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潤“鄂”細無聲 ——記首批援鄂醫療隊護士長徐春燕
文:羅雨倩、黃茹月、范晗越、顧云愷、徐紹峰
圖:徐春燕
指導教師:劉琳
此文首發于南昌大學新聞網
有訓路星火營 出品
2020年1月27日中午,武漢天河機場內,一位50多歲的男子眼中噙滿淚水,對站在他面前的所有人深深地鞠了一躬,說道:“謝謝你們江西人!”這位中年男子是武漢市第五醫院院長韓斌,他對面站著的,是江西省首批援鄂醫療隊。
在這支隊伍里,有位與韓院長年齡相仿的女性,也是醫療隊中年齡最大的護士,她就是來自南昌大學第四附屬醫院(以下簡稱四附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的徐春燕。她不知道前方有多少困難等著她,也不知道這場戰“疫”將持續多久,她只知道:“我要到最需要我的地方去工作!”
奔赴——抗疫“老兵”再次出征
2020年新年伊始,徐春燕從朋友圈聽聞了武漢不明原因肺炎的信息。20年前,她曾在武漢協和醫院進修,在這個充滿氤氳之息的城市,有著她的師長、同學、摯友。
接下來的半個月里,徐春燕又不斷聽聞武漢疫情日益嚴重的消息,當江西將組建醫療隊支援湖北疫情的通知傳來時,她當即報名,決定用行動支援武漢。
作為一名“抗疫老兵”,徐春燕曾參與過抗擊非典、H7N9、禽流感。 在2003年非典爆發時,徐春燕主動請纓從神經內科轉到呼吸科,沖鋒在抗疫第一線。后來的H7N9、禽流感……都能見到她在一線的身影,時隔17年,徐春燕一如往常,逆行出征,堅守在了抗疫第一線。
盡管已有過多次抗疫經歷,但當徐春燕抵達武漢時,眼前的景象讓她心疼不已。正如同新聞報道所說,武漢仿佛被按下了暫停鍵——這座城市,病了。

圖1: 徐春燕抵達時的天河機場空無一人
據湖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數據,截至2020年1月27日24時,武漢市累計病例達1590例。徐春燕所在醫療隊對接的武漢市第五醫院,是武漢市最早的一批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點醫院,該院設有11個病區,共收治了300多位患者。
在江西醫療隊抵達武漢時,武漢市第五醫院的醫護人員已經連續工作了30多天,該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的護士長對徐春燕等人的到來感動不已:“你們是我們的及時雨!”
救治——以實干詮釋醫者本色
在傳統的過年習俗里,“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飽”,但徐春燕卻在大年初三這天正式進駐隔離病房,開啟了“永動機”式的抗疫工作。
科室共收治了40多個病患,病房內、走廊上都擺滿了病床。徐春燕把自己每天的工作打趣成“在這些床位間日行萬步”。
25毫升一瓶的藥水,平均15分鐘就得換一次;
70公斤的氧氣罐,就靠1名護士推著走;
40多位患者的治療、護理、飲食起居,由每班7名護士分擔……
腳上的鞋套因為這不停息的步伐一次次磨損,一次次更換 。
由于工作時必須穿著厚重防滲透的防護服,加上“日行萬步”,護士們常常處于半缺氧狀態,“就是靠意念在呼吸”。而且為了避免上廁所造成的防護服浪費,徐春燕會在上班前的一兩個小時內不喝水。“下班后我最想做的事就是喝一大杯水。”

圖2: 徐春燕照顧病患
除了體力上的挑戰,治療護理還考驗著徐春燕的腦力與心力。
很多老年病患由于血管條件不好,需要做頸內靜脈穿刺,而在穿刺過程中,護士與患者幾乎是“臉貼著臉”。患者近距離的呼吸對護士來說十分危險,但徐春燕卻說,不管怎么樣,都必須做好,“當穿上防護服時,我的身上有一種責任和擔當”。
重癥患者身上通常會有許多作用不同的管道:無法吞咽時給與鼻飼,呼吸困難時給與氣管插管;尿潴留的患者給與導尿。這些紛雜的管道是患者維持生命的重要通道,因此,做好管道的固定十分重要。作為原醫院管道小組的組長,徐春燕對此頗有經驗,在工作之余,她利用微信群給隊友分享了各類管道的固定,避免了患者意外拔管的風險。
當徐春燕發現塑料飯勺可能會對患者造成傷害時,她便自費將超市內所有的不銹鋼調羹都買了下來,以便更安全地給患者喂飯;
當徐春燕發現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煩躁不安時,她便隔著厚厚的防護服,握住患者的手,不斷聊天來安撫情緒;
當徐春燕發現一位老人因無法與家人聯系而產生被拋棄的念頭時,她便利用工作手機讓患者與家人視頻聊天,讓老人重拾生活勇氣。

圖3 :徐春燕與老人家屬視頻通話
在工作中,徐春燕用她的淳樸和善良詮釋著護理人的本色,將愛心、耐心、細心播灑在隔離病區中,讓患者安心,讓家屬放心。
溫情——瓦罐湯與熱干面的情誼
2月13日下午,徐春燕下班后回到酒店休息。突然門鈴響起,徐春燕感到很意外,因為隊里有規定:住在酒店不能隨便串門。可當她打開門,卻發現兩位同事端著蛋糕走了進來,唱著“祝你生日快樂……”原來,那天正好是她50歲的生日。
那一天,身在武漢的徐春燕收到了來自四附院領導和家人的視頻電話,兩市三地,醫院領導和家人同時為她點亮了生日蠟燭,一首生日快樂歌在南昌與武漢同時唱響。
對于身處武漢的徐春燕來說,團隊與家人是她的靠山,是她無數感動與溫暖的來源。但武漢的人與事也帶給了她割舍不掉的溫柔。
“武漢人民對我們很好,很熱情,武漢真的是一座英雄城!”徐春燕發自肺腑地感嘆道。
醫療隊入住的酒店經理謝飛了解到,徐春燕由于高強度的工作胃口不適很少進食,在市內商場都已停業的情況下,找到了咸菜給她開胃;武漢的志愿者們得知,由于天氣轉暖,醫療隊員們匆忙收拾的冬裝已不適合繼續穿,便發起捐衣活動把衣物送來酒店;患者金虹(化名)在出院進電梯的前一刻,轉身擁抱徐春燕,并在她的防護服上寫下“你的溫柔,是我起死回生的力量”,兩人相約都要平安回到各自的家。
這些日常的點滴溫情,讓徐春燕寫下了手記《瓦罐湯+熱干面=最佳拍檔》。結尾處她寫道:“江西與湖北一衣帶水、血濃于水。熱干面別怕,瓦罐湯挺你。”

圖4: 患者金虹(化名)在徐春燕防護服上寫的字

圖5: 患者金虹(化名)在徐春燕防護服上寫的字
荊桃初綻,春燕歸巢。武漢所遭受的傷痛,已在無聲的春雨中漸漸被滋潤、撫平。脫下寫滿“功勛”的防護服,回到四附院,徐春燕又重新投入到繁忙的工作當中,讓更多患者在她愛心、耐心、細心的滋潤下恢復健康!
根據采訪對象要求,文中金虹為化名;文中數據資料來源公開報道《2020年1月27日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情況》,文中部分內容與觀點引用公開報道《【戰“疫”日記】徐春燕:我在病房“日行萬步”》《【戰“疫”日記】瓦罐湯+熱干面=最佳拍檔》。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