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杭州的刺猬什么時候從冬眠中醒來?紅外相機告訴你答案

2月20日,一只冬眠的刺猬醒來了。它大概剛從枯枝落葉堆里翻身起床,在鏡頭前只是轉了一下腦袋,一副睡眼惺忪的樣子。

2月22日,它來到到鏡頭前,尖尖的黑鼻子在地上嗅來嗅去,大概是在覓食,很快又挪動四條小短腿往遠處去了。
接下來的半個月里,它時不時在鏡頭前出現。

3月5日驚蟄節氣后,大地春又回,萬物生欲動,更多的紅外相機監測點位都出現了刺猬活動。
這些刺猬的影像記錄,是參加紅外相機監測活動的志愿者們在杭州市區山地安裝的紅外相機拍攝到的。志愿活動由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主辦,桃源里自然中心和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共同舉辦,并得到了杭州植物園的支持。
我們發起紅外相機監測活動,是為了調查杭州城市里野生動物(尤其是獸類)的生活狀況。它們生活在哪里?有著怎么樣的節律?同時,我們也希望與大家一起探討生活在城市中的我們與野生動物之間的關系。
去年11月起至3月15日,我們在杭州市山地共安裝了 20 臺紅外相機,共拍攝到 6506 段視頻。除了刺猬,還拍攝到了鼬獾、果子貍、野豬、華南兔等野生動物,可以點擊下方視頻觀看。
目前,我們對回收的數據進行了簡單處理,整理了物種名錄。其中西湖群山范圍內共記錄到12種野生獸類。如果加上余杭、臨安監測點,野生獸類將達到15種以上(不包括流浪貓、狗)。
野生動物與我們的距離也比想象中更近。監測點中的一個,離車水馬龍的西溪路直線距離不超過100米,但小麂(一種小型鹿類)、鼬獾等動物也紛紛在相機前露面。這是參加活動的志愿者們包括活動組織者都沒有想到的。
拍攝到的視頻中,還有許多有趣的記錄。
比如鴛鴦爬山。很難想象,作為一種鳥類、一種水禽,鴛鴦居然靠著自己的兩條腿爬山,在山上覓食。這是因為,為了讓自己的羽毛更加光鮮亮麗,冬季的鴛鴦需要上山取食富含油脂的橡子,以及其他能夠提供多元營養成分的食物。

鴛鴦爬山
再比如猛(萌)鷹洗澡,這么個大鳥,洗澡的樣子跟小麻雀也沒什么區別。洗到一半還有鳥界“流氓”紅嘴藍鵲下來打擾。

鳳頭鷹洗澡

突然飛來的紅嘴藍鵲
鼬獾和果子貍是頻繁出沒的夜行動物。網絡上的百科、文章總是把它們兩個弄混。但其實兩者的差別相當大。首先果子貍的體型數倍于鼬獾。另外果子貍尾巴黑色、細長;鼬獾的尾巴灰白色、顯得蓬松。兩者的面部花紋也有明顯差異,果子貍面部是一道連續的白色花紋;鼬獾的白色紋路不連續,并延伸到背部。

果子貍

鼬獾
隨著城市生態的恢復,野生動物回到杭州市區山地。這毫無疑問是杭州良好城市生態的證明。
未來,野生動物們必定會繼續往城市內滲透。這個過程中,不應當簡單地讓野生動物進城,任其自生自滅。如果城市發展過程中,不能夠預先為它們留好位置,野生動物也將給城市居民和管理者帶來困擾。
當野生動物從樹洞,來到居民小區的墻縫和下水道;從躲躲藏藏,到大搖大擺的入侵私人花園、陽臺和店鋪。這時,我們該怎么辦?
我們后續的監測活動,將試圖回答城市如何給野生動物留下位置的問題。希望,城市能夠給刺猬留下過冬的落葉堆,給鴛鴦留下覓食的“橡子林”,給鳥兒們留下洗澡的池塘,給鼬獾和果子貍留下能夠棲居的洞巢。
感謝參加監測活動的志愿者們:
白鶴、于文杰、毛芳菲、趙婕、趙海意、良爽、黃華榮、周宇、Wooopee、楊壹諾、楊樓悅、麻志勇、山茶、王繼麟、張芳玲、車對、鄒孟蕓、芙子、溫文、黃劍、王青田、鄒一菁、張寶柱、金珂、朱柯嘉、陸燁雯、蘇皇赫、章杉杉、鄧冰蘭、吳天明
原標題:《杭州的刺猬什么時候從冬眠中醒來?紅外相機告訴你答案》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