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當企業遭遇至暗時刻,管理者需要有這兩點特質
聽到“海昌”兩個字時,你的第一反應是隱形眼鏡還是海洋公園?如果你的答案是后者,這也許會令中歐EMBA校友張建斌感到欣慰。從2012年弘毅投資海昌海洋公園,到2019年正式入職,張建斌都在積極地為這家主題公園進行戰略布局,這也保證了海昌即便在疫情來臨時也能從容應對。這位擁有23年工作經驗的管理者是如何經營一家海洋公園的?帶著這個問題,張建斌的同班同學、上海一條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李暉(中歐EMBA2019)與他進行了一場對談。在張建斌看來,做企業最重要的個人特質就是時刻保持好奇心,同時還要在面對挑戰時擁有頑強的意志力。

01
工作23年,遭遇職場至暗時刻
“人一輩子總是要碰到這種事的,我以前也沒有什么至暗時刻,在2020年趕上了?!?在上海前灘一幢大廈的辦公室中,身著西裝的張建斌感慨道,“這是我從業以來壓力最大的一年。我們上半年虧損近9個億,盡管真正的旺季在下半年,但是對一個上市以來一直盈利且每年都保持較快增長的行業頭部企業來說,還是影響很大的一個事?!?/p>
張建斌是海昌海洋公園控股有限公司的CEO,主要工作一是負責公司的日常經營管理,二是在董事會的領導下制定公司的發展戰略。他正式入職海昌,是2019年1月1日的事,但早在6年多前,他作為投資方弘毅投資的代表,就開始負責海昌海洋公園的投后管理,兼任了海昌海洋公園控股有限公司的副總裁。
但僅入職一年,張建斌就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文旅行業遭受重創。在張建斌看來,主題公園比那些擁有名山大川的自然景區影響更大,因為前者不僅人流密集,而且還有大量封閉型室內場館。就拿海洋公園來說,即使是閉園也要對生物進行保育,這就需要大量的水、電、餌料和醫療物資等基本維生要素。
“當時正值春節黃金周,大家都沒意識到情況有那么嚴重。大年初一我們就開始開會,每天開疫情的應對會,一直到3月份,才改成每周開會,到現在還是這樣。高管們一起對整個疫情的影響進行分析判斷,制定應對舉措?!?/p>
疫情期間,海昌負責生物保育的年輕員工還要回來上班,公司需要親自向他們的家人解釋,這給張建斌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不僅如此,去年4月公園陸續開園后,人流量因為疫情的防控一直上不來,公司的運營成本依舊很高。因此,公司的現金流沒法做到平衡,資金的管理需要非常精準和嚴格。
張建斌坦率地表示,當時最主要的問題還是現金流壓力過大,公司不得不在疫情期間根據工作量的減少做了階段性的薪酬調減,“我們需要去跟大家解釋和做工作,對費用也做了一個相對極端化的控制,大家有很多該做的事沒法按原定計劃推進,當然也有不理解和抱怨……” 不過,在張建斌看來,自己身處的行業和公司產品的基礎都很好,利潤的虧損在后期可以掙回來。
02
長期激勵計劃,人才戰略的關鍵
弘毅在2012年投資了海昌,當時張建斌到海昌帶著兩項任務:一是優化治理機制和管理體系,以達到上市要求;二是負責營銷的工作,核心是提升業績、強化品牌,說直白點就是讓消費者聽到“海昌”兩個字時,能馬上對應出海洋公園,而不是聯想到隱形眼鏡。
2014年,海昌海洋公園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那一年,海昌的業績增長很快,城市布局也都是在中國未來經濟和人流增長速度較快的城市,產品的獨特性又比較強,一切都進展順利。由于當時的主要任務是要在未來保持持續增長,讓投資者認識到這是一家有價值的企業,所以建斌就繼續留下跟進輔導海昌的項目。
上市之后,海昌第一個重要的動作是做管理層的長期激勵計劃。2015年后,隨著萬達、融創等大地產入局文化旅游行業,他們有大量的資金儲備,可以用前所未有的高工資來“挖人”。但海昌不同,它通過以長期激勵為核心的綜合人才保留機制,把絕大部分核心管理人員都保留了下來,因此在那種“挖角”之下,人才也沒有大量的流失。
長期激勵計劃既照顧了一直跟著海昌奮斗多年的原有骨干,又吸引了愿意跟著公司一起成長的年輕骨干,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了核心技術和管理隊伍的相對穩定。

接下來,公司對基礎薪酬做出調整。當時海昌的薪酬相對偏低,需要逐步向市場水平靠攏,但大投資方的快速進入導致市場薪酬出現一個剪刀差——從外邊招新人薪酬很高,而與公司一起成長起來的員工反而薪酬偏低。為了改變這樣的狀況,公司制定了一個三年薪酬調整計劃,根據業績表現逐年提升薪酬水平,讓新老員工的待遇逐步“接軌”。
此外,海昌還將激勵與業績掛鉤得更加緊密,“項目核心管理團隊,主要是總經理和副總經理,公司對他們的激勵曲線是非常高的,你只要做得好,獎金是不封頂的?!?/p>
03
做企業要有好奇心和意志力
能夠一次又一次化解危機,與張建斌豐富的履歷不無關系。1997年,從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畢業的張建斌被分配進一家國企,但進去之后他發現公司業務發展得四平八穩,人才都擠在一起,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出頭,因此他只待了三個月就辭職了。
張建斌真正意義上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互聯網公司國聯在線,這家由IDG投資的企業核心業務有兩大塊,即互聯網商業接入和互聯網教育——國聯網校。當時,國聯網校與101網校齊名,是中國比較早的互聯網教育形態,這段經歷對他后期的業務創新思維影響深遠。
1999年,張建斌進入聯想集團,負責官方網站的規劃和運營。大概一年之后他轉入銷售部門,主要活躍在渠道、大客戶、產品營銷三大前端業務板塊。在聯想期間,公司并購IBM的PC(個人計算機)業務,以及成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TOP贊助商,這段工作經歷令他印象最為深刻。
2010年,張建斌前往聯想控股旗下的PE投資企業——弘毅投資。張建斌坦言,自己轉行是因為在PC行業待得太長而“缺少刺激”,并且PC行業已發生巨變,他也需要通過轉換自己的職業生涯來找到一些更有趣的事。于是,張建斌將目光投向了投資行業,“這個行業最吸引我的是可以接觸到的行業特別多,還有機會與杰出的企業家進行深層次的溝通和碰撞,對自身的能力和視野有很大的提升。”

從2010年到2019年,張建斌做了8年多的投資,這里面融投管退的環節他幾乎都參與過,但主要的精力還是在管這個方面。在此期間,他做了20多個項目,其中既有民企也有國企,行業分布廣泛,有零售、制造、汽車電子、文化傳媒、醫藥、IT等等。
“我覺得最重要的特質就是要有足夠的好奇心,這是能夠讓你長期堅持下來走得更遠的東西。”談及做企業最重要的個人特質,張建斌總結道,“另外,還要有頑強的意志力,有些時候大家面臨的困難都是差不多的,最后誰能咬牙挺住誰就能把握成功的關鍵。”
04
中歐追夢人,也是首席娛樂官
還在聯想的時候,張建斌雖然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但依然有兩方面的缺憾,一是深入了解的行業太少,過于聚焦在一個行業;二是,即使做過很多職位,但自己只做了價值鏈中的一部分,相對比較窄,對企業價值創造和兌現的認知并不完整。
“我自己的感受,越大的企業其實你交往人群的面越窄,多元化程度反而不夠,因為企業足夠大,公司內、行業內的朋友夠你交往的,很容易陶醉在這個狀態之下,沒有動力往更外部的世界去拓展?!?/p>
當時,張建斌意識到這樣的人生不夠豐富,他打算為自己多開幾扇窗,去見識更廣闊的世界,因此希望前往中歐攻讀EMBA課程。但由于2010年轉行去做投資,事業進入了不同的賽道,新的業務撲面而來,讀書的事就擱置了。
進入中歐已是近10年后的事。超乎張建斌想象的是,中歐的學習氛圍濃厚、學霸頻現,“現在這些同學大部分比我要小七八歲左右,這對我來說是個好事,能讓我保持年輕心態和激情。”當然,最令他印象深刻的還是“紅楓路體育學院”,原本就很喜歡運動的他在這里十分適應。
“我希望在中歐結識一幫后半生能一起無拘無束、談天說地的同學。大家價值觀相近、有趣,并能夠保持積極陽光的狀態,對人生的思考能更深刻一些?!?/p>
在忙于事業和學業的同時,張建斌也積極地經營著自己的家庭。建斌的妻子是大學低他一屆的同系學妹,帶著兒子生活在北京,所以他每周末都要盡可能地趕回北京,“當年我們在學客戶服務的時候,說關鍵時刻很重要,我覺得周末就是我家的關鍵時刻?!?/p>
在家里,張建斌主要負責設計娛樂節目,比如去哪玩、怎么玩。他會設計一些全家都感興趣的高頻互動節目,哪怕只是一起跑步。有一年,建斌帶著妻子去迪拜旅游,他覺得自己做得最對的事情就是背著沉重的單反相機,全程精神飽滿為妻子甘當攝影師,“這樣一次特別愉悅的體驗,大概能彌補因為工作而不能時刻陪伴她的時光。”
來源 | 四海一家4ever(中歐EMBA2019上海4班公眾號)
作者 | 李暉
原標題:《當企業遭遇至暗時刻,管理者需要有這兩點特質》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