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南方不敗”一敗再敗,內外夾攻下泰國民主黨還能重振雄風否
因泰國憲法法院近期裁決泰南洛坤府第三選區眾議員、民主黨黨員泰臺·盛蓬在2013年洛坤府地區自治機構領導人選舉中舞弊,即刻失去議員資格,泰國國家選舉委員會3月7日舉行了該選區眾議員補選。盡管只是一個議席的爭奪,不足以撼動乾坤,但執政聯盟兩大政黨——公民力量黨和民主黨都使出了渾身解數。最終,公民力量黨候選人阿亞西·席素萬戰勝民主黨候選人、泰臺·盛蓬的弟弟蓬新·盛蓬,贏得本場選戰,終結了盛蓬家族蟬聯該選區四屆眾議員的神話,也令民主黨在泰國南部最為堅強的堡壘被攻破。
透過這場硝煙彌漫的選戰,可以感受到其背后所蘊含的極為微妙的政治意涵,而民主黨的前景也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

公民力量黨候選人阿亞西·席素萬(左二)在3月7日洛坤府第三選區補選中戰勝民主黨候選人蓬新·盛蓬,贏得本場選戰。
選戰硝煙彌漫,公民力量黨獅子搏兔
此次補選,共有四個政黨參與角逐,分別是執政聯盟第一大黨公民力量黨、第三大黨民主黨、反對黨聯盟成員自由合泰黨(黨魁為前國家警察總監舍利披素警上將)以及剛剛完成注冊8個月的新黨——勇敢黨(黨魁為原民主黨骨干、阿披實政府時期財政部長功·乍迪迦瓦尼)。2019年3月大選中參與本區角逐的自豪泰黨(執政聯盟第二大黨)、新未來黨(已被解散,現為遠進黨)本次均未參加。
3月7日選舉結束后,泰國選舉委員會公布了選舉結果。排名第一的是公民力量黨提名的四號候選人阿亞西·席素萬,得票為48701票。排名第二的是民主黨候選人蓬新·盛蓬,得票數為44632票。排名第三的是勇敢黨候選人薩拉武·素萬拉,得票數為6216票。排名第四的是自由合泰黨候選人阿披拉·拉達納潘,得票數為2302票。
自2019年以來,泰國已經舉行過多次眾議員補選,但本次補選卻顯得極為特殊。這一特殊性主要源自執政聯盟第一大黨公民力量黨的異常表現。
一是打破政壇慣例,與盟友爭奪地盤。泰國政壇各政黨之間歷來遵循某種約定俗成的默契,選區眾議員補選的原則是,原先是何黨的地盤,依然由該黨提名候選人參選,隸屬同一陣營的友黨一般不參與競爭。比如,2020年2月23日舉行的甘烹碧府第二選區眾議員補選,原先占據此席位的公民力量黨派員參選,民主黨盡管在當地具有較強民意基礎,但仍然遵循政治默契,未參與角逐。然而,民主黨的循規蹈矩并未換來公民力量黨的尊重。洛坤府第三選區歷來是民主黨人的堅強堡壘,盛蓬家族在此深耕多年,群眾基礎極為深厚。此次補選民主黨亦是志在必得。孰料公民力量黨絲毫不顧同袍之誼,斜路殺出,與民主黨展開激烈角逐。
二是舉全黨之力助陣選戰,陣容空前強大。為確保獲勝,公民力量黨委派秘書長、總理府常務部長阿努查擔任選舉總負責人,副黨魁、農業與合作社部助理部長塔瑪納擔任前鋒,先期抵達洛坤府,進行選舉動員與民眾聯絡。最令人驚奇的是,投票日前夕,公民力量黨黨魁、副總理巴威上將率大隊人馬南下洛坤,并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競選演講會。平時走路顫顫巍巍、年近八旬的巴威上將破天荒地發表了五分鐘左右的演講,貢獻出自己從政以來的“處女秀”,也正式實現了由一名退役高級軍官向政客的完全轉變。
不僅如此,陪同巴威南下的公民力量黨陣容超級強大,既有現任內閣成員,如“美女部長”、勞工部助理部長納勒蒙,也有人氣極旺的“網紅議員”——“明星級”議員巴妮娜。巴妮娜曾在泰國選美比賽中名列三甲,2019年當選公民力量黨議員。她是巴育和巴威忠實的擁護者,在議會中以率性直言著稱,可謂“語不驚人死不休”。也正因此,她在泰國媒體擁有非常高的曝光率。盡管坊間對她褒貶不一,但是對于洛坤府民眾而言,在現實中見到“網紅議員”確是人生樂事。于是,在街道上、菜市場里、競選演講舞臺前,到處可見巴妮娜被民眾求合影的場景。
此前舉行的歷次補選,公民力量黨最多派出一名內閣成員領銜助選。之前提及的甘烹碧府補選,便是由司法部長頌薩擔任總負責人。本次洛坤府補選,巴威上將親自出馬,塔瑪納、納勒蒙、巴妮娜等“網紅政客”齊齊現身,無疑令洛坤府民眾充分感受到公民力量黨對本次補選無以復加的重視。
當然,其他三個參選政黨亦不遑多讓。“衛冕政黨”民主黨黨魁朱林、勇敢黨黨魁功·乍迪迦瓦尼、自由合泰黨黨魁舍利披素警上將悉數出場,為本黨候選人搖旗吶喊。許久不曾露面的民主黨前黨魁、前總理阿披實,鑒于與盛蓬家族數十年的密切關系,也不遺余力,賣力拉票。

泰國國會。人民視覺 資料圖
內外夾攻下,民主黨大勢已去?
補選結果公布后,民主黨補選總負責人猜查納·德戴喬宣布敗選,盛蓬家族也無奈承認這一結果。但是,猜查納·德戴喬樂觀地表示,盡管輸給公民力量黨,但民主黨此次得票總數超過2019年大選時的33000票,從某種程度上說,也是雖敗猶榮。然而,密切關注泰國政治走向的各主流媒體,無一不為民主黨扼腕痛惜,感慨其大勢已去。
泰國南部地區一直都是民主黨的票倉和大本營,尤其是戰略地位非常重要的上南部地區,比如春蓬、巴蜀、洛坤等地。在歷次大選中,泰南地區都成為民主黨的堅強基石,貢獻了分量極重的議會席位。試舉一例,1995年大選中,民主黨憑借深厚的民意基礎,囊括泰南九成席位(51席中的46席),而民主黨在泰南贏得的總議席數也超過該黨總議席半數以上(86席中的46席)。泰國政壇有一句俗語廣為流傳:“民主黨就算是派一根電線桿去南部參選,也能當選”,足見民主黨在泰南地區的影響之深。
然而,民主黨“南方不敗”的地位在2019年大選中被大幅撼動。此次大選是民主黨有史以來遭遇的“滑鐵盧之戰”。時任黨魁阿披實曾在大選前放出豪言,如民主黨席位低于100席,他本人便引咎辭職。孰料民主黨在2019年大選中僅獲得52席,較之前一次大選議席總數減少了106席,遠低于為泰黨、公民力量黨和新未來黨,從一線政黨滑坡為二線政黨。原本同為民主黨牢固票倉的曼谷地區30個選區中,民主黨只得到1席,而前次大選中民主黨得到23席。盡管在泰南地區民主黨獲得22席,但較之前一次大選的50個議席,影響衰微亦是不爭事實。在沙墩、普吉、陶公、也拉等府,民主黨幾乎顆粒無收,泰南邊境三府11個席位中,民主黨僅獲1席。僅有素叻塔尼、春蓬、攀牙、甲米以及洛坤,成為民主黨“最后的倔強”。此次洛坤第三選區敗選,民主黨在南部地區的不堪困境愈加凸顯。
近年來民主黨不斷式微,既是泰國國內政治生態變化所致,而更重要的原因則是其內部派系傾軋、力量渙散。就外部環境而言,2018年以來橫空出世的軍政府影子政黨公民力量黨,以及以爭奪年輕人群體為主要目標的新未來黨,在很大程度上瓜分了民主黨的傳統勢力范圍。
公民力量黨組建的最主要目標是確保2014年政變上臺的陸軍司令巴育上將能夠在2019年大選中蟬聯總理寶座。巴育之所以敢于發動政變且執掌大權長達5年,與以前阿披實政府副總理素貼為首的“人民民主改革委員會”密不可分。當時,民主黨人為了擊潰他信派系,組織了聲勢浩大、曠日持久的示威游行,導致時任總理英拉不得不提前解散議會舉行大選,而素貼等人又抵制大選,令政局不斷陷入絕境,進而為巴育發動政變上臺鋪平了道路。
巴育執政時期,泰國政治重歸寧靜,英拉政府多位高官因“大米貪腐案”鋃鐺入獄,英拉本人亦遠遁他鄉。在眾多因反對“他信體制”而聚集到民主黨大旗下的泰國民眾心目中,巴育是唯一可以與“他信體制”抗衡的政治強人。所以,在2019年大選中,當阿披實明確表示不支持巴育出任總理之后,許多民主黨的支持者在民主黨和公民力量黨之間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后者,乃至于在民主黨元老、兩度出任總理的川·立派的家鄉董里府,三個選區中有一個被公民力量黨攻破。此次洛坤府第三選區補選后,公民力量黨與民主黨在洛坤府的議席已經打成平手(4:4),反映出民主黨與公民力量黨勢力的此消彼長。
執政聯盟另一重要政黨——副總理兼公共衛生部長阿努挺率領的自豪泰黨,顯然已與公民力量黨在瓜分民主黨傳統地盤上心照不宣。比如,此次公民力量黨派員競逐洛坤府,自豪泰黨非常識時務地置身事外,2019年大選自豪泰黨在該選區獲得的一萬多張選票大多流向了公民力量黨陣營。而政壇黑馬——原新未來黨(現改為遠進黨),則因其銳意改革的朝氣,也對民主黨部分支持者形成了一定的吸引。同樣以泰南作為據點的泰民族黨,在泰南邊境三府問題上推出的政策,比民主黨更有號召力,成為民主黨失去泰南的又一強勁對手。
較之外部政治生態環境惡化更為嚴重的問題是民主黨內部的分裂。近十年來,民主黨內各派系多次內斗,幾至分崩離析。先是素貼派系脫離民主黨,素貼本人與阿披實決裂,與前民主黨副黨魁阿奈·勞塔瑪塔合作組建民眾合力黨。納塔蓬·替素萬、普提蓬·汶納干、薩功提·帕提亞袞以及猜武·塔納卡瑪努頌跳槽加入公民力量黨。隨后,阿披實與瓦隆為角逐黨魁寶座不歡而散,瓦隆退出民主黨后曾一度加入素貼的民眾合力黨,后獨自組建泰忠誠黨,成為泰國保王派領袖。曾經與阿披實齊名,被譽為“民主黨雙子星”之一的功·乍迪迦瓦尼因與朱林競爭黨魁職位敗北而退黨,組建勇敢黨。
民主黨放棄2020年甘烹碧府補選一事也引發元老級人物退黨。2019年落選的議員候選人素威參是民主黨元老級人物、曾在社尼·巴莫政府和川·立派政府均擔任過內閣部長的畢查·莫西袞之子,在當地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和較強的競爭力。民主黨主動放棄這一選區,畢查·莫西袞一怒之下,直接遞交辭職信,退出民主黨。而當下,民主黨現有的51個下議院議席中,也分為若干派系,有部分議員甚至于在今年2月反對黨舉行的針對內閣成員的不信任辯論投票中,拒絕為本黨黨魁朱林投信任票。上述種種,無一不令民主黨內部團結渙散,人才流失,江河日下。
民主黨還有未來嗎?
回顧歷史,泰國民主黨也曾多次經歷過低谷,其所占據的泰南地區不止一次被其他政黨擊破。比如克立·巴莫的社會事務黨、差瓦立的新希望黨都曾在泰南地區與民主黨角逐,并取得不俗戰績。但是民主黨最終都勵精圖治,重振雄風。然而,這次洛坤府補選失利所釋放出的信號,似乎較之以往更為強烈。接下來,在泰南地區還有宋卡、春蓬等地將舉行眾議員補選,公民力量黨很有可能會奉陪到底。民主黨能否穩住陣腳,確保地盤,直接影響著可能在不久之后就會到來的下一屆大選。
近期,泰國政壇形勢的發展不斷將民主黨推向尷尬的境地。2019年大選后民主黨在加入執政聯盟一事上曾經搖擺不定,但最終選擇了與巴育陣營為伍。同時,民主黨堅稱,他們加入執政聯盟的先決條件是修改2017版憲法,這也是他們競選拉票時向選民許下的承諾。不過,隨著泰國憲法法院對修憲一事做出最終裁決,2017版憲法修訂進程大概率會長期延宕,修憲等于正被無限期擱置。一旦此事塵埃落定,民主黨留在執政聯盟內部的合法性便蕩然無存,屆時民主黨將做何種表態,考驗著政黨領導層的智慧。
無論如何,在如今泰國政治的生態環境下,民主黨已遠非公民力量黨甚至自豪泰黨的對手。泰國著名政治評論人初威在他的政治脫口秀節目中預言,就眼下形勢判斷,下一屆大選,民主黨恐怕只能獲得20多個議席。即將到來的4月6日是民主黨建黨75周年紀念日。自成立以來,民主黨6次領銜組閣,5次參與組閣,這在軍人干政文化盛行、文官集團只能在夾縫中生存的泰國已是政治奇跡。倘若下一屆大選結果如初威所料,那么這個泰國政壇歷史最為悠久的政黨便真是氣數已盡,只能淪為政壇上的邊緣小黨,再也不復往日輝煌。
(虞群,國防科技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