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總是自卑,覺得自己事事不如人,如何消除自卑感?
原創 照見心理工作室 心理小廚Plus 收錄于話題#人間值得,好好生活96#一線心理咨詢師的經驗匯總69

我們在幫助一個自卑的人時,經常會提到說“接納自己”“找到自己的優點”。
這都是很好的方向。但是!
它們都是終點,都是目標,并不是解決自卑和挫敗感的方法。
要想接納自己,找自己的優點,你的第一步,要試圖去“接納自卑”,“找到自卑的好處”。
自卑挺好的
自卑雖然讓你痛苦,但是它總有自己的價值。
比如,自卑的人很難成為眾矢之的,因為他們從來不會當眾表現自己;自卑的人也絕不會讓人變得自以為是,因為他們總會找到自己的毛病;自卑的人特別擅長找到自己的短板,然后花一些時間慢慢彌補。
總覺得事事不如人,這意味著你總能看到自己和別人的差距,哪怕你的總分很高,但對方單獨一個科目比你高,仍會讓你感到壓力。
如果不自卑的話,你可能就會滿足于總分高于對方,而忘記彌補對方單科成績比自己好。
所以,自卑有自己的“價值”,要好好利用它。
自卑的成本
自卑是個特別“好”的工具,讓你保持謙卑、永遠向人學習,還不會被人圍攻。這簡直就是悶聲發大財的bug技能。
這么好的工具,當然有它的使用成本,那就是挫敗感。挫敗感很不舒服,把你弄的一點力量都沒有,甚至你還哭過崩潰過。
看到“自卑”這個大殺器的力量了吧~跟卡卡西剛開萬花筒似的,用一次歇好久。
沒辦法, 如果這種大招如果隨便用,那你的能力豈不是要上天?給不給別人活路了還?
社會給你的約束
你會發現,那些總是想要改變自卑的人,年齡都不大,至少不會是中年人。為什么我敢下這個斷言呢?
因為我們的社會對于同一個現象,會有不同的反饋:一個大學生覺得自己不行,大家會告訴他“你要自信啊,你要拼搏啊!”但是一個40歲的中年人說自己不行,大家會說“你真穩重,你真謙虛”。
總是在這種聲音里面,年輕人就會覺得自己的自卑是個壞事兒,是阻礙自己成長的東西;中年人會覺得自卑是個好事兒(甚至他們都不管這種特質稱為“自卑”),因為這讓他們穩重。
所以你覺得自己不如別人,覺得自卑,覺得有挫敗感,你想要改掉這個特點。這并不是你真的想要改,而更有可能是這個社會要求你這樣改。
為什么要求你改呢?因為內斂的年輕人,不符合社會大眾的想象。
“自卑”與“關于自卑的自卑”
“自卑”本身不是什么問題,只是一個特質,是一把雙刃劍,和別的性格特質一樣,比如:外向的缺點是讓人不擅長和自己相處;焦慮的優點是保護一個人不會陷入困境;開朗的缺點是很難和別人的痛苦相處;溫柔的缺點是容易入侵別人的界限。
其實最讓人痛苦的,并不是自卑本身,而是我們對自卑的態度。
我們這個時代,不太允許一個人懈怠、虛弱、不上進、責備自己,所以生活在這個時代,我們也會要求自己這樣要求自己。
所以我們覺察到了自己的缺點,然后為此難過;然后我們管這個現象叫做自卑,然后我們覺得我們不能自卑,然后我們因為自己自卑而痛苦,然后我們想要改變它,但是改變它就意味著我們有缺點,有缺點我們就會自卑,然后我們更痛苦。
“你為什么自卑?”
“因為我有缺點。”
“你的缺點是什么?”
“我的缺點是自卑。”
所以在心理咨詢的框架下,我們并不總是要求一個人改變缺點,而是接納現實,或者換個角度看待自己的缺點。
你總是有缺點的,改掉你的“有色眼鏡”,才能解決和自卑有關的問題。
p.s.上述一切內容,僅限于心理問題范疇,若自卑來源于被確診的精神障礙,則另當別論。
—END—
原標題:《總是自卑,覺得自己事事不如人,如何消除自卑感?》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