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民建中央建議:推進歷史文化街區改造,打破“千城一面”
2021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澎湃新聞(www.kxwhcb.com)從民建中央獲悉,民建中央將向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提交《民建中央關于推進歷史文化街區改造提升培育城市消費增長點的提案》(以下簡稱:提案),建議全國推進歷史文化街區改造,以此提升培育城市消費增長點。
上述提案稱,全國許多地方都建有“第一街”“步行街”等,但其先發優勢已日趨弱化,有些陷入“本地人不愿來,外地人來了不如不來”的尷尬境況。此外,當前許多歷史文化街區存在總體環境亟待改善、歷史文化保護挖掘力度不足、管理水平有待提升、商業業態單一且人口管理問題較多等問題。
如何解決上述難題?民建中央在提案中給出以下四條建議:
第一、創新改造模式,積極引入社會資本。采取“政府主導、企業承辦、居民參與”的模式實施片區微改造,制定“歷史文化街區微改造建設導則和控制導則”等規范性文件,引入社會資本,交由中標企業負責改造、建設和運營,運營期滿后交回政府。
第二、傳承歷史文化,多維度提升歷史文化街區商業業態。加大現存文物建筑、歷史建筑及舊城風貌保護力度,堅持文化保護、挖掘、展示相結合的方式,深度挖掘城市文化歷史,鼓勵地方積極引進各種非遺大師工作室,營造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良好環境。尊重居民意愿,合理置換居住人群,騰挪產業空間,引入文創、科技研發等新型產業,形成多種業態復合共生的狀態,提升城市經濟新的消費增長點。
第三、完善基礎設施,積極改善人居環境。采取多種方式,增加鄰里花園和開敞空間,增強群眾幸福感;注重建筑結構加固,實現改造后的建筑結構強度與新建現代建筑一致;著重開展消防設施改造;對街巷上空雜亂的線網進行規整。同時,積極注入新內涵,打破城市建設“千城一面”的路徑依賴,突出“修舊如舊、建新如舊”改造原則,打造原汁原味的本地特色建筑,改善街區人居環境。
第四、建立高規格協調機制,扎實開展改造提升工作。引導地方將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建設納入城市建設總體布局,組建專業隊伍,集中精干力量攻堅。理順歷史文化街區建設服務中心、屬地街道、城市管理和文化宣傳等職能部門關系,提高建設管理效率;引入專業物業服務公司,實行物業化管理,提升街區管理水平。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