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申花又一超新星要覺醒?熱身賽破兩年球荒,鋒線感覺回來了
如果有人問你覺得中超聯賽拼的是什么,相信不少球迷都會說是外援。的確最近十幾年,尤其是金元模式開啟這十年,中超聯賽拼的就是外援。我們的俱樂部其實非常現實,就是想要好成績。而取得好成績的方法就是引進強力外援。最開始我們就是在鋒線上下功夫,總是選一些有身體且速度快沖擊力強的外援,因為他們能輕松地在反擊中解決進球的問題。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的之前非常喜歡大腳找前鋒的原因了,因為我們的前鋒個人能力強,一個人就能把進球的事兒辦了。

而后來進入到金元時代,我們的俱樂部更有錢了,也更有野心了。他們深深地知道光有外援前鋒走不了太遠,要想成為強隊整個中軸線都要強大起來,比如有一個中場大師做前腰,有一個全能型的后腰給中場支持,并且加上一個頂級亞外中衛,這樣陣容就完美了,也是成為一個中超豪門甚至亞洲豪門的必備。

然而這樣俱樂部成績確實好了,但是我們的中國球員卻徹底被邊緣化了。他們為了生存不得不習慣打輔助,只做給外援傳球和協助防守的簡單工作。久而久之能力大幅下降,而且90-00初這幾代球員正好趕上外援泛濫的中超,甚至他們從一開始就沒有踢上過中軸線,更不要提成長了。所以這也是國家隊中軸線缺人的重要原因。所以如果再不加以控制,中國足球的水平不但不會因為花錢而提高,反而會越來越差。

所以這幾個賽季我們的足協一直在引導我們的俱樂部少購買大牌外援,多使用本土球員,尤其是本土年輕球員。希望我們中國足球的年輕一代能夠獲得機會,更快地成長起來,接班現在的國足。尤其是去年年底我們的足協頒布了史上最嚴格的限薪令,對于外援和內援的年薪全部進行了限制,另外還對俱樂部的總支持進行了限制,這樣就讓操作大牌外援的空間幾乎為零了。

所以說未來中超聯賽拼的是什么?答案其實就很顯然了,那就是本土球員,尤其是本土的年輕球員,因為他們意味著球隊的未來,也意味著中國足球的未來。所以未來年輕本土球員的表現就會備受關注,而他們也會獲得更多的機會。而最近就有一個曾被我們寄予厚望的年輕球員表現不錯,似乎讓我們看到了他再一次爆發的希望。這個球員就是目前效力于上海綠地申花的22歲的小將劉若釩。

劉若釩出自我們都很熟悉的根寶足校,根寶足校培養了幾乎一整套國家隊的陣容,比如武磊、顏駿凌都是根寶足校出品,上港18年奪冠的主力陣容也是根寶出品。可以說大家對于徐根寶的眼光是非常相信的。而當時劉若釩就是根寶足校99-00的佼佼者。當時劉若釩來的時候,徐指導看到他的表現就免除了他所有的費用,并在此后和他簽了十年的長約。而且99年出生的劉若釩一直跟隨97-98年齡階段的球員訓練,也能在各項賽事中經常拿到最佳射手。而在1999這個年齡段,劉若釩進球數很多,球迷戲稱他進球如麻,所以給他起了個外號叫“劉如麻”。

而當時申花俱樂部也是看中了劉若釩的潛力,把他挖到了申花。而且在2017賽季,就給了年僅18歲的劉若釩上場機會,可以見俱樂部對于劉若釩有多重視。而在2018賽季,劉若釩實現了職業生涯的小高峰,他成為了球隊的主力U23,各項賽事為球隊出場27次,其中19場首發,在中超打進一球,并送上一次助攻。

然而此后劉若釩很快陷入了低谷,因為持續的傷病問題,讓他狀態不佳,也很快在申花失去了比賽機會。后來在2019賽季只為申花出場了5場,其中1場首發,沒有進球和助攻。到了2020賽季,劉若釩被租借到了天津泰達隊訓練,雖然在泰達隊打上了比賽,為球隊出場17場14場首發,但是仍然沒有收獲進球和助攻。不過在中超賽季結束后,他被申花召回踢了亞冠,在申花1:2不敵東京fc的比賽中,劉若釩送上了一個助攻。可以看出,有了更多比賽機會,劉若釩的狀態好了很多。

但是還有很多劉若釩的球迷問他著急,畢竟作為一個前鋒,進球是主要責任,所以劉若釩還是需要盡快找到進球的感覺。而最近似乎好消息傳來了,就在3月10日這一天,申花同上海01全運隊進行了一場熱身賽,以徐皓陽、何龍海、馬鎮等年輕球員為主的申花,最終憑借劉若釩和徐皓陽的進球,2-1擊敗對手。雖然這樣的勝利似乎微不足道,但是至少劉若釩破了自己的進球荒,他似乎找到了自己作為鋒線殺手的感覺。

不得不說,劉若釩如果重新覺醒,對于申花隊來說是個好消息,畢竟進球不能只靠巴索戈和金信煜,本土球員需要找出來承擔責任,幫助球隊取得勝利。你看好劉若釩新賽季能夠爭取到主力U23的位置嗎?你覺得他最強的競爭對手是誰?歡迎朋友們在評論區一起討論!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