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劉懷平代表:建議推進工業排污企業實行環保設施第三方運維
早年,“誰污染,誰治理”的理念可謂深入人心。如今是“誰污染,誰付費”,也就是付費請第三方來進行科學治理,這也是我國通過市場化手段,促進環境污染治理水平提高的重要舉措之一。
今年的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環保產業協會副會長、昆岳互聯環境技術(江蘇)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懷平提出,目前,我國環境治理第三方運維模式還處于早期階段,環境基礎設施的運行質量尚未跟上投入的水平。
劉懷平認為,原因有多種,比如企業環保設施投入大、要求高、工藝復雜,環保管理和運行人員的技能與知識結構無法適應。還有,環保設施第三方運維服務未形成行業規范,缺失政策支撐,等等。
這就導致,目前排污企業存在環保基礎設施運行不穩定、故障處理不及時、運行維護成本高等問題,以及偶有排放超標、數據造假、二次污染等現象。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從劉懷平代表處獲悉,他建議,要有序推進工業排污企業實行環保設施第三方運行維護,建立第三方運維實施方案,培育第三方運維市場。
同時,建議制定《環保設施第三方運行維護行業標準》,規范市場,對第三方運維企業的企業規模、從業人員、相關業績等方面提出要求,更加專業化。
劉懷平建議,對《環境保護法》進行修訂,實現排污企事業單位與第三方運行企業的“雙體同責”,即采用環保設施第三方運行的排污企事業單位出現環境污染事件的,環保設施第三方運行企業與排污企事業單位承擔同等法律責任,并根據情節嚴重將環保設施第三方運行單位納入行業“黑名單”。
他還建議,從政策上支持環保產業互聯網平臺建設,通過產業互聯網平臺的建設,從環境設施智慧化升級、運行工器具智能化、管理系統的智慧化等方面實現創新,提高環境基礎設施運行效率,實現行業知識共享、設備故障的預警預測、環境基礎設施運行成本降低以及環境監管溯源等。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