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魏則西離世5年后,虛假醫療廣告還在害人
原創 見文末 果殼
2021年的3·15晚會剛剛結束,曝光了關于個人隱私、電子產品、食品安全、建筑安全與售后維權等多個方面的問題:
直擊人臉識別,誰在“偷”我的臉?
求職者簡歷被售賣
手機清理軟件將老人推向詐騙深淵
搜索之“病”
又見瘦肉精
追蹤“瘦身”鋼筋
名表維修貓膩多
銹跡斑斑的變速箱
保密協議豈能成為遮羞布
最讓人痛心的是,屢禁不止的虛假醫療廣告依然活躍在大眾的視野中。
今年央視315晚會曝光了網上醫療廣告的亂象:
搜疾病或癥狀名字,出來微商的微信號,被推銷無效“藥物”;
無資質商家可以在網上發布醫療相關的虛假廣告;
向用戶主動推送有針對性的醫療廣告;
搜索公立醫院名稱時會遭遇的種種陷阱;
……
醫療,和每個人的生命健康息息相關;網絡,是這個時代最普遍最重要的信息來源之一。兩者的結合,本該締造出一個更全面更貼心的大眾醫療信息系統。現實中卻出現了一些偏差。
你很可能已經能對虛假醫療信息做到視若無睹。但不要忘了,還有許多對網絡不熟悉的人可能掉入陷阱,付出金錢與健康的雙重代價。
整治互聯網虛假醫療信息是一個長期的、宏大的工作,很可能短期內真的無法完成。在等待網絡清凈之前,我們可以主動武裝自己的甄別能力,在繁雜的互聯網中尋找有用的、可靠的醫療信息。
可靠醫療信息的特征
醫療疑問通過與專業醫生面對面交流來解決是最可靠的,除此之外,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點初步判斷網絡上的醫療信息是否可靠。
內容的信源是什么? 如果一篇文章有明確的出處和作者,其中提到的觀點和數字都注明了參考文獻,那么它更有可能可信。如果信息是多次轉載、出處不明的,就要格外警惕。
信息的發布時間是什么時候?醫學是發展很快的學科,即使是專業文獻,太過老舊的版本也會變得不再可靠。
它會為你提供看起來十分誘人的“治愈方法”嗎?任何宣稱能為疑難雜癥提供“輕松治愈”方案的網站,宣稱“攻克”了某某疾病的療法,都要格外警惕,它們很有可能是騙局。
專業醫生們認可嗎?可以看看主流學術界對它的看法,也可以咨詢一下你的醫生。
搜索出現的信息,下方是否有“廣告”二字?如果有的話,它一定不是你的最佳選擇。

搜索頁面的“廣告”標志
上哪兒找靠譜的醫療信息?
首先必須再次強調,在網絡上查詢醫學信息一定不能替代與醫生面對面的交流,自己對著網上的文章給自己下處方更是要不得。
即使真是100%足夠專業的醫學信息,所敘述的往往也是疾病的一般規律,而疾病的表現有很多個體差異。要想判斷如何診斷、如何治療,還必須要加上醫生的專業經驗和輔助檢查才行。而且,未經過專業訓練的人對某些醫學敘述也可能產生誤解。
此處列出的推薦僅作為參考:
中文
可靠且易懂的中文健康信息相對不是很多。
書籍方面,《默克家庭醫學手冊》作為查詢手冊還比較靠譜,營養方面最權威的建議可以參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
一些大醫院會在網站上提供一些疾病的基本科普信息,例如北京協和醫院、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等,也可作為參考。
食品安全方面,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CFSA)的相關信息可供參考。
此外,世界衛生組織的中文版頁面(http://who.int/zh/ )中也可以查詢到不少醫學信息。
英文
不少政府機構和學術機構都會提供面向大眾的科普信息,例如:
英國國家醫療服務系統網站(www.nhs.uk)提供了很多健康知識的基本介紹和專題文章。另外,他們的網站上有一個專門解析醫學新聞報道的欄目“Behind the Headlines”同樣值得一讀。
MedlinePlus(www.nlm.nih.gov/medlineplus)是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U.S.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提供的大眾醫療信息網站,可以查詢不同疾病、藥物以及膳食補充劑的基本介紹。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www.fda.gov),梅奧診所網站(www.mayoclinic.org),美國疾控中心(www.cdc.gov)等也可作為參考。
能力之外的理解與幫助
對于不熟悉網絡的人來說,不管是藏在互聯網里的醫療廣告,還是小區樓下推銷的保健品,都是更容易誤判的陷阱。這樣的人群中,大多數人的父母和長輩是代表。
除了幫助漸漸年邁的父母和長輩規避網上虛假信息,如何理解他們、與他們溝通,也是我們需要學習的技能。
理解他們的思考方式
他們為什么不能發現保健品騙局?營銷套路太深當然是一個重要原因,但還有一點不容忽略——我們思考方式有差異。
因為認知能力、思維能力、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不同,宣傳廣告上天花亂墜的“術語”,在一些人看來是空洞、毫無邏輯的詞匯,稍微多想就不攻自破;對另一些人來說,都是新概念,難以判斷“靠譜”程度。
營造輕松氛圍
輕松愉快的環境,可以為后續溝通減少阻礙。
舉例子來說。放假回家,和父母聊開心的事——升職加薪,吃嘛嘛香,貓又胖了……父母心情好,自然更愿意接受你的觀點。這時,你可以簡單提一提自己對虛假醫療信息的態度,稍微帶帶節奏。
如果話題轉得不順,也別太執著,可以等下次。
多利用權威信息
想讓父母從理智上認可你的觀點,拒絕夸大宣傳的保健品,是有難度的,需要我們耐心勸說。
如果父母本身已經反對這些虛假廣告,你可以試著讓父母反駁虛假的醫療廣告,找出其中的邏輯漏洞,從而引導他們反對所有類似的虛假廣告。
如果父母的態度模棱兩可,你可以借助主流媒體報道、相關國家機關對相關事件的處理情況。權威信息會幫助長輩們更容易接受你的觀點。
如果父母堅決支持這些虛假醫療廣告,你怎么辦?
妥協附和是萬萬不行的。試試一句話帶過相關事件的最終結果——既用權威的態度取代了自己的立場,避免了對長輩的直接挑戰,他們也會緩和很多。
保持心情平和有耐心
避免產生直接的沖突是溝通的關鍵。只要父母沒有明顯抵觸,你就有很多機會來勸說他們。
一次不成,再來一次。其實,重復地回顧同樣的信息,能夠增加人對信息的思考。見識多了,討論多了,這些不靠譜的廣告很快會被識破的。
虛假醫療廣告,關系的是每個人的生命。靠自己的力量去篩選正面醫療信息,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事。希望虛假廣告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最終為普通人留下一片清凈之地。
作者:窗敲雨,周圍,Iris,owl
原標題:《3·15晚會:魏則西離世5年后,虛假醫療廣告還在害人》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