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點外賣選擇“無須餐具” :禁限塑新規,簡單替代不可取

史上最嚴禁限塑新規落地施行有3月有余,為了解禁限塑新規在長三角消費領域的落實情況,進一步發揮消費側對禁限塑新規的推動作用,長三角消保委聯盟從2020年12月至2021年2月開展了長三角禁限塑新規消費側專題調研。并于近期發布《長三角禁限塑新規消費側研究報告》,結果顯示,禁限塑新規在長三角消費領域推進順利,但現階段的“簡單替代”已成施行堵點。

禁限塑新規支持率高
長三角消費者對“禁限塑”有非常高的知曉度和支持度。調查表明,長三角受訪者中知道“禁限塑”的比例高達92.9%。第三方研究顯示,中國消費者已逐漸將綠色可持續消費理念轉化為實際行動,這種趨勢在長三角更為顯著。
本次調查顯示,長三角受訪者表示非常支持或比較支持“禁限塑”的比例高達90.1%。此外,認為本地“禁限塑”落實情況非常好的受訪者超過了六成。
簡單替代成新規施行堵點
禁限塑新規順利推行,但其背后暗藏的問題也逐漸顯露。長三角消保委聯盟在調研過程中發現,完全靠簡單替代是無法覆蓋紛繁復雜的消費場景和消費需求的。
比如,紙吸管一經推出,便備受詬病,因無法替代塑料吸管,成為行業痛點。有行業統計表明,在我國一次性吸管每年會產生3萬噸塑料垃圾。但替代品紙質吸管因為體驗度差而得不到消費者的認同。調查表明,56.0%的長三角受訪者不愿意使用紙吸管。

而塑料袋的替代品——無紡布環保袋,也在此次調研中發現存在浪費問題。有近三成受訪者表示,會把無紡布環保袋直接用作垃圾袋。雖然,76.4%的長三角受訪者表示家中有環保袋,其中超過五成的家庭有8個以上的環保袋,但42.6%的受訪者表示因為無紡布環保袋“質量差”“難看”而不會在外使用。
餐飲外賣行業每日產生大量塑料垃圾,僅從替代角度提限塑要求,仍會因外賣塑料餐盒帶來的環境威脅與日俱增。調查數據顯示,長三角受訪者中有22.4%表示幾乎每天一頓外賣,59.5%表示一周若干頓外賣。隨著“Z時代”成為消費主力,外賣量增長還會持續。
行為習慣還需進一步養成
調查同時顯示,在禁限塑新規實施前,僅有14.5%的受訪者去菜場買菜時會自帶購物袋,去超市購物時會自帶購物袋也只有32.5%。考慮到長三角城市消費者工作生活節奏較快,很多購物買菜都是在上下班路途中完成的。因此,消費者隨身攜帶購物袋的習慣養成,一方面靠“禁用”倒逼,另一方面還需要各方協同積極引導。
解除消費者顧慮是當務之急
解除消費者的顧慮和擔憂對于禁限塑新規實施也非常重要。
比如,禁限塑新規豁免了基于衛生及食品安全目的,用于盛裝散裝生鮮食品、熟食、面食等商品的塑料預包裝袋、連卷袋、保鮮袋等。但調查表明,因為可接觸食品的塑料袋并沒有相關標識,60.6%的受訪者對商家提供的食品包裝袋是否安全表示懷疑。
除此之外,在四地消保委的體察中,有不少在小餐飲店就餐的消費者對店家提供的重復使用餐具的衛生狀況不放心。
另一方面,消費者在采購可降解塑料袋時,也常常因能力不足遭遇困境。商場、超市和大飯店一般會直接向生產企業定制,而消費者只能通過網絡等渠道購買。課題組通過幾個網絡平臺的檢索發現,“可降解塑料袋”產品很多,印著不同的“可降解”標識,價格差異度也非常大。由于缺乏可比較的信息,消費者無從判斷和選擇。

消費建議
1.消費者需要加強禁限塑新規的理解度和執行力,掌握禁限塑必備的知識。從而根據禁限塑新規每個階段的要求,清楚禁限塑會給日常生活帶來哪些新變化,自己該如何配合。
2.逐漸養成自帶購物袋的習慣。現階段看來,消費者隨身攜帶購物袋的比例較低,還需要進一步注意養成習慣。
3.喝奶茶時如果消費者使用的是紙吸管,建議盡量在兩小時內飲用完畢,飲用時間越短,紙吸管越不易泡軟變形,消費體驗更佳。此外,消費者還可以自行準備玻璃、不銹鋼等材質可重復使用的吸管。
4.無紡布購物袋盡量做到重復使用,避免造成浪費。
5.建議消費者自備餐具,點外賣時盡量勾選“無需餐具”選項,減少塑料制品的使用。
見習記者 | 陳友敏
編輯 | 謝錢錢
原標題:《3·15特刊 | 點外賣選擇“無須餐具” !禁限塑新規,簡單替代不可取》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