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印度軍隊的戰斗力到底如何?
原創 方生 循跡曉講 收錄于話題#循跡漫聊103個


|循跡曉講 · 用文化給生活另一種可能
|作者:方生
|配圖/排版/校對:循跡小編
|全文約2500字 閱讀需要10分鐘
|本文首發于循跡曉講 未經授權 不得轉載
最近印度的話題很熱,好多朋友都來問我關于印度的事兒。印度歷史咱們也聊過幾次了,今天咱們來聊聊印度軍隊。

說到印度軍隊,我第一個蹦出來的就是那個閱兵時候的摩托車表演,一幫人在摩托車上玩雜技,看著特別搞笑。



|印度閱兵式花式摩托表演 圖源于網絡
其實中國人對印度的了解確實不太多,對印度軍隊就更少了。這里面的誤解也特別多。
就比如這個摩托車閱兵。咱就覺得這么嚴肅的場合干這個,成何體統?其實這個事兒是有歷史的,得從一百多年前說起。
1885年世界上出現了摩托車,因為它速度快越野能力強,馬上被派上了軍事用途,一戰時期各國軍隊都裝備了大量的摩托車,尤其是通信部隊,當時的無線電信號還不是非常可靠,一旦出什么故障,摩托車就成了最重要的通訊工具。


|英國皇家信號兵摩托表演隊 圖源于網絡
上世紀二十年代英國為了訓練通訊兵的摩托車駕駛技術,專門成立了皇家信號兵摩托車展示隊,訓練課目都來自馬戲團,像鉆火圈疊羅漢等等。
這個展示隊后來改編成摩托車特技表演隊,一直到2018年才解散,受宗主國影響,印度也成立了自己的摩托表演隊,還在英王喬治五世面前露過一手,等到印度獨立以后,摩托車部隊成為傳統一直保留了下來,而且每當有重大慶?;顒樱紩M行表演,就跟咱們閱兵完事后的花車游行一個性質。
印度軍隊還有一個黑點就是他們自己生產的武器裝備。
比如說光輝戰斗機和阿瓊坦克,光輝戰斗機研發了大幾十年最近才裝備部隊,還經常一邊飛一遍噴零件,阿瓊坦克也一樣,不出故障才叫新聞。


|光輝戰斗機和阿瓊坦克 圖源于網絡
這件事倒沒什么好說的,印度人的軍工體系屬于樣樣通樣樣松,海陸空研發生產能力全都有,但全都不怎么樣,不過一個第三世界國家能做成這樣,已經算挺不錯了。
除此之外,很多人尤其是軍迷最喜聞樂見的就是聊印度人的戰斗力問題。
一些報道經常說印軍從上到下都是一群廢物,打起仗來一盤散沙,其實平心而論,印軍的戰斗力沒那么不堪。
高級軍官很多都是在英國留學的高材生,英國最著名的桑赫斯特軍校,你上那翻成績單,排前邊的基本都是印度人。

|武德充沛的錫克人 圖源于網絡
在基層士兵里,印軍的主要兵源是錫克人、海拉巴人、廓爾喀人,都是以尚武著稱,平日里好勇斗狠,比俄羅斯人更像是戰斗民族。
早在殖民地時代,這些印度士兵就給英國人帶來了不少麻煩。
1857年,印度士兵發現英國人發給他們的子彈帶是用牛油或者豬油密封的,這些人要么信印度教要么是穆斯林,平時把??闯墒ノ?,更不會接觸豬,英國人這么做屬于嚴重褻瀆他們的宗教信仰,于是發起了聲勢浩大的印度大起義。
起義蔓延了兩年,一度占領印度六分之一的領土,好不容易平定下來以后,英國人發現這些人戰斗力不錯,都是好苗子,于是后來只要英國和其他國家打仗,總會派印度兵上戰場。

|一戰中的錫克士兵 圖源于網絡
一戰時期英國在歐洲、非洲、中東都有戰事,其中非洲和中東全是靠印度人打下來的,還有一部分直接上西線,在戰壕里跟德國人拼刺刀。
二戰時期更是這樣,有200萬印度人投入到反法西斯事業當中,英印部隊不僅有陸軍,還有海軍和空軍。

|二戰,意大利戰役中的錫克士兵 圖源于網絡
就拿火炮來說,中國軍隊一般要軍一級部隊才能裝備一個炮營,火炮口徑也不大,75毫米就頂天了。而英印軍一個師就有三個炮營,包括兩個25磅炮營和一個3.7英寸山地榴彈炮營,其中25磅炮是英軍的王牌火炮,性能和威力跟美國105毫米榴彈炮差不多。
其中印度第5步兵師和德意日三國都交過手,是同盟國陣營中唯一一支和三大軸心國全都交過手的師級部隊。
1944年日本發動了英帕爾戰役,和日軍對陣的都是英印軍,一開始日本沒把這些印度兵當回事,結果英印軍隊表現出的戰斗力讓日本人瞠目結舌。
日軍精銳部隊15軍幾乎被打的全軍覆沒,這場戰役是緬甸戰場的轉折點,后來也被軍事界公認為二戰日本陸軍最慘的一次失敗。
同年在意大利卡西諾戰役中,印度軍隊跟綽號“綠魔鬼”的德國傘兵鏖戰,也是絲毫不落下風。
所以,今天史學界有一個公認的說法,如果沒有印度人,那大英帝國早就歇菜了。
等到印度獨立后,印度又是戰后亞洲第一個有噴氣式飛機和航空母艦的國家,幾次印巴戰爭打得都可圈可點。

|印度第一艘二手航母-維克蘭特號 圖源于網絡
尤其是1971年,海軍出動航母編隊封鎖東巴基斯坦,同時派導彈艇對西巴基斯坦的卡拉奇港進行偷襲,這是戰爭史上,第一個用反艦導彈攻擊陸地目標的戰例,巴基斯坦損失了原油儲備的一半,不僅海軍的艦艇動彈不了,連附近機場的空軍飛機也出現了缺油情況,緊接著國內就出現了經濟困難,被迫提出媾和,自此東巴基斯坦獨立改叫孟加拉國。
不過話說回來,印軍打過硬仗不假,但他們整體水平也確實一般,這里面的原因,也來自從英國殖民的歷史。
咱們以前講過印度分為四大種姓,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詳見:),其中剎帝利是負責管理國家的這群人,包括軍人公務員等等,古代印度經歷了幾千年的戰爭,負責打仗的這群剎帝利都死差不多了,等到英國殖民者來了以后,就只能征召大量能打但不受待見的低種姓人群,比如剛才提到的錫克人、海拉巴人、廓爾喀人。
這些民族本來是社會底層,被周圍的人們瞧不起,現在被征召了,等于自己成了剎帝利,還能吃上軍餉,上哪去找這種好事?
所以英國人招兵旗一豎,就有整村、整戶的“軍事種姓”來投奔。

|手持國產英薩斯步槍接受檢閱的印度軍隊 圖源于網絡
只是英國人還提了一點要求,被征召以后就不能再接受教育了,基本就成了文盲兵,他們表示無所謂,要不然在家里種地放羊也不用識字,文盲就文盲唄。
在當時來講,士兵是文盲不是啥大問題,但這些軍事種姓不念書的傳統一直保留到今天,而且印度還沒有9年義務教育,這就導致現在印度士兵里,有將近一半人都是文盲,這些士兵也就會扣個扳機,槍壞了都不知道咋修,戰斗力自然高不了。
和士兵一樣,印軍軍官也是有傳統的,當年是英國從當地招婆羅門子弟去英國留學,現在也是高種姓人群,軍官的家族互相通婚,互幫互助,就導致上校的兒子還是上校,少將的兒子還是少將。
這樣一來,底層的士兵得不到升遷的機會,高級軍官又不接地氣,官兵矛盾很深,等打仗的時候士兵們別說不聽長官指揮,臨陣造反把長官崩了都是保不齊的事。
(完)
原標題:《印度軍隊的戰斗力到底如何? | 循跡曉講》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