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解讀政府工作報告|如何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
3月5日,政府工作報告中的2021年重點工作部分提出,進一步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題,并且提出2021年務必做到小微企業融資更便利、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同時報告中還提出,引導銀行擴大信用貸款、持續增加首貸戶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近年來,小微企業融資問題一直是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的重點熱點問題。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加大支持中小企業發展作為2021年八大重點工作任務之一,小微企業的韌性與活力是中國經濟韌性的重要基礎,是保市場主體、保就業的主力軍,是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的關鍵環節。保持小微企業韌性與活力的關鍵在于解決小微企業融資問題。
同時,小微企業融資問題也已成為一個“老大難”問題。小微企業融資來源主要為銀行貸款,貸款過程中銀行與企業之間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小微企業數量大、規模小、地理位置較分散,導致銀行獲客難度大、成本高。再者,傳統銀行風控過程中,主要的辦法是根據企業財務數據、可抵押固定資產或者政府擔保來確定,但大部分小微企業作為“三無企業”,使得銀行面對小微企業往往束手無策。以往政策普遍包含兩方面:一是監管層要求銀行等金融機構增加對中小微企業的貸款,例如銀保監會發布的“三個不低于”政策,要求金融機構每年給小微企業的貸款比例必須加大。二是整治亂收費、降低貸款利率,從而降低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但從銀行角度看,貸款利率太低意味著無法做到市場化風險定價,從而增加潛在的金融風險,這樣就會降低銀行增加小微企業貸款的積極性。
如何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賽迪顧問給出以下建議:
第一,增大資本供給主體數量,適當降低資本準入門檻,增強資本市場供給主體競爭。在“十四五”期間,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以開放促改革,以市場化改革促更大開放,形成金融業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新格局。允許國際金融機構有序參與中國中小微企業融資活動,逐步擴大企業信貸、直接融資、供應鏈金融、消費金融等各類金融服務的開放程度,促進金融服務提質增效。
第二,讓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與風險定價中發揮更大作用。一是擴大利率市場化的改革,讓銀行能夠按照市場化原則進行金融風險定價。二是鼓勵銀行等金融機構利用線下調研信息、線上大數據等方法,創新風險評估模型,將一些地方性中小銀行和新型網絡銀行的成功經驗,推廣到整個銀行部門,甚至是整個資本市場。
第三,在產業數字化基礎上,進一步打造針對小微企業數字化的產業金融或供應鏈金融場景,將此作為未來小微企業融資的重要路徑。加大產業金融領域的投資,探索業務模式的創新,金融資源配置適度向小微企業聚集的制造業傾斜。
第四,加大力度發展普惠金融,為小微企業等市場主體提供更有效的金融支持。進一步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優化融資結構,積極探索投貸聯動等多種金融手段的結合,建立覆蓋企業創新發展全生命周期的融資服務體系。
(作者李振系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分析師)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