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全國首個區域性種業聯盟成立,推動種業“卡脖子”技術攻關
2月28日,首屆長三角種業發展大會在南京溧水召開。澎湃新聞(www.kxwhcb.com)從會上獲悉,全國首個區域性種業大聯盟——長三角種業發展聯盟,也同時成立。

2月28日,首屆長三角種業發展大會在南京溧水召開。
長三角種業發展聯盟由南京國家農高區牽頭組織,南京農業大學、南京林業大學、江蘇省農業科學院、江蘇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聯合江蘇省種業協會等單位共同發起成立,75家成員單位由江蘇、上海、浙江、安徽等省市部分涉農高院、科研院所、種業商會、種業企業和相關管理部門等組成。
長三角種業發展聯盟成立的初衷是,整合種業資源,形成區域創新優勢,著力“解決好種子要害問題”,加強種子庫建設,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推動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
會上,長三角唯一的南京國家農高區率先發布種業政策,囊括了眾多創新性和硬核性內容。比如,鼓勵園區內的高校設立園區緊缺人才定制實驗室,對國家級重點實驗室最高給予300萬元資金配套;對通過國家級新品種審定的特色種質資源,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勵,打造南京國家農高區種質資源庫。
此外,每年召開長三角種業發展大會和種業博覽大會;對新獲全國種業品牌排名前10的相關企業,給予最高2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落戶的總部型種業企業,給予最高1000萬元獎勵;成功申報國家級龍頭企業的,最高給予60萬元獎勵;成功上市的,分階段給予最高1000萬元獎勵。
種業被譽為農業的“芯片”,是農業現代化技術攻關與建設的重要內容。
南京國家農高區是2019年由國務院批復建設的,主要為東部發達地區探索科技農業的示范樣本,目前已集聚了南京農大、南京林大、省農科院等7家農業類高校院所,擁有作物遺傳與種質創新國家重點實驗室等種業相關國家和部省級創新平臺58個,糧食與經濟作物等品種資源3萬余份,以及國內最全的藍莓、黑莓種質資源庫等。
南京市副市長霍慧萍在致辭中說,希望南京國家農高區充分發揮全國首批、長三角唯一的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的優勢,在“種業翻身仗”中率先垂范、率先破題,健全種子資源利用、品種研發、產品開發、產業化運用等全鏈條體系,為加快國家種業自立自強作出南京貢獻。
溧水區委書記薛鳳冠在推介中說,加快推動種業“卡脖子”技術攻關,實現重要農產品種源自主可控,是南京國家農高區的使命所在、職責所系。溧水擁有一流的創新資源、產業基礎、發展環境,將加快構建“產學研融合、育繁推一體化”的現代種業體系,為推動國家種業自立自強,扛起南京國家農高區“國家隊”“試驗田”的責任擔當。
會上,部分涉農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發布了種業科技創新及成果轉化情況,中國水稻研究所所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胡培松等專家學者作了主題報告。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