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與生命賽跑:全國人大代表呼吁加強院前急救體系建設
院前急救是與生命賽跑的過程,關乎群眾的生命安危。
“目前我國急救網絡建設、公眾急救素養水平與發達國家有很大差距。”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溫州市鹿城區松臺街道桂柑社區黨委書記柯建華對此感到憂慮。她告訴澎湃新聞(www.kxwhcb.com),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她向大會提交了《關于加強院前急救體系建設的建議》。
柯建華指出,亟需充分整合資源,加強院前急救體系建設,并努力提高社會公眾的自救互救能力。她給澎湃新聞記者列舉了一組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的統計數據:我國現有心血管病患者3.3億,每年發生心臟性猝死54.4萬例,平均每天有近1500人死于心臟驟停,80%猝死發生在院前。
“對一些危重癥病患來說,實施院前急救在很大程度上直接關系到他們的生命能否延續的問題。”柯建華表示,盡管早在2013年,原國家衛計委頒布的《院前醫療急救管理辦法》就曾對院前醫療急救網絡建設、公益性質、救護車配置、醫療救護員設置、相關執業規范等提出了制度化、標準化的要求,但從現實看,我國院前急救體系的建設與實際急救需求之間,仍然存在巨大差距。因此,她呼吁加快推動院前急救條例的出臺,為院前醫療急救體系建設提供法律支撐。
柯建華呼吁,要加快落實“救命神器”AED的配置。AED作為一種便攜式醫療設備,能夠搶救心源性猝死患者。“從全國情況來看,我國AED安裝數量還遠遠不夠,而且分布很不均衡,大多數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大城市。”
此外,柯建華還提出要加快形成院前急救整體宣傳氛圍。多途徑向社會公眾宣傳急救的必要性和基本知識技能,提高群眾對應急救護知識和技能學習以及AED使用的認知程度,提高公眾的急救意識和自救互救技能。
“院前急救”的議題也引起了另一位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蕪湖市中醫醫院急診內科和老年病科主任張榮珍的關注。在她看來,目前我國的院前急救體系需要加強人才建設。為此,她在今年“兩會”上,向大會提交了《關于設立“院前急救”醫療衛生職稱晉升系列的建議》。
“院前急救存在專業人才匱乏、急救醫生專業晉升無望、急救人才流失現象嚴重等問題。”張榮珍告訴澎湃新聞,醫療衛生職稱晉升無“院前急救”系列,不利于院前急救隊伍的建設。
張榮珍建議,在衛生專業職稱晉升系列中,增加“院前急救”專業初級、中級和高級系列;建立“院前急救”專業職稱考評標準,強化急救能力和急救業績;“院前急救”職稱待遇僅在其從事院前急救工作期間以及按照政策高齡轉崗時享有。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