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普華永道:科創板成TMT主要上市地,今年是行業IPO大年
2月25日,普華永道發布了2020年TMT(科技、媒體、通信)行業的IPO(首次公開募股)數據。其中,內地TMT企業2020年IPO融資額較2019年大幅增加近一倍,達3468億元,IPO數量同比上漲58%,共164起。
值得關注的是,科創板逐漸成為內地TMT企業的主要上市選擇地。2020年下半年,選擇在科創板進行IPO的內地TMT企業數量,超過中國香港及海外市場和創業板。
具體來看,普華永道表示,2020年下半年,內地TMT企業IPO數量大幅度上升,合計達109起,占全年IPO數量的66%。融資額達2496億元。其中,共計有37家內地TMT企業選擇在科創板上市,融資額達957億元。
普華永道指出,2020下半年,在中國香港及海外市場上市的內地TMT企業,有30家,融資額為1259億元;在創業板的有24家,融資額為181億元;主板有7家,融資額為34億元;中小板有11家,融資額為65億元。
普華永道進一步指出,科創板的推出,為尚處在虧損狀態的企業提供了上市機會。2020年下半年,在科創板上市的企業中,有3家處于虧損狀態,科創板上市規則對上市指標的放開,為具有研發能力的虧損企業創造了新的機會。
展望后市,普華永道中國內地科技、媒體及通信行業主管合伙人高建斌在發布會上說:“2020年下半年,在科創板及創業板注冊制實施的推動下,以及中國香港和美國資本市場活躍的驅動下,中國內地TMT公司的上市勢頭持續加強。2021年,總體看將會是TMT企業的IPO大年,A股和海外市場均有可能創出新高。”
普華永道中國內地審計業務合伙人邵云飛在發布會上說,創業板注冊制改革的深入,將進一步帶動國內金融市場其他板塊的發展,國內資本市場今年仍將成為TMT企業的上市選擇熱點。
邵云飛認為,2021年中國香港市場仍將繼續成為中概股尋求二次上市的首選地。紅籌架構企業、同股不同權架構企業、未盈利的生物科技企業等,均將會進一步推動中國香港資本市場的積極發展。若調高盈利規定的建議最終落實,將幫助中國香港市場提高整體上市公司素質。同時,外圍市場的擾動因素,也將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中概股尋求在中國香港進行二次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邵云飛在發布會上回答澎湃新聞記者提問時說:“雖然香港計劃上調股票印花稅,但預計該事件對資本市場的影響更多是短期性的。可以看到,早年間A股在上調印花稅時市場也是大跌,但隨后一段時間仍走出較長時間的牛市。因此,預計香港上調印花稅,對市場的流動性和包括TMT在內的相關企業進行赴港上市,長期來看不會有太大影響。”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