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寶藏導師”薛兆豐,11個金句幫你看清生活本質
摘要:金句背后的經濟學常識
在《奇葩說》第七季熱播的同時,薛兆豐教授依舊金句頻出。
金句背后藏著哪些經濟學常識?
我們每天收到無數紛繁復雜的信息,看到各種光怪陸離的現象。
但只憑直覺和經驗做出判斷?
薛兆豐,一個具有經濟學理論支撐的金句王,
薛教授在暢銷著作《薛兆豐經濟學講義》中,用經濟學的思維拆解問題,幫助大家培養經濟學思維、構筑經濟學的知識體系。
我們特別整理了薛教授奇葩說精華論點和《薛兆豐經濟學講義》的深度解讀,帶你撕掉“經濟學”三個字的嚇人表象,通俗有趣、接地氣。
幫你理解生活本質,了解現象背后的真是邏輯,做復雜世界的明白人。
01經濟學能夠助你變得更理性、悅納、進取。
辯 題:下班后的工作消息要不要回?
通過學習經濟學,你將學會把愿望和結果分開來評判(理性);你將學會先去探究現象背后的原因,而不是動不動就抱怨和指責(悅納);你將忘記經濟學家們津津樂道的均衡世界,而著迷于由創新精神牽引的非均衡的開放社會(進取)。薛教授在《薛兆豐經濟學講義》也詳細闡述了經濟學的好處。
知識詳解:《薛兆豐經濟學講義》前言:每個人的經濟學

02痛苦不是成本,少一個機會才是成本。
辯題:大學畢業之前要不要和喜歡的人表白?”

生活中,我們也經常聽到一些冠以成本名字的概念,例如沉沒成本。但沉沒成本是不是成本呢?
成本就是所有放棄了的選項當中價值最高的那個。簡言之,成本就是放棄了的最大代價。
沉沒成本不是成本。我們說,成本是放棄了的最大代價,而如果沒什么可放棄的,也就不存在成本。
沉沒成本,就是指那些已經發生但不可收回的支出。當我們沒辦法再收回、沒辦法再放棄時,就不存在成本。凡是提到成本,我們一定是向前(未來)看,而不是向后(過去)看的。所以,沉沒成本不是成本。
對于我們來說,真正難的,不僅在于理解這句話的意思,也在于生活中我們能否當機立斷,真的去實踐它。
將負面的感受當作成本,是很多人容易犯的錯誤。
知識詳解:《薛兆豐經濟學講義》第013講|一句話給成本下定義
03不要把太多的精力放在那些應然話題上。不要責怪那些告訴你世界是什么樣的信使。
辯題:下班后的工作消息要不要回?

波普爾開創性地指出,有可能錯的理論才是科學理論。這些理論,陳述的內容越豐富、越準確,它出錯的可能性就越大,也就是說它被證偽的可能性也越大。
不可能錯的理論,則不是科學理論。這并不是說只有科學才是有價值的,非科學就沒有價值,而是說在學習一門學問的時候,我們應該分辨它到底算不算科學,是否要把它當作一門科學來學。
知識詳解:
《薛兆豐經濟學講義》第004講|區分愿望與結果
《薛兆豐經濟學講義》后記:可證偽的才是地道的
04生活可以忙忙碌碌隨大流,思想要偷偷摸摸上進
辯題:“同齡人都過得比我好,該不該玩命追?
我們知道,每個人生活在世界上,都至少面臨四種最基本的約束,那就是:東西不夠、時間有限、互相依賴、需要協調。
根據時間的維度,世界上所有的產品、商品、資源,都可以簡單地劃分為兩種:一種叫易耗品,一種叫耐用品。

(圖源:奇葩說)
所謂易耗品,就是能一次性消費完畢的物品。
耐用品是它提供的服務、發揮的功能,必須在一個時間段內慢慢發散出來。要花費較長時間才能享受的物品,叫耐用品。
我們每個人的人力資本也是耐用品,必須在時間的維度上才能發揮我們的功用。一種耐用品,只有在時間的維度上才能體現它的價值,發揮它的功能。這是耐用品的含義。任何一種能夠帶來收入的資源、本領或者稟賦,都是一種耐用品。
知識詳解:《薛兆豐經濟學講義》第058講|易耗品與耐用品
05競爭下歧視是最少的
歧視,即區別對待,有兩個最根本的起源。第一是偏好,第二是信息不對稱。
人們經常以偏概全做判斷,那是不得已,因為信息費用很高。以偏概全做判斷當然會發生錯誤,但是跟人們要付出的成本相比,還是值得的
順著這個思路去想,我們會明白歧視造成的后果越嚴重,人們就越有積極性去減少歧視。如果歧視帶來的后果不太嚴重,人們就會很隨便地歧視別人。
當我們不需要付出多少代價時,就會縱容自己歧視的習慣;當我們要付出很高代價時,就會節制自己歧視的習慣。
在國有企業里,競爭壓力較小,招聘部門就有更大的主動權去歧視特立獨行的人;相比之下,在私營企業里,競爭壓力較大,雇主如果以貌取人,就得付出很大的代價,所以他們會更看重雇員的實際工作能力,而忽略他們在其他方面的偏好。在這樣的機構里,歧視現象就比較少。
知識詳解:《薛兆豐經濟學講義》第011講|凡歧視必得付代價
06象牙塔里的人容易堅持理想,因為他們不用付出代價
辯題:我是職場新人,老板明顯不喜歡我,要不要辭職?

(圖源:奇葩說)
卡普蘭教授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人們在做任何決策時,都要同時考慮候選方案給自己帶來的功能上的好處,以及面子上的好處。
也正因為這樣,人們在做經濟選擇時,因為自己要承擔后果,人們就會變得理性;而在政治領域,由于每位選民都不需要對自己的政治主張直接承擔責任,人們就會理性地選擇不理性。用卡普蘭的話來說叫“理性胡鬧”。
我們不要忘記經濟學的這個重要而獨特的視角:人們在需要承受代價的時候就會變得理性,在不需要承受代價的時候就會放縱自己的無知,就會放縱自己的感情和偏見,去支持那些無效的經濟政策,讓自己錯誤的觀念、不負責任的觀念對別人造成影響,產生巨大的外部負效應。
知識詳解:《薛兆豐經濟學講義》第115講|民主為何會產生不良經濟政策
07求人不如求自己,不要問別人怎么才能尊重自己,而問自己對別人有什么貢獻
只要是有前途,有一技之長的人,按照比較優勢原理,哪怕是在絕對能力上比所有人都差,但是只要自己跟自己比,也一定能夠找到自己的比較優勢,在分工合作當中改善自己的生活。
經濟學家索威爾在《美國種族簡史》中提到,猶太人特別重視教育投資。在紐約求生存的猶太人,白天工作不管多忙,晚上還堅持去聽講座。他們的成功不是偶然的。
黑人經濟學家沃特·威廉姆斯寫過一本書叫《種族與經濟學:有多少可以歸咎于歧視?》他在這本書里提出一個觀點:一個種族經濟條件的改善,不需要以政治權利的提升為前提。
那么窮人怎么辦?最重要的出路就是自強,增加自身的人力資本投資,提高自身的素質。簡單地說就是要不斷學習、終身學習。
知識詳解:《薛兆豐經濟學講義》第102講|最富裕的窮人在今天
08要談容易的戀愛,做難的工作
辯題:真愛很怕狗要不要把狗送走?

早在1887年,就有一位美國法官說過:婚姻當然有它浪漫的一面,但是法官只看重它商業的一面。
我們把婚姻看作一個商業合同,我們關心的是,雙方怎樣才能締結一個比較公平的合同,這合同怎樣才能更好地履行下去,從而促進婚姻雙方的幸福。
這是法官的觀點,實際上也是經濟學家的觀點。
日常生活中,如果雙方要約定的事情比較簡單,那合同就比較簡單;如果事情比較復雜,合同也就復雜起來。
但是婚姻很奇特,由于男女雙方的責任、權利和義務太復雜,要寫條款的話,寫都寫不完,于是他們干脆就簽一份簡單的婚約,只有一張紙,而且里面幾乎沒有任何實質條款。
但這并不意味著婚姻雙方不在乎,他們只是采用了另外的辦法——依照社會習俗、社會輿論、雙方的生活習慣等等——來確定婚約的條款和履行。
經濟學家的解答聽起來不那么浪漫,但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很多時候,人們都是在自己身邊找一個比較合適的人就結婚了。婚姻并沒有文藝作品里說得那么浪漫。
知識詳解:《薛兆豐經濟學講義》第087講|婚姻經濟學
09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不斷騰挪,在你幫我、我幫你中進步的
辯題:要不要支持自由買賣生命時間?

(圖源:奇葩說)
事實上,經濟學家之間早就形成一個共識——怎么幫助窮人的共識。他們說:幫窮人的最好辦法,就是以金錢的方式給窮人補貼,同時讓市場發揮它自身應有的功能,而不是直接去干預商品的價格。
經濟學家弗里德曼常年主張在美國實施教育券制度,其實質就是要從補貼學校改為補貼家長和學生。
他的建議是,政府應該向家長發放教育券,讓家長自由擇校,那些能夠在競爭當中脫穎而出,由于教學質量更好吸引到更多學生的學校,就可以憑著家長交來的教育券向政府兌換教育經費。
這種補貼方式的轉換,實際上就給了家長和學生更大的自主權,讓教育體系市場化。
在權衡實物補貼和貨幣補貼之后,我們發現,要真正達到幫助窮人的目的,貨幣補貼是更好的選擇,不僅浪費更小,效率更高,而且還給窮人更多的選擇。
知識詳解:《薛兆豐經濟學講義》第042講|實物補貼和貨幣補貼的權衡
10腦子勞動是流動的,電子技術給腦力勞動提供了一種便利,有的人覺得這是人生的障礙,有的人覺得是人生的機會,就看你自己的選擇了
一個人的收入高低是由什么決定的呢?
員工在一個企業里的議價能力,取決于他在別處的機會。他在別處的機會越多,他在這個企業里議價的能力就越高,因為他隨時可以選擇離開。
而如果一個人在別處的機會已經用盡,目前的收入已經是眾多選擇里最高的了,那么他就沒什么議價能力可言,只能老老實實待在這個企業里工作。
在一個團隊里誰拿多少,是由他們帶來的邊際收入決定的。
工資是由市場的力量、市場的規律來決定的,而不是由老板的慷慨或者貪婪決定的。
知識詳解:《薛兆豐經濟學講義》第095講|收入的高低和節奏由什么決定
11哥哥姐姐是壟斷者,壟斷了家庭成員所有的關愛,所以他根本不需要競爭,他就比較憨。
辯題:父母該不該叫哥哥姐姐讓著弟弟妹妹?
在開放市場里,也有所謂的壟斷者/覓價者。它們的市場支配地位,是通過創新、通過產品的特色、通過消費者的投票來獲得的。
在封閉市場里,也會形成覓價者/壟斷者。那些具有專營權的國有企業,那些受政府保護的專利權人和版權所有人,都屬于在封閉市場里形成的覓價者。
衡量一個市場的競爭程度,主要的一個標準,就是看一個行業的入口處有沒有行政設置的障礙。有,這個市場競爭程度就有限;沒有,市場就是激烈競爭的。一般來說,只要在行業入口處沒有行政設置的障礙,這個市場就是充分競爭的市場。
知識詳解:《薛兆豐經濟學講義》第078講|行業競爭程度不看企業個數
資料來源:
奇葩說·第七季嘉賓分享
薛兆豐著《薛兆豐經濟學講義》,中信出版集團出版
相關閱讀

薛兆豐經濟學講義
薛兆豐 著
用經濟學的思維方式,理解現象背后的經濟邏輯
做復雜世界的明白人
羅永浩、馬化騰、徐小平、劉潤、羅振宇、脫不花等共同推薦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