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升級教育理念,不做焦慮爸媽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人類社會的發展與進步自始至終少不了母親的身影。當代的女性除了家庭,許多還要在職場打拼,所以她們會面臨來自職場和家庭的雙重壓力,在我們歌頌母愛的同時,也更關心對母職、夫妻關系、女性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問題。為此,在“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期間,志達書店和閔行區吳涇社區依次開展了由上海遠東出版社聯合悅悅圖書和鐘書閣組織的精彩有趣、干貨滿滿的智慧父母成長系列活動,在此系列活動中,各位家庭教育專家分別就家庭之愛、情緒管理、學習能力、過度教養、權利邊界等幾個方面,與家長尤其是女性家長分享他們的心得。
3月7日、8日,上海開放大學人文學院教師、教育學博士、上海市學校心理咨詢師、“智慧父母成長手冊”作者之一李愛銘博士為專門為女性家長帶去兩場“不做焦慮媽:當代父母心理成長”的講座。作者李愛銘博士就教育焦慮問題向在場聽眾分享自己的心得。教育焦慮是現代社會的熱點話題,李博士認為,適度的焦慮不僅是正常的現象,而且有助于提高父母教育孩子的積極性和責任感。然而,隨著社會發展,父母的教育焦慮正在不斷放大,過度的焦慮壓迫著父母尤其是母親的身心,妨礙著孩子的健康成長和幸福家庭的建設。
怎樣的焦慮是合理的、有益的焦慮?怎樣的焦慮又是過度的、有害的?李愛銘博士指出,家長再焦慮,也要做到“三不”,即:不拔苗助長、不越俎代庖、不控制孩子。如果家長做不到這“三不”,就說明家長的焦慮可能過度了。
過度焦慮何以形成?李愛銘博士指出,隨著社會發展,父母的社會角色變化和教育方式的轉型升級,是促進了父母教育焦慮的升級。以母親為例,過去的社會男主外、女主內,女性主要負責家務和照料孩子,而現代社會,女性既要做一個好母親、好妻子,還要在職場上奮斗打拼,做一個獨立、自主的女強人,這樣的多元角色,在豐富了女性的人生價值的同時,也加重了女性肩膀上的擔子。同時,信息社會的發展,帶動了教育升級,也對家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代教育理念重視素質教育和個性化教育,這在豐富了教育內涵的同時,也要求父母越來越多地參與到孩子的個性化教育中。父母作為學校教育的輔助者,工作量增加、難度增加、工作形式更多樣,李愛銘博士將新時代教育模式對家長的要求概括為“五項全能”:制定教育方針的決策者、教育過程的實施者、孩子學習的輔導者、為孩子篩選學習資源的信息員、孩子成長的陪伴者。
面對多元角色的壓力,面對“五項全能”的高要求,父母如何避免焦慮過度膨脹,進而妨礙孩子成長和家庭建設?李愛銘博士指出,家長要做的,首先就是終身學習。終身學習應當包含哪些方面?面對“多元角色”和“五項全能”的高要求,李愛銘博士提出了家長終身學習的“五懂”目標:懂職場生態、懂家庭關系、懂現代教育、懂性別角色、懂自我成長。
同時,家長應該調整心態和認知。多元角色之間難免會有沖突,追求樣樣高分并不現實。在自己人生的不同階段、在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不同角色應有所側重,不給自己過度壓力。同時,擺正教育理念,不給孩子過度壓力。家庭要清楚地意識到,信息社會,販賣焦慮正成為越來越多人的“財富密碼”,同時,越來越發達的信息傳播渠道,使得人與人之間的攀比從過去的親戚朋友圈,迅速擴展至整個互聯網。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們所接收到的信息都是經過人為篩選的,被社會上的信息所裹挾,被“別人家的爸媽”“別人家的孩子”所綁架的父母,是難以得到幸福的。只有端正心態,不被他人裹挾的父母,才能培養出健康的孩子,建設幸福的家庭。
李愛銘博士還呼吁,幫助家長克服教育焦慮,幫助孩子健康成長,不僅僅是家長的責任,還需要學校和社會的共同努力。家長和學校應當積極溝通,建設有效的家校協同機制,家校共育,教育才會更高效。社會也應當完善響應的社會服務,為渴望學習的父母提供更多更優質終身學習的平臺,為疲憊的父母提供可靠的家政服務資源,為兼顧職場和家庭的父母提供更健全的法律保障等等。
現場很多母親帶著孩子一起非常認真地聆聽了李博士的講座,并就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問題與李博士進行了熱烈的討論,也有家長現身說法,分享了她們在家庭生活中克服焦慮的各種經驗。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幸福,社會才能和諧。“智慧父母成長手冊”并不僅僅關注家庭教育,而是把提升家庭教育水平視作建設幸福家庭的重要手段?!爸腔鄹改赋砷L手冊”系列活動將持續一個月,后續還有多位教育界的專家、“智慧父母成長手冊”作者為大家帶來如何提升家庭的學習能力?養育孩子如何去“嬌貴化”?家庭成員之間怎么相處更科學?父母如何做好孩子的港灣等這些大家普遍關注的問題。我們真切的希望,廣大家長能從中收獲教育的智慧,更進一步的是建設幸福家庭的智慧。
“智慧父母成長手冊”叢書由上海家長學校組織專家團隊,與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遠東出版社共同打造的一套多學科、多視角、多層面研究并指導家庭教育的叢書,以豐富的案例、實用的建議、扎實的理論幫助廣大家長更好地解決面臨的家庭教育困惑?!爸腔鄹改赋砷L手冊”叢書共五本,關注父母的成長啟迪和智慧生成,側重傳遞家庭教育與指導中“愛”“情”“智”“養”“權”的意識激發和能力培養,指導家長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成長為“智慧父母”。每本書均聚焦家長關心和熱議的20個家庭生活故事,以案例、分析、策略三個層次逐步推進,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體系拓展延伸,充分體現了好看、實用、深刻的特點。叢書同時在阿基米德和喜馬拉雅上推出音頻版,使閱讀更多元。
愿父母們好好學習,孩子們天天向上。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