有保障呢。
果不其然,襄王夫婦和皇孫還真的就遇刺了。
襄王妃情急之下,就把兒子交給女主劉娥。

圖片來源于大宋宮詞
而女主的行為也是非常迷惑,抱著皇孫居然不找個隱蔽的地方躲起來,還到處跑。
最終,工具人皇孫不出意料地死了。與其說他是被那個不起眼的小宮女捅死的,還不如說他是被皇帝、襄王夫婦和女主一起坑死的。
這么幼稚的劇情,不知道是劇中的皇帝、大臣、男女主弱智,還是編劇和導(dǎo)演把觀眾當(dāng)做弱智?

圖片來源于大宋宮詞
更有甚者,正史和演義一鍋燉,竟然出現(xiàn)了鐵鏡公主和楊四郎的情節(jié),這種四不像的劇情,導(dǎo)演和編劇圓回來是不容易的,不過照目前這形勢,人們要棄劇了,也就不管你是否能自圓其說了。
03
錯漏百出的服化道
這部劇的服化道確實很精美,整體上也還算考究。
只是,衣服再精美,終究是給人穿的。再好看的衣服卻不會穿,終究是白搭。就好比一個暴發(fā)戶,他穿上龍袍也不像皇帝,只會顯得更滑稽可笑。
劇中,皇帝日常上朝都穿戴著通天冠和絳紗袍。誠然,這套服飾很美,但這并不意味皇帝可以隨便穿它。

圖片來源于大宋宮詞
據(jù)《宋史·輿服志》記載,通天冠和絳紗袍,“大祭祀致齋、正旦冬至五月朔大朝會、大冊命、親耕籍田皆服之”。
也就是說,這套服飾是皇帝在祭祀致齋、大朝會等重大場合才能穿戴的,而不是日常上朝穿的。皇帝常朝應(yīng)該穿衫袍。
《清平樂》中,宋仁宗趙禎曾在冊立皇后曹氏以及元旦大朝會時,都曾穿戴過這套服飾,這才是正確的穿法。

圖片來源于清平樂
除了皇帝穿錯服飾外,朝臣也是如此,日常上朝居然戴進(jìn)賢冠,穿朱衣朱裳。
宋代官員的朝服則有三種,分別為進(jìn)賢冠、貂蟬冠、獬豸冠,“皆朱衣朱裳”,均服于大朝會時期。
不僅如此,進(jìn)賢冠的梁還是區(qū)分官員品級的重要標(biāo)志。
“五梁冠,一品、二品侍祠大朝會則服之中書門下則加籠巾貂蟬”,然而,這劇里面中書門下的宰相們進(jìn)賢冠跟其他人的沒啥兩樣,另外,所有的進(jìn)賢冠人均五道杠是啥意思?

圖片來源于大宋宮詞
宋代官員的常服是公服,其制“曲領(lǐng)大袖,下施橫襕,束以革帶,幞頭,烏皮靴”,是日常上朝以及處理公務(wù)時的衣著,也就是影視劇最常見的宋代官服。
這種服飾,上到王公大臣,下到最低級別的官吏,都可以穿。
當(dāng)然,這并不代表可以亂穿,不同級別的公服對應(yīng)著不同的顏色。
宋初承襲唐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綠,九品以上服青”。

圖片來源于清平樂
元豐改制后,規(guī)定四品以上服紫色,六品以上服緋色,九品以上服綠色。
一部好劇不僅要有緊湊好看的劇情,演員們精彩的表演,還要有精美考究的服化道加持,而這部新上映的《大宋宮詞》顯然各方面都挺爛的,不過又是一部打著正劇的幌子,充實著瑪麗蘇內(nèi)核的偽高級劇罷了。
如此,也難怪好多網(wǎng)友看了這部劇后,紛紛去給《清平樂》道歉了。

文夢婷
原標(biāo)題:《《大宋宮詞》分分鐘勸退觀眾?“父皇自幼喜歡三弟”氣死語文老師》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jī)構(gòu)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jī)構(gòu)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