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大會址”日記|仿制件復制不簡單,后期污漬也要一一呈現
2017年10月31日,黨的十九大閉幕僅一周,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在廣大黨員干部群眾中引起熱烈反響。
連日來,全國各地前往一大會址紀念館參觀的黨員群眾絡繹不絕,在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他們回顧建黨歷史,重溫入黨誓詞,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澎湃新聞推出“一大會址”日記,派出記者常駐中共一大會址,近距離觀察、感受、記錄會址每天的新聞,講述一大的紅色故事,傳承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
“人生若只如初見”是人們的美好愿望,文物只如初見,卻是文物工作者孜孜不倦的追求。
比如民國時期的機制紙,自然環境下,壽命大多在百余年。如今我們在一大會址紀念館看到的各種上世紀初的紙張類展品,為什么不像經歷了百年滄桑的樣子?
“老化,是生物的自然規律。”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藏品保管部副主任王長流說,對于文物而言,尤其是紙張類文物,最適合的保藏環境是放進文物庫房,恒溫恒濕,甚至放進專門的氣密性較好的存儲柜,將老化速度降到最低。
然而,文物展出雖然能做到恒溫恒濕,但光照必不可少,時間久了,對文物的傷害同樣不可逆。在博物館行業,為了調和展出和保護的矛盾,對部分珍貴文物進行復仿制,是通行的辦法。

復仿制的“泥城之戰”英美作戰方案圖。 本文圖片均為 澎湃新聞記者 鄒娟 圖
“泥城之戰”英美作戰方案圖
開春后,一大會址的工作人員抓緊制作一批文物的仿制件。
大約1平方米的透光工作臺,藏品保管部趙嫣一往往一坐就是半天。這天,她剛結束一張上海小刀會起義時,英美作戰方案圖的復仿制,另一件李漢俊在東京國大學的在學證書的制作,便擺上工作臺。

趙嫣一和她的透光工作臺
王長流介紹,1853年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小刀會響應太平天國運動,在上海發動起義。英法美等國趁火打劫,試圖攫取中國海關主權,決定使用武力迫使清政府就范。1854年4月4日,英美軍隊同清朝軍隊在上海爆發泥城之戰,這張地圖就是當時美英軍隊制定的作戰方案圖,它見證了西方列強侵略中國的罪行。
拿到地圖原件時,藏品部工作人員先分析紙張,選最接近原樣的紙,做舊處理后,在透光工作臺上原樣復制。
“這張地圖,以前裝裱放在一個老式民國照相館里。原件上有鉛筆,也有鋼筆的痕跡,我們都用對應的筆描摩,痕跡要求完全重合。”趙嫣一介紹,描摩結束后,便是地圖細節的仿制。比如,鋼筆墨跡凝結的地方,用細毛筆蘸鋼筆水畫上。原件后期有些受潮、污漬的痕跡,便需要用中國古書畫摩寫技術,結合當時的審美,一一復制呈現。

復仿制時用到的各種筆
李漢俊日本求學時的在學證書
這批仿制件中,除了根據原件制作,還有部分通過高清照片、復印件或影印件進行仿制,這與對比原件仿制,工藝略有差別。
比如,其中有一張李漢俊在東京國大學的在學證書。王長流稱,這張證書,見證了李漢俊當時在日本留學的經歷。李漢俊在日本留學期間,接觸到馬克思主義,并全心研究,期間寫了大量文章發表在國內刊物上,對中國早期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做出了重要貢獻。董必武就曾表示,李漢俊是“我的馬克思主義老師”。現在出版的一些有關文集,收藏李漢俊的文章非常多。1920年,李漢俊與陳獨秀等在上海發起創建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

復仿制的李漢俊日本求學時的在學證書
這張在學證書,送到藏品保管部時,是多方輾轉拍到的一張高清圖片。復仿制時,就需要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確定紙張、做舊程度等。
還有一些復仿制品,送來時只是微縮膠卷,沖印出來就是黑白圖片,工作人員便要群策群力,根據現存的一些同時代文物狀況進行模擬仿真,包括尺寸、外觀等。力求細節、層次和質感與原件最接近。
當然,復仿制過程中,藏品保管部的工作人員面對文物的時間長了,也能看出“有意思”的歷史。
比如,小刀會起義期間英法美的作戰圖,與通行意義上的地圖比例,包括位置標示,都不太一致。因為繪圖者為了方便,很多地方的繪制與衛星地圖對比,完全不成比例。但是此前,藏品保管部復仿制過八路軍繳獲的日本地圖,不管是等高線、細節,還是比例,完全跟衛星地圖吻合。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