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京東去年凈增1.1億活躍購買用戶,全年成交總額2.6萬億
3月11日,京東集團(Nasdaq:JD,09618.HK)發布了2020年第四季度和全年業績。
2020年京東全年凈收入為7458億元,同比增長35%,非公認會計準則下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168億元,2019年全年為107億元。2020年第四季度,京東非公認會計準則下(Non-GAAP)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24億元,上年同期為8億元。
截至2020年12月31日,京東集團全年成交總額(包括自營模式和平臺模式所產生的產品與服務訂單總金額)為2.6萬億,2019年為2萬億,2018年為1.7萬億。
“盡管市場環境依然充滿挑戰,但在公司的長期經營理念和以客戶為中心的價值定位推動下,京東第四季度收入和用戶數量均實現了加速增長。”京東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劉強東表示。
活躍購買用戶達4.7億,全年凈增1.1億
京東零售方面,截至2020年12月31日,京東過去12個月的活躍購買用戶數達到4.719億,全年凈增了近1.1億活躍用戶,超過80%的新增活躍用戶來自于下沉市場。這一數字環比2020年9月30日的4.416億也有三千萬的增長,創造了上市來最高增幅。
這一增速不輸于兩大競爭對手。截至2020年12月,阿里巴巴年度活躍消費者達7.79億,單季凈增長為2200萬。拼多多尚未發布2020年第四季度的業績,在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拼多多的平臺年度活躍買家數達7.313億,第三季度單季增長4810萬。
“用戶群體與場景越來越細分和垂直化,下沉市場、銀發經濟、90后及00后的年輕群體、社區經濟以及即時消費的趨勢,都為我們展開了廣闊的增長空間。”在采訪發布會的電話會議上,京東零售集團CEO徐雷表示,“作為以供應鏈為基礎的技術和服務公司,京東零售將繼續堅持實施供應鏈和技術中臺、全渠道以及開放平臺生態建設三大戰略重點。”
組建京喜事業群發力下沉市場,如何做社區團購?
下沉市場依舊是京東將重點發力的區域。財報顯示,京東集團在近期成立了京喜事業群,以擴大在下沉市場的影響力。
京喜事業群整合了社交電商平臺京喜、便利店業務京喜通和社區團購業務京喜拼拼,此外京東集團還將通過業務合作和戰略投資,加強在下沉市場的供應鏈能力,投資興盛優選即案例之一。
對于當下最熱門的社區團購,雖然推出了京喜拼拼,聲量卻顯著小于美團優選、多多買菜、橙心優選等熱門玩家。在電話會議上,有投資者問及社區團購對京東的影響,徐雷表示,目前整個社區團購主要聚焦在生鮮和消費品(FMCG)兩個領域。
“可以看到,(京東)消費品和生鮮受到社區團購的影響并不大,因為跟消費者的購物習慣、心智以及品單價形成了錯位。一些社區團購商反而希望跟我們部分SKU合作,成了我們以供應鏈的方式去和他們合作的機會點。”徐雷說。
在電話會上,徐雷介紹了京東的增長歷史和方式。他表示,京東最早是通過品類、圍繞“貨”進行擴張,在第二階段是聚焦人群擴張,吸引下沉市場、女性用戶等,現在京東在開始探索線上的去中心化、線下的業務和全渠道。
“這是整個的生意發展邏輯,背后是我們認為能不能在特定的領域里解決消費者的痛點,或者看到更領先的商業方式。”徐雷說,“京東及很多公司歷史都發生過的問題是,只看新進入領域的市場規模,而我們現在是用價值和長期去看是不是值得我們投入和開發創新的業務。”
這一表態,或許能解釋京東目前對社區團購的打法。
京東產發獲華平、高瓴7億美元投資,京東物流擬獨立上市
除了京東零售,京東財報也披露了其他幾項業務的發展近況。
3月10日,京東集團旗下提供基礎設施資產管理與綜合服務的子集團京東產發(JD Property)與華平投資(Warburg Pincus)和高瓴資本(Hillhouse Capital)簽訂了A輪融資最終協議,本次交易融資總額預計約為7億美元。交易完成后,京東集團仍將是京東產發的控股股東。
京東表示,通過憑借華平投資和高瓴資本的行業專長及資源,京東產發將進一步加強其基礎設施物業管理能力,并將定位為高質量基礎設施物業開發、運營及管理的領軍企業。
高瓴資本在投資京東產發之前,曾投資京東另一大重要業務:京東物流。2018年2月,高瓴參與京東物流高達25億美元的融資,幫助京東開展供應鏈和物流渠道優化,這也成為中國物流行業最大單筆融資。
京東物流現正推進赴港上市。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京東物流運營管理超過900個倉庫,包含京東物流管理的云倉面積在內,京東物流總倉儲面積約2100萬平方米。
2月16日,京東物流正式向香港聯交所遞交招股申請,成為京東數科(現京東科技集團)、京東健康之后京東集團又一家沖刺獨立上市的子公司。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