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長三角議事廳|落實《長江保護法》,上海的角色與作為
《長江保護法》是中國第一部流域保護法律,是一部將中國現有資源環境類法規與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緊密在一起的法律,體現了中央對于長江經濟帶建設國家戰略的高度重視,展示了中國解決長江保護多頭管理頑疾的機制創新和安排。《長江保護法》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戰略定位,突出“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基本要求,明確了多種行為的法律紅線、責任主體、懲罰標準、執法機制。《長江保護法》是對政府責任要求最多的法律之一,共有62條有關政府的責任規定,占法律條文總數的65%,特別強調了省級政府在共抓大保護中的責任和擔當。
長江流域環境保護意義重大。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長江流域擁有中國20%的濕地、35%的水資源、40%的淡水魚類種類以及47%的GDP,是中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也是中國經濟重心與活力所在,戰略地位高,科學、高效解決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關系關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然而,長江生態環境形勢依然嚴峻,流域生態功能退化嚴重,近30%重要湖庫處于富營養化狀態,長江生物完整性指數到了最差的“無魚”等級;沿江污染物排放基數大,廢水、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別占全國的43%、37%、43%;固體危廢品跨區域違法傾倒呈現多發態勢、污染產業向中上游轉移風險隱患加劇。從總體上看,長江經濟帶生態文明建設任重道遠,生態環境質量改善仍然沒有告別“靠天吃飯”的境地(見圖)。

2019年長江經濟帶城市環境保護水平空間分布圖(長江經濟帶城市環境保護水平東西差異不太明顯,位于長江干流沿岸的大城市環保水平不高,長江以南城市環保水平略高于長江以北城市,氣候等自然條件差異是主因)
需要特別關注的是,長江口是中國“陸海統籌、河海聯動”的戰略支點,長江口既是長江的“匯”,也是東海、黃海的“源”,是長江生態健康狀態的指示器和標尺。《長江保護法》7次提及長江河口。在第六十條中,明確要求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和長江河口所在地人民政府,維護長江河口良好生態功能。作為長江經濟帶發展龍頭的上海,首先肩負著率先落實、執行《長江保護法》的重任,其次長江是上海最重要的飲用水源。為此,建議:
第一,盡快制定《上海落實長江保護法》的相關配套制度與規定。對于國家流域協調機制,長江保護法規定了該機制的基本功能及協調事項,但對于該機制的組織及運行,除了專家咨詢委員會的設立外還并沒有涉及。因此,上海應該盡快開展對現有相關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建議由上海市發改委、法制局牽頭,做好配套法規、規章、規劃、計劃、方案、標準、名錄等文件的及時修改及廢止。并根據長江保護與發展的重大決策、重大規劃、重大事項與重要工作,并結合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國家戰略部署和要求,進一步明確長江流域協調機制的具體工作內容以及運行方式。
第二,盡快制定長江河口生態環境修復和保護施方案。2020年6月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9年中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東海未達到海水水質標準面積為5.3萬平方公里,劣四類水質海域面積為2.2萬平方公里,同比增加130平方公里,長江口水域污染問題嚴重。因此,建議由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上海環保局、水務局(海洋局)牽頭,聯合江浙兩省相關政府管理部門,制定對長江口水、沙、鹽、潮灘、生物種群的綜合監測,嚴格防范污染物質向長江及其相鄰水域排放,防止海水入侵和倒灌,維護長江河口良好生態功能的具體方案以及聯合行動(協作會商、聯合執法)方案,確保長江口生態環境步入逐漸改善的良性發展軌道。
第三,盡快落實“一江一河”綜合治理方案。黃浦江、蘇州河俗稱一江一河,在上海市建設與發展中承擔著十分重要的使命。2020年8月,上海市規劃資源局公布了《黃浦江、蘇州河沿岸地區建設規劃(2018-2035)》,明確提出了建設世界級濱水區的總目標,并計劃將黃浦江沿岸打造成為國際大都市發展能級的集中展示區,將蘇州河沿岸打造成為特大城市宜居生活的典型示范區。2019年11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上海楊浦濱江時提出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上海市應該對標世界最高標準、對接世界最嚴要求,秉承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互動的理念,盡快清理沿江沿河地區違法建筑、違規活動,創新沿岸水體污染隱患及時發現并消除的新機制,加快黃浦江、蘇州河水質綜合治理力度,提高濱水“步道”配套設施水平,將上海一江一河沿岸打造成為世界未來城市更新發展的樣板。
第四,盡快將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建設推高到一個新臺階。崇明島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沖積島,也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飛路線上一個重要的候鳥遷徙停歇地,崇明島是長江生態環境質量優劣、健康與否的“標尺”。2010年上海頒布世界級生態島發展規劃綱要以來,建設成績斐然,占全球物種數量1%以上的水鳥物種數由7種上升至12種,被國家發展改革委領導譽為“探索了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蘇州西山島、重慶廣陽島等計劃復制崇明生態島建設經驗。建議由上海崇明生態島建設領導小組牽頭,會同上海市發改委、環保局、綠化局、崇明區政府,在前期實現了自然生態健康、社會生態和諧的基礎上,探索綠色制造的新途徑,著力實現產業生態高端的預定目標,確保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在《長江保護法》貫徹落實過程中發揮龍頭示范作用。
(作者曾剛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中國現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研究中心/曾剛工作室主任、上海城市發展協同創新中心主任,終身教授)
--------
“長三角議事廳”專欄由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現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市創新基地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研究中心和澎湃研究所共同發起。解讀長三角一體化最新政策,提供一線調研報告,呈現務實政策建議。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