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見光死”竟然是一種病?很多人都不知道
原創 SUN 皮膚科楊希川教授
丨編輯/排版:SUN 責編:Qing 審核:李云
溫度適宜的春天,微風拂面,偶爾曬曬太陽,一掃冬天的苦悶,心情也變得美滋滋~

陽光能刺激血清素水平上升,讓人感到心情愉悅;能協助皮膚合成維生素D,促進人體鈣、磷吸收和骨骼、肌肉組織形成;還能有效緩解銀屑病和異位性皮炎等慢性皮膚病。
但凡事都講一個適度,如果皮膚長時間暴露在太陽光下,就會慢慢地喪失彈性,變得粗糙、布滿皺紋與斑點,還可能加重紅斑狼瘡、酒槽鼻等皮膚疾病,甚至會引發皮膚腫瘤。
還有那些對陽光過敏的人,長期在戶外工作的人更是對陽光“敬謝不敏”。

今天小紅就來介紹幾個和光有關的皮膚問題:
日曬傷
日曬傷是皮膚過度暴露于紫外線輻射(UVR)而產生的一種急性、遲發性的炎癥反應。
曬傷過的懂的都懂,那滋味可不好受。輕則發紅、疼痛、皮膚發燙。重則頭痛、發熱、惡心想吐,出現水皰、脫皮、腫脹癥狀。

關于日曬傷,分享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
好消息:日曬傷是一種通常可在數日內消退的自限性疾病。
壞消息:日曬傷沒有專門的療法可以逆轉皮膚損傷或者加快愈合時間,只能減輕皮膚炎癥和疼痛。

一般來說,輕度至中度曬傷(局部皮膚發紅發燙,略有疼痛),建議直接冷敷或外用爐甘石洗劑,來緩解疼痛和不適感。
如果是皮膚大面積起皰、劇烈疼痛且伴隨如發熱、頭痛、嘔吐和脫水等全身癥狀的患者,需要在家人陪同下盡早就醫。
光老化
我們的皮膚老化主要出于兩個緣由,一個是自然老化,一個是光老化,而光老化更是占了外源性老化80%的比重。

光老化,其實就是陽光中的紫外線透過表皮,損傷表皮下面膠原纖維,造成皺紋、色素沉著、毛細血管擴張、皮膚干燥和彈性下降等一系列皮膚問題。
潛移默化,傷膚于無形,想想都覺得很可怕!
所以說,想要抗衰老,比起抗糖戒糖,還是做好防曬更為實際。
皮膚癌
紫外線不僅可以引起皮膚光老化,還會增加皮膚腫瘤的發病率。
當紫外線照射到皮膚時,黑色素能起到保護皮膚的作用。

但是不容易曬黑和曬不黑的人,或者是天生皮膚白的人,黑色素量少,對抗紫外線能力也就會弱一些,長期累積的紫外線損傷會加速皮膚光老化,甚至誘發皮膚癌變。所以日常做好防曬是很有必要滴。
除了曬傷、光老化、皮膚癌之外,還有很多光敏性疾病。(噔噔噔,接下來是有點專業的分割線——)
日光性皮炎
你見過對光過敏的人嗎?日光性皮炎就是一種常見的對日光中紫外線(主要是UVA)過敏的疾病,好發于春季和夏初。

皮膚會出現紅斑、丘疹、水皰,脫皮等癥狀,主要分布于面、頸及手背等暴露部位,一般日曬后數小時或數天出現。
日光性皮炎的輕重程度一般與當時紫外線的強度,照射的時間有關系。
所以一定要注意防曬,如果已經出現了皮疹,可以涂抹艾洛松乳膏,每天1-2次。
光敏性皮炎
光敏性皮炎和日光性皮炎不同,主要是因花粉、藥物、蚊蟲叮咬等因素,加上受到紫外線輻射,從而導致皮膚出現損傷。

有時候食用過多的光敏食物(薺菜、馬蘭頭、馬齒莧、莧菜、菠菜和芹菜)也很容易誘發光敏性皮炎。
光敏性皮炎患者在患病的時候,患處的皮膚往往會出現紅腫,發癢,風團等病癥現象,致敏原不同所導致的癥狀也是不同的。
多形性日光疹
多形性日光疹是日光性皮炎的進階,所以也被稱為“日光中毒”或“日光過敏”。

日曬后 2 小時~ 5 天內,在光照部位會發生紅斑性瘙癢性丘疹和水皰,持續數天至數周。
皮疹為多形性,如紅斑、斑丘疹、丘皰疹、水皰、斑塊或苔蘚化等。大多數患者可出現局部瘙癢和灼熱感。
大部分輕癥患者注意防曬,較嚴重的患者可考慮局部治療、系統治療和光療。
總結
你沒辦法改變光,就只能改變你自己。做好防曬,有皮膚問題直接找醫生解決,祝大家都能享受大好春光~
〔免責聲明〕
本文數據更新于2021年02月26日
由「皮膚科楊希川教授」原創,旨在為讀者進行科普
科普內容不能代替醫生診治意見,僅供參考
如有皮膚問題,請及時咨詢醫生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封面設計:blurrr
以下是今日的拓展閱讀▼
原標題:《“見光死”竟然是一種病?很多人都不知道》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