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應該如何呵護我們的腸道?
專家簡介:黃東平,同濟大學附屬普陀人民醫院外科副主任、同濟大學附屬普陀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普外科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新一輪上海市醫學重點專科負責人。從事普外科工作35年,擅長開放和腹腔鏡下的胃癌、結直腸癌根治術及其放化療的綜合診治及腸內腸外營養的支持治療。
生命五要素,吃喝拉撒睡!吃喝睡經常被人掛在嘴邊,拉撒就羞于啟齒了,更別提便秘這一黑歷史了。據了解,中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占普通人群的3%~17.6%,年紀越大便秘患者越多,其中女性患病率比男性高,約3:1,也就是說中國約有超過7000萬女性正被慢性便秘“青睞”。而因便秘上廁所一次就需30分鐘左右,那么四十年就接近7300小時,也就是說人生有將近兩年半的時間在廁所中度過。這對于生活節奏很快,工作壓力非常大的社會人而言,不僅是身心的損害,也是對個體時間、精力、財產上的損失。
有過便秘經歷的人估計會對便秘的威力印象深刻,而除了排便困難,羞于啟齒以外,便秘還有什么大招?我們知道:長期便秘,易引起肛腸疾患,如直腸炎、肛裂、痔瘡等;胃腸神經功能紊亂,食欲不振、腹部脹滿、口苦口臭等;易生痤瘡、面部色素沉著、長痘等;煩躁不安、心神不定、失眠等。更有甚者,不堪精神和心理的折磨,選擇自殺。因而便秘非小事,不能忽視和不重視。
香蕉紅薯蜂蜜水治便秘作用有限
便秘也不是排便困難就可以稱之為便秘。其定義為排便次數減少(每周排便少于3次)、糞便干硬和(或)排便困難,其中排便困難包括排便費力、排出困難、排便不盡感、排便費時及需手法輔助排便。按照其嚴重程度可分為輕度:癥狀較輕,不影響日常生活,通過整體調整、短時間用藥即可恢復正常。中度:介于輕度和重度之間。重度:便秘癥狀重且持續,嚴重影響工作、生活,需要藥物治療,不能停藥或藥物治療無效。
而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年齡的增長、不良的飲食習慣,缺乏運動;腸道病變,如炎癥性腸病、直腸脫垂等;精神心理因素,如抑郁癥、焦慮等;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尿毒癥等;醫源性,濫用瀉藥等都是導致便秘的重要因素。
在說到治療便秘小秘訣時,網上的常說的蜂蜜水、香蕉、紅薯、酸奶等飲食方式治療便秘所起到的作用有限,幫助不大。此外,提醒廣大患者不要過度依賴網絡藥方,發生便秘時,應及時去醫院就診,尋求專業治療,以防自我不恰當的治療方式造成腸道神經系統的損害。
同時,在預防腸道疾病方面,國內外相關指南、業內的專家達成共識:腸道健康,推薦每天500克的膳食纖維(綠葉菜)和2升的水。他解釋道,經濟發展后,人民生活水平好了,多吃細糧,導致排泄物在排出體外時,常緊緊的貼在腸壁上并發酵,從而產生一些刺激的物質,形成黏膜細胞的突變,導致癌變的出現。而大量的膳食纖維和水進入人體,大便不粘稠了,就很容易排出人體,不會留在腸道,最終達到腸道健康的目的。
益生菌包治百病純屬“瞎扯淡”
與香蕉紅薯蜂蜜水等作用有限不同之處在于,益生菌在治療便秘過程中是一把雙刃劍,科學專業治療便秘,無往不利;過度夸大擅自使用,則可能害人害己了。據悉,市場上常見的含有益生菌的酸奶對腸道有一定益處,老人兒童常喝,有利于腸道健康。但經過商品化的益生菌,則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定時定量定種類進行補充了。

面對市場上鋪天蓋地而來的益生菌不僅可以治療腸功能紊亂,還能治療老年癡呆、腫瘤等疾病的宣傳。事實上,人體腸道內有三大類細菌,有害、中性、益生。當人體因各種因素造成腸道細菌紊亂,就會出現包括便秘在內的腸道功能障礙綜合征,而益生菌的補充有利于腸道菌群的平衡。
對于沒有腸功能障礙、腸道紊亂的人而言,含有益生菌的酸奶就足夠補充人體所需益生菌了。但對于出現腸道功能障礙綜合征的人而言,則要進行菌群移植,醫生會根據患者自身情況,定量定方法定菌種,再結合其他配套措施,形成完整方案,幫助患者恢復腸道功能健康。
因而,益生菌不是“神藥”,更不能包治百病,患者不能病急亂投醫,也不能諱疾忌醫。
腸功能康復專科用專業建造健康
近年來,腸功能障礙綜合征發病率持續增高,如外科手術后胃癱、腸麻痹等;術后腸粘連、腸梗阻;炎性腸病手術后及緩解期的腸功能障礙等。其治療和康復需要結合腸內外營養支持治療(包括口服營養補充、腸內腸外營養管道放置、管飼營養及腸外營養)、腸功能評估和營養狀況評價,腸道微生態治療、各種藥物治療和干細胞治療以及其他輔助治療制定綜合方案。
但目前國內很少有專業的醫療單位和團隊從事此類疾病的診治與研究,不少患者在家中因為得不到有效的指導和治療導致病情遷延,甚至加重。故而我們(同濟大學附屬普陀人民醫院的新一輪上海市醫學重點專科)團隊在腸內外營養支持治療技術的優勢基礎上,聯合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和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腸康復專業團隊,開展多中心的腸功能康復臨床治療和研究。自此,國內專業的腸功能康復專科應運而生。
據悉,腸功能康復專科目前治療總有效率達85%以上,除用專業化、個性化的方案為病患解決病痛外,著力打造三個數據庫,即病例數據庫、生物樣本數據庫、菌群數據庫,更好地提高治病效率,服務于民,建設上海乃至全國腸功能障礙綜合征診治中心。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