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馬上評|最高法“全媒體直播”:下沉普法、實力圈粉
310萬粉絲的快手主播和最高人民法院會有怎么樣的碰撞?
3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辦2021年全國兩會《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解讀系列全媒體直播訪談第二場活動,最高法審判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劉貴祥在直播現場解讀工作報告,詳解了人民法院充分發揮審判執行職能作用,弘揚“言而有信”,嚴懲各種欺詐行為。
直播期間,作為網絡主播代表快手主播“幫主阿速”——呂素鵬通過視頻連線為人民法院工作點贊。之后,最高法在官微上感謝了“幫主阿速”的 點贊,并表示:“近年來,人民法院創新推出失信名單、限高令、網絡查控系統,加強強制執行力度,嚴厲打擊各類詐騙行為,此次最高法工作報告提嚴懲碰瓷,一切舉措都在切實保護誠實守信方的合法權益。讓守信者得到激勵,失信者受到制約。”
最高人民法院這次選擇“全媒體直播”解讀工作報告,這種形式相當接地氣,特別是還和草根平臺播主做互動,體現了國家最高審判機關司法為民、普法親民的態度,也說明最高法在工作報告談到誠信建設、打擊碰瓷得到了民間的熱烈回應。
普法的渠道,越來越下沉,越來越能夠精準觸及到“目標用戶”,最高法的《工作報告》也越來越貼近普通人的現實生活,幫大家解疑釋難,成為真正的“人間指南”。兩會上有中國法治發展方向的大格局,也有民間關心的“小日子”,有了法治的大格局,才能保障“小日子”有滋有味,對未來有穩定預期。
在直播現場,劉貴祥專職委員還特意提到了民間意見很大的“和稀泥式審判”,亮出最高法的鮮明態度:堅決防止“誰鬧誰有理”“誰受傷誰有理”等和稀泥的做法,“讓司法有力量、有是非、有溫度,讓司法更貼近人民群眾的樸素情感,更符合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善良風俗”。
可以看到,“誰鬧誰有理”“不能和稀泥”這些帶有辣味的網言網語,也逐步走進最高法院的工作報告、相關的案例指導當中,網友和中國司法政策的良性互動越來越頻繁。就像周強院長之前提到的,人民法院通過一系列案件的審理,破解長期困擾人民群眾的“扶不扶”“勸不勸”“追不追”“救不救”等法律和道德風險。這些現實的問號,正是網友一直希望最高法給一個“標準答案”的地方。
事實上,司法機關和草根民意的互動,正變得越來越通暢,這些年網民在網上搬的磚、吐的槽,司法機關都在聽、都在記,其中合理的部分也在被吸納為司法政策。之前網民的話可能說得有一些刺耳,但理不一定糙;草根立場未必高端,卻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司法機關愿意和網友交流、碰撞,本身就體現中國司法為民的態度,體現了人民司法的溫度。
3月10日,最高法的《工作報告》解讀系列全媒體直播訪談進行到了第5場,羅翔、羅永浩的“雙羅組合”作為“流量天王”也出現在直播預告片中。從這一場接著一場的“全媒體直播秀”可以看出,最高審判機關的姿態越來越親切,態度越來越親民,希望能將一手司法政策觸達到“基層用戶”那里,幫助普通人解決“扶不扶”“追不追”等現實問題。這種下沉式普法,是在聚攏中國的法治共識,也是司法機關的實力圈粉。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